柳花飞_第43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第1/4页)

    第43章

    方君浩带着使者队伍站在殿外,听到那由里往外层层传来的“请万流使者上殿”的悠长呼声,才弹了弹衣袖,迈步上前。

    这萧国皇帝倒是好大的派头,方君浩心里想着。他向来都是天之骄子,不管在哪个时间哪个空间,除了他最尊敬的教授,还从来没有哪个人敢这样跟他摆谱。

    不过倒也无所谓,他此行的目的本也不在于此。

    方君浩带着六名随侍走进殿里,其他人都被挡在殿外。他直挺挺地站在殿下,面带浅笑地打量着龙椅之上的元牧天,丝毫没有行礼的意思。

    元牧天也知适可而止,好歹殿上站着的是在万流只手遮天的摄政王,他也不敢真把人当臣子使唤了。元牧天命人赐了座,便不紧不慢地与他寒暄起来。

    元牧天讲的都是些听着好听实则无用的大空话,方君浩也一一地虚应着。他知道自己这一次的出使来得突然,元牧天对他有所怀疑也是情理之中。

    这一次的早朝基本就用在接待万流来使了,临下朝时元牧天派人领着使臣去往准备好的别馆下榻休息,晚上还在宫中安排了晏会。萧国这一番接待也算不过不失,没有怠慢也不算热情,看来元牧天的心思也不在这所谓的两国通好上面,估计他对这位向来高深莫测的摄政王也是完全不相信的。

    方君浩对此看得清清楚楚,而且一点也不在意。

    他带着自己的人跟随领路的官员往使臣别馆走去,刚刚要出了宫门时,一个人影匆匆忙忙地从远处跑了过来,跑到近前才看清楚面前的使臣队伍,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那名带路的萧国官员对他的莽撞责骂了两句,倒也没有与他为难,便继续往前走去。

    方君浩本来也是不在意的,他一眼撇过去,入眼的那张脸却令他如遭雷击一般,连手指都像被电僵了。

    那张脸…那张脸…

    “云枝,你跑这么快作什么,凌统领现在肯定还在御前随侍…”小李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正好赶上使臣队伍的尾巴。云枝连忙拉着他跪在路边,等着队伍过去。

    “王爷,您怎么了?”队伍中的一人看到方君浩看着那跪在路边的人,向来波澜不惊的面上甚至显露出一丝惊诧,不由得出声问道。

    方君浩摇了摇头,继续向前走去。

    他面上平静下来,心中却仍在激流暗涌。为什么这么像?!怎么会这么像?!这其中是哪里出了差错?!

    这一个小小的插曲让方君浩稍微留意了一下,把这件事记在了心底,除此之外他并不准备采取什么行动。他还没有忘记此行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晚晏时自是轻歌曼舞觥筹交错,方君浩对这些没有兴趣,元牧天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陪侍着的一众大臣更加不敢放开胆子欣赏美女享用美食美酒,整个大堂里的气氛都有一些压抑。

    方君浩举起酒杯,浅笑着道:“既是载歌载舞的晏会,我们今晚便不谈国事。方某先敬圣上一杯。”元牧天客气地应了,两人客客气气地干了一杯酒。

    方君浩放下酒杯,又开口道:“方某有个不情之请,想要麻烦圣上给行个方便。”元牧天挑了挑眉道:“殿下请讲。”

    “方某此次前来,除却希望促成两国结盟通好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些私事…不知圣上可认识一个名叫年华的男子?”方君浩带着笑意的话音一落,他觉得萧国皇帝的脸色似乎微微变了,连那些强打着精神苦苦忍受的萧国大臣们之间似乎也有一股异样的电流瞬间转过。

    元牧天看向方君浩,面上笑了笑道:“朕素来听闻殿下交游广泛,却不知道殿下在我萧国还有旧识。”

    “不瞒圣上,方某与年华的确是旧识。这一次吾等一路走来,无意间看到萧国城镇街头都是缉捕年华的通缉令,方某这才得知,原来我一直在寻找的人就在萧国。”方君浩缓缓道来“那通缉令上并未写明年华所犯之事,方某逾矩,敢问年华他是做了什么错事,要被全国缉捕?依方某所闻所见,他似乎罪不至死。不知圣上可否给方某一个薄面,让方某将年华带走…”

    “此事不可!”元牧天斩钉截铁地拒绝道。虽然面上仍是公式化的微笑,方君浩却分明听出了那声音里的冷意。

    元牧天捏着杯子的手用力得有些指尖泛白,他笑了笑道:“并非朕不允许殿下会见旧识,只是如今朕那年华下落不明,朕也在找他。只怕殿下等不及他出现的时候便已回国,朕自然不好空作允诺。”方君浩点了点头微笑道:“圣上的一番苦心,方某感激不尽。方某与年华分离太久,相信他的思念之情不比我少。今日方某将话讲明,想来到明天也该传遍了整个镇阳城。只要年华能够听到,他一定会迫不急待来找方某的。这一点方某一点也不担心。”元牧天笑着礼节性地点了点头,又招呼方君浩欣赏歌舞。

    站在他身后的凌青却看得清楚,自家皇帝那放在身侧的手紧握得连青筋都暴了出来。

    凌青也暗暗想了想。云枝说年华要去找他家乡之人,难道他所说的那家乡之人…竟然是万流的摄政王?!

    青雪城离京城八百里地,也算是一个富庶的小城。这一天城门开后,等着进城来赶集的附近村民和路过的商贾旅人便排成了长队,慢慢地通过城门卫兵的检查。

    以前这种检查并没有这么严格,只是最近京城下来了一道圣旨兼一纸通缉令,便令青雪城的小县官着了慌,当成天大一般的事,命令卫兵们必须仔细审查进城之人,绝不能让画中之人逃脱。甚至于县令大人经常亲自蹲在城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