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第8/9页)
得,大概黄伯昌高升的时机已经不会长久了。 洪水刚刚送走,两个瘟神在青云降临。 一辆从福建开来的大巴士,在驶过青云江大桥时忽然撞破栏杆,一头栽进青云江里。车上三十五名乘客,死了二十一名,重伤十四名。 市委书记黄伯昌赶到现场,责成有关部门组织人力及时进行抢救。可以说,如果抢求不及时话,另十四名也很可能性命难保。因此,舆论对青云市各有关部门当然也包括对市委书记黄伯昌表示了敬意。 这件事刚刚完了没几天,一起更骇人的事故又与青云搭上了边。 不过,这次对于青云的损失倒并不大,只不过这件事又出在青云,又让黄伯昌狠狠地露了一番脸。 一架图-154大型客机从南州机场起飞,在经过青云时,突然从空中跌落,青云江边的稻田里顿时被撞出了一个大窟窿,飞机上的零部件散落在地。最惨的是,机上五十八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青云市委书记黄伯昌接到报告后,二十分钟后即赶到出事现场。他极其沉着地指挥着,要求各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好现场,同时准备做好医疗、卫生、食品等各项服务工作。 黄伯昌的照片及简要的讲话内容通过新华社发向全国各新闻媒体,他对飞机失事件的重视、对遇难者所给予的人道主义援助,以及通过这件事所表现出的同情心和领导才能,使他的知名度再一次向上攀升。那一天,全国关心时事的百姓,几乎都知道了中国有架图-154在经济发达的青云市出了事,这个市一个叫做黄伯昌的市委书记采取了一些人道主义的行动,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在这两件大事中,市长叶逢秋也不甘示弱。他总是恰如其分地站在市委书记黄伯昌身边,严肃的时候扶一扶眼镜,高兴地时候就露出一排前倾的牙齿微笑着。他知道,自己不能表现得比黄伯昌激进,不能抢了他的镜头,同时也要表现出一定的姿态和风范,让民众们知道一旦黄伯昌高升后,他叶逢秋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接班人。 这段时间里,唯一抛开了青云风风雨雨的,就是副市长郑汤楷了。 那天他跟着南州市纪委的办案人员坐上了轿车,就被带到了这里。他几乎都没看清这是个什么地方,只知道这里有一个简洁的招待所,在办案人员的看管下,他面对着白色的墙壁,和两扇几乎永远关着的窗户,一天接一天地思考问题,写交待材料。外面天晴过了,风刮过了,雨下过了。可是,这些风声和雨声与他已经不相干了。他的任务就是如何对付纪委的办案人员,如何想方设法地躲过这一劫。 然而,这一劫看来是无论如何躲不过去了。南州市纪委的办案人员已经掌握了他收受贿赂的部分证据,他一直想探听探听虚实,想摸清他们的底,究竟哪些事情已经被掌握了,哪些事情还没被掌握。他想,已经掌握的事情是逃不过去的,只能早点交待了事,至于那些还没被掌握的事,能够不讲最好是别讲。因为,自己为官这么多年,权钱交易的事就像是逢场作戏,就像是睡觉之前张开嘴巴打个哈哈,实在是司空见惯,实在是过于平常了。要是把这些事情一笔笔都交待清楚,不要说他不想交待,就是想,也没这么好的记忆力了。 可是,纪委的人再三做他的工作,把那些常用惯用的思想工作手法,都一古脑儿地用在他郑汤楷身上来了。今天这个谈,明天那个谈。今天写这份材料,明天写那份材料。今天说写得不深刻,明天说写得太肤浅。直把他整得天错地暗,不知今日是何日,不知今夕是何夕。 他知道,他的问题这样拖延下去也不是个办法。骆财生送他的那些钱,是明摆着的事,纪委当然是全部掌握了,他是一个子儿也逃脱不掉的。但是,除此之外呢,这些天他也仔细想了。除此之外的大部分经济问题,都与太爷任厚根有关。任厚根这个人,迟早要出事,他早就有预感。即便他今天不交待,将来任厚根被关进来了,也会交待出他的事的。至于其他人送的钱,有的还是比较隐蔽的,不说纪委也不一定会知道。因为这些人大多是机关干部,他们也有一定的身份,有一定的素质,为了保全自身,他们即便被关进来,也未必会交待问题,更不会牵扯到他郑汤楷。 想来想去,太爷任厚根的事还是该好好想了想,该从哪头说起呢? 郑汤楷和他认识已经有好多年了。那时,他听说这个人会跟踪盯梢,善于抓人把柄。谁与他作对谁就要倒霉。同时,听说这个人与市领导的关系出奇地好,便一心想与他搞好关系。那时,郑汤楷还是市经委的主任。他常到任厚根开的饭店里去吃饭,对任厚根自然也另眼相看。任厚根呢,对郑汤楷的印象也是挺好的。因为那时的任厚根还没有后来这么火,有的人当面不怎么他,背后却把他贬得一文不值,很让任厚根生气,只要他听到什么风言风语,就要千方百计地将对方整一番,直到对方讨饶为止。而郑汤楷这个要却有些与众不同。他对身为南盛村农民的任厚根并没有看不起的意思,表现出一个领导干部应有的风度和雅量。 任厚根也有意要与郑汤楷搞好关系,经常到包厢里来敬酒,与他拉扯拉扯关系。说实在,他与郑汤楷搞好关系,并没有采取跟踪盯梢的手段,这一招从来就没有派上过用场。对于郑汤楷来说,他的这一招顶多不过起些威慑作用罢了。 开始,任厚根提出了揽一些工程的事,郑汤楷并没有拒绝的意思,他觉得这个人很有开发潜力,便加紧了进攻步伐。任厚根并不懂工程,但建设工程油水多,这是傻瓜都知道的事。一幢楼通常都是几百万上千万的,按照百分之三四十的利润计算,随便搞搞也就是几十万几百万的。只要能够揽到这个活就是本事,懂不懂工程建设根本不重要。那些包工头整天就是拎着个黑皮包找领导,到处公关,就是苦于揽不到工程。因为,现在的领导胆子越来越小了,包工头揽活时送钱,被关进去时开口咬人的事已经是尽人皆知了,一些领导听到包工头这个词都有些害怕了,他们不敢收钱,包工头想送钱都送不进去,找不到门。这个时候,太爷任厚根就发挥了他独特的作用。一是因为他不是包工头,他只不过是替包工头们揽活的掮客而已;二是因为他与市领导关系热乎,万一出事,市领导肯定会出面保他,只要把任厚根保住,与他有关联的人保准也不会有事。因此,郑汤楷看好任厚根的势头,很乐意与他交朋友,对于他提出揽工程的事,也是非常愿意帮忙。 在郑汤楷的介绍下,任厚根先后揽到了经委下属两家小企业的厂房改造工程,发了一笔小财。而郑汤楷呢,对于任厚根送上来的红包总是客客气气地谢绝。不过,后来任厚根也摸到郑汤楷的脾气了,他不肯几千几万地收,但是,对于高档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