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帅_中国古代十大血帅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中国古代十大血帅兵 (第3/3页)

复与救赎也印证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古老诗句。在那场北逐胡掳的伟大战役中徐达与他的大明虎师仿佛一群出身贫贱却不知疲倦的登山者从中原到西北征服着一个又一个貌似不可战胜的障碍将成吉思汗的不肖子孙们送了逃亡与分裂的不归路。元明战争的结局不仅仅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胜利这么简单它更多的是属于民间力量的胜利“群众中孕含着多么巨大的力量”这句阶级斗争时代的口号语录却是元末明初王朝兴衰鲜血淋漓的事实。

    金庸在《倚天屠龙记》里曾戏称徐达得到了岳飞的《武穆遗书》从此以后百战百胜。这只是小说家的演绎然而综观徐达的用兵履历我们却完全可以看到徐达与百多年前的岳飞的相通之处他们都是出身寒微的草根将军他们的部队也都是由民间义军组成的子弟兵在长期抗击游牧民族铁骑的战斗与失败中发展壮大。他们的部队也都有着让游牧骑兵闻风丧胆的强大战斗力。在用兵方面徐达是一个谋勇结合的儒将习惯于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百多年来汉族军队面对蒙古骑兵的冲锋往往只能凭借水域天险和城池防御战战而胜之徐达却做到了在战场硬碰硬的野战中彻底消灭蒙古军的有生力量这样的战斗力完全可以媲美汉唐盛世时代。如岳飞拥有背鬼骑兵这样的王牌部队一样徐达也拥有自己独特的王牌骑兵军团他的“火龙骑兵”是人类历史第一支成建制装备火枪武器的骑兵军团他第一次创造性的将骑兵的快速机动冲锋与火枪的迅猛射杀完美结合。在一次又一次的骑兵对冲战里蒙古人赖以取胜的复合弓在火龙骑兵的枪林弹雨下成为了可怜的烧火棍。而徐达比岳飞要幸运得多他效力于勃勃初生的明王朝而非苟延残喘的宋帝国。历史给予了他机会和使命给予了他一展抱负的平台。这是多少生不逢时的名将们可遇而不可求的幸福。

    岳飞的《满江红》今天依然传唱不息徐达不是诗人却也留下了气势磅礴的〈〈平胡表〉〉在笔者眼中那是堪与〈〈满江红〉〉相媲美的华丽篇章“惟彼元氏起自穷荒乘宋祚之告终率群胡而崛起。以犬羊以干天纪以夷狄以乱华风崇编发而章服是遗紊族姓而彝伦攸理。逮乎后嗣尤为不君耽逸乐而招荒亡昧于竞业;作技巧而肆

    溺于骄奢。天变警而靡常河流荡而横决兵布寰宇毒布中原。镇戌溃而土崩禁旅颓而瓦解君臣相顾而穷迫父子乃谋乎遁逃。朝集内殿之嫔妃夜走北门之车马。臣(指徐达自己)与(常)遇春等已于八月二日勒兵入其都城。”这壮怀激烈的里有我们这个民族荡气回肠的雪耻之气有岳元帅未完成的梦想。

    10李成粱(明朝)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吴三桂意味深长的说:“寇是咱的衣食父母。”那是因为他深味了功臣兔死狗烹的固有结局。身为一条恶狗想避免被主人杀害的办法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捉完了兔子以后装兔子把自己的真性情紧紧埋藏起来保身的同时势必也要承认无尽的猜忌与耻辱。另一种方法则简单而有效那就是不把兔子斩尽杀光永远保留自己的利用价值。吴三桂虽是这么说但这招他还是玩的不好最后落得身败国灭的结局比较起来他的辽东铁骑老祖宗李成粱却将这招玩的炉火纯青在明朝中后期由盛转衰的大背景下李成粱玩寇之术骗倒了狡猾的士大夫阶层与懒惰的万历皇帝也把天下一统的明王朝从天堂玩进了地狱。

    李成粱确实能打仗史书说他的赫赫武功“二百年未有”虽有夸大之辞却足见他在那个时代的地位。他是一个深味官场钻营之道的沙场名将但这不能抹杀他在军事的独特造诣。他的辽东骑兵是大明王朝后期最强悍的骑兵部队与戚继光等人靠制度建军的方式不同李成梁用树立私恩和丰厚赏赐的办法培养着属于个人的私家势力虽同样打造出一支作风凶悍的强军却也让他成了威震一方的土军阀。若没有当时土蛮蒙古与女真肆虐辽东的事实估计李成粱足够死两三回了。但李成粱的部队着实能打当明朝其他的边地将领普遍采用防御式的作战方法时李成粱则主动出击率领骑兵军团在辽东平原与游牧民族硬碰硬的较量屡战屡胜几乎年年都能打出个捷报来成为万历皇帝每年祭天时

    必备的喜庆内容。

    从某种意义说李成粱的骑兵部队和骑兵战法是中国近代化骑兵作战理念的先驱。他的骑兵普遍装备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三连发火枪与五连发火枪火器射杀与骑兵冲锋相结合的作战方式构成了他近乎完美的进攻体系。而由百战精锐死士组成的李府家兵骑兵队则是这支虎师中精锐里的精锐抗倭战争中的碧麟馆战役正是这支王牌军以三千之众力战倭寇数万大军打得横暴的丰臣秀吉军团胆战心惊。不过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赫赫武功中李家军也把养寇自重的功夫玩到了极致对比与李成梁同时代的名将戚继光我们不难发现戚继光倾向于一次性解决问题靠稳固边疆的防御与对敌人毁灭性的打击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李成粱则喜欢凡事留后路对敌人很少赶尽杀绝在立下战功的同时总是保证自己还能有下一次仗打甚至为了谋求封赏不惜杀良冒功。不同的作战方式换来的不同的结果万历十年李成粱的朝中后台张居正病逝因为边境安定而失去利用价值的戚继光很快遭到了罢黜而同为张居正亲信的李成梁却因为辽东大地不息的战火而继续得到重用。对于戚继光郁郁而终的下场李成粱终生富贵的结局告诉了所有明朝武将最好的谋身之道。在明朝末年的大动荡中身负守土之责的明朝方面大将们把养寇玩寇的招数玩到了极致最终玩出了崇祯皇帝煤山吊的悲惨结局。

    更要命的是李成粱把被打败的敌人当成温顺的猫却殊不知温顺的猫中也藏着野心勃勃的老虎。在平灭女真的战斗中李成粱以一贯的玩寇手段宽容了作乱被俘的努尔哈赤后者和他的建州女真部落在李成粱的养寇策略下一天天长大最终成为了一只凶悍的猛虎吞噬掉了大明朝的万里江山。而曾经赫赫威名的李家军在李成粱病逝后由于继任者的无能与朝局的变化也日益走向堕落和沦丧私家性质的军队崛起的快腐化堕落的速度却更快辽东铁骑赫赫的武功终于无法阻挡女真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最终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在明亡清兴这纷乱的六十年中正是李成粱无意中被女真人提供了掘墓的铲子最终拉开了一出又一出血火大戏的序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