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翎格格_第一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3/5页)

额娘出嫁罗!”

    芹福晋这段话,虽引起了笑语,却也再牵引出水翎将嫁的离愁澹澹。

    稍后,芹福晋声称累了,将女孩子们全部打散,让她们各自回房安歇着。

    而芹福晋,则独坐椅里,静静的回想另小段不为人知的往事,不对,该说天知、地知,靖王爷也知.

    那正是…水翎其实早有婚配。

    如小女儿镜予的追问,事情的确还有“后来”就发生在水翎出世的同一天,那…天的稍后,尹大人和夫人闭氏带着他们的大儿子…四岁的尹鸿飞来探视产后的芹福晋。

    说也奇怪,尹鸿飞一见到才出生数小时,一脸皱巴巴、红通通的小水翎时,竞“疼”不释手的又是抱又是亲,当大人们恐怕他摔着小水翎要接手时,他却任性的哭闹,硬不松手。

    眼看着这样奇特的情形,连尹夫人团氏都不免要羞尹鸿飞偏心,说他胳臂往外弯,只疼着水翎meimei,对自己才两岁的亲妹子霜若却是爱理不理,不瞅小睬。

    田氏的滇怨惹笑了当时在场的靖王和尹大人,而那长大后当我的媳妇儿。”

    订下亲来?那当时,尹鸿飞几句小大人似的话让在场的人人全给愣住了。谁料想的到,一个叫岁大的孩子竟想“自”订终身?尹大人和妻子田氏面河邡赤了起米。想想,靖王当时是个贝勒,皇亲国戚,他们哪敢高攀?只能频频向靖王夫妇致歉,并尴尬的笑骂尹鸿飞小孩子不懂事

    可怪的是,当时靖王不知被什么迷了心窍,竞兀自看了尹鸦飞半晌,笑呵呵的夸道:这孩子生的眉清目秀、相貌堂堂,将来定是人中龙风,想尹大人和夫人如果不嫌弃,咱们就来结个秦晋之交,成就这对小儿女的姻缘。”

    许是因为真心喜欢尹鸿飞的可爱慧黠,或是感念尹织造豹有德有量及相救的恩情,靖王竟同意将水翎许配给尹鸿飞,并当面取出信物黄玉蝴蝶坠饰一对。

    能和王府结亲,是何等的荣宠!想这“织造”虽是内务府一级官员,却也不过是五、六品官,而贝勒却是清朝宗室最显贵之一,尹大人夫妇当然是喜出望外答允了这门亲事,且约定好等水翎年满一十八时,再择日让他们成亲。

    谁知,这人间世道的波折捉弄…不过三、四年,尹大人便因故被摘了“江宁织造”的顶戴,不久后又听说被抄了家。那时,靖王也曾为尹家奔走疏通,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后来又获悉尹大人团疾病笔,靖王府最后仅知的一点关于尹家的消息,是听说他们已举家迁离江宁,音讯全无,不知所终。

    这一育讯全无、不知所终就忽忽过了十几载,水翎今年一十八,也早过了尹家承诺要来迎娶的日子。日前向家来提亲时,福晋也曾暗暗对靖王提起这件陈年婚约。说着说着,两人不禁喟叹起世情的多变,也有些犹豫该不该让水翎另择婚配?

    可是眼看着水翎已经十八岁,怎堪再磋砣年华等待尹家的人出现?何况,尹家究竟还记不记得这件婚事,也是个问号?

    后来是靖王认为既然距约定的婚期已过了两年,而尹家也没有人出来认亲,那么水翎自然有权择人他嫁。就这样,靖王同意了向家的求亲,决定让水翎另嫁。可是,福晋无法形容自己心中的一股不安,那完全是一种违约背信的心虚。

    那条黄玉蝴蝶坠还被福晋压在锦匣底,而水翎也从来不知道她曾有过一个未婚夫叫尹鸿飞。或许如靖王所说,让水翎尽快嫁人向家才是明智之举,因为谁也不知道尹家现在的景况怎样?而向家却足可供给水翎一生的富贵荣华。

    天下父母心哪!有哪个父母是不自私的?想通了这点,芹福晋才稍稍能放下自己的心虚。”

    只是,谁能保证心虚会就此消失,事情也能尽如人意的进行呢?

    --

    所谓“过礼”是指男家送礼给女家。过礼还有大、小之分,在双方同意订婚之后,男家送簪环等礼物至女家,谓之“过小礼”;在结婚吉期已定至迎亲之酒、衣服、币帛等礼物至女家,谓之“过大礼”

    今日的向日青,是到靖王府来过大礼,自然是春风得意,意气风发。想想,再不用一个月的光景,便能娶得像水翎格格这般的如花美眷归,是人生多么惬意的美事一件阿!

    好了,得意、惬意都有了!快要成为靖府姑爷的向日青,当然曾经向已是靖府姑爷的挚友任昕贝勒,讨教过该如何巴结讨好未来的泰山泰水。于是摆开在靖府倚围园内的翁婿小酌,便是一个极好的开始。

    得知未来的泰山喜欢的是鼎彝之类的古董,向日青便费尽心思的央托人找来一个具有相当历史价值的文王鼎,并利用一小段时间,请对古董也小有研究的任昕同他恶补了一番。

    收到这样一份丰厚的礼物,靖王自然是满心欢快,但在欣喜之余,他也不免试试这位未来的女婿对古董是真内行还是假内行。

    “我说日青啊!你可知道鼎彝都是哪些朝代的古物?又以什么材质铸成?”

    靖王问这个问题好像有点把他当白痴的嫌疑,不过向日青还是中规中矩的应道:“都是殷、商、周等朝代的古物,材质是铜。”

    “既然是铜就该有铜色,为什么这鼎却是青绿色?”

    第二个问题可就难了。日青回想了一下,才将任昕教他的全给照本宣了一次。“因为铜器久埋在土中,经过上千年或两三千年才被发现,上面长了许多锈,不少地方又为泥土腐蚀,因此剔刷干净之后,便成青绿色。”

    靖王为他的头头是道频频点头。“那么日青你一定知道古董有真有假,你又如何来辨识它是真品或膺品呢?”

    这个问题更有学问了。回想了良久,又斟酌了半晌,日青才开口道:“据说自来以后,便有假铜器的出现,斯辨别弊鼎的真伪是一们极高深的学问,咱们大清朝金石专家的研考争论,几乎都是依据‘青绿土花’来鉴别。所谓‘土花’,是古董术语,指的最铜器青绿色外表上被泥土腐蚀的痕迹,它可以用来鉴识器物的年代与真伪。”

    靖王频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