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_卷五十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五十六 (第4/6页)

铭射宫,永彰圣艺。”诏曰:“此乃弓弧小艺,何足以示后叶, 而喉脣近侍苟以为然,亦岂容有异,便可如请。”遂刊铭于射所,聪为之词。

    赵修嬖幸,聪深朋附。及诏追赠修父,聪为碑文,出入同载,观视碑石。聪每 见修,迎送尽礼。聪又为修作表,陈当时便宜,教其自安之术,由是迭相亲狎。修 死,甄琛、李凭皆被黜落,聪亦深用危虑。而聪先以疏宗之情,曲事高肇,竟获自 免,肇之力也。修之任势,聪倾身事之,及修之死,言必毁恶。茹皓之宠,聪又媚 附,每相招命,言笑携抚,公私托仗,无所不至。每称皓才识明敏,非赵修之俦。 乃因皓启请青州镇下治中公廨,以为私宅;又乞水田数十顷,皆被遂许。及皓见戮, 聪以为死之晚也。其薄于情义,类皆如此。

    侍中高显出授护军,聪转兼其处,于时显兄弟疑聪间构而求之。聪居兼十余旬, 出入机要,言即真,无远虑。藉贵因权,耽于声色,贿纳之音,闻于遐迩。中尉崔 亮知肇微恨,遂面陈聪罪,世宗乃出聪为平北将军、并州刺史。聪善于去就,知肇 嫌之,侧身承奉,肇遂待之如旧。聪在并州数岁,多不率法,又与太原太守王椿有 隙,再为大使、御史举奏,肇每以宗私相援,事得寝缓。世宗末,拜散骑常侍、平 北将军。

    肃宗践祚,以其素附高肇,出为幽州刺史,将军如故。寻以高肇之党,与王世 义、高绰、李宪、崔楷、兰氛之为中尉元匡所弹,灵太后并特原之。聪遂停废于家, 断绝人事,唯修营园果,以声色自娱。久之,拜光禄大夫,加安北将军。聪心望中 书令,然后出作青州,愿竟不果。正光元年夏卒,年六十九。灵太后闻其病,遣主 书问之,聪对使者嘘唏恸泣。及闻其亡,嗟悼良久,言:“朕既无福,大臣殒丧。 且其与朕父南征,契阔戎旅,特可感念。”赗布帛三百匹、冰一车。赠抚军将军、 青州刺史,谥曰献。聪有妓十余人,有子无子皆注籍为妾,以悦其情。及病,不欲 他人得之,并令烧指吞炭,出家为尼。聪所作文笔二十卷,别有集。

    子长云,字彦鸿。起家秘书郎、太尉主簿,稍迁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建义初, 于河阴遇害。赠安东将军、兗州刺史。

    长云弟叔山,字彦甫。司徒行参军,稍迁宁朔将军、越骑校尉。卒,赠太常少 卿。

    史臣曰:甄琛以学尚刀笔,早树声名,受遇三朝,终至崇重。高聪才尚见知, 名位显著。而异轨同奔,咸经于危覆之辙,惜乎!

    部分译文

    甄琛,字思伯,中山毋极人,汉朝太保甄邯后人。父甄凝,任州主簿。甄琛少年时即聪颖捷悟,闺门之内,兄弟嬉戏狎游,他不以礼法事等约束自己。博读经史,笔锋健达,但甄琛却天生形短貌丑,缺少风度气质。参加秀才考试,进入都城都几年了,总以下棋消磨时光,甚至与人通宵达旦地下棋。身边老仆人总是被他指使着秉烛照明,偶尔打起瞌睡,甄琛则愤怒而起,棍杖相加,诸如此类,时常发生。老仆人后来终于忍受不了鞭打之苦,禀告甄琛说:“郎君您辞乡别亲,入京求功名,假若我为您读书秉烛照字,奴才我万不敢推辞,但您却天天拴在棋盘上,没日没夜地下,这哪有入京求官之意?我稍有怠慢,您便加我杖罚,说起来,这也太没道理了!”一番话使甄琛如大梦初醒,幡然悔悟,于是痛改前非,在许睿、李彪那里借书研读,见识越来越广博。

    太和初年(477~479),皇帝拜授他为中书博士,迁任谏议大夫,时时上疏圣上,也被高祖所称道嘉赏。后又转任通直散骑侍郎,出任本州征北府长史,后又为本州阳平王颐卫军府长史。世宗登极,任命甄琛为中散大夫,兼任御史中尉,转任通直散骑常侍,仍然兼任中尉。甄琛上表称:

    “王者之道,如皇天后土,雨露养育,济时拯物,为生民父母。正因如此,收成不好,王者应为民祈祝祭祀。天地所惠万民的,天子应当顺从天意;山川的财富,天子应通之于世。只要有益于百姓万民,损害一点自己的利益应无所吝惜,假如圣上有所聚敛,也只应用来作为赈贫恤困之用。所以《月令》上说:山林之中,薮泽里面,如果能从中获取些菜蔬食物、禽鸟走兽之类,那都是大自然为百姓所设造的;有谁与百姓侵吞豪夺的,其罪不赦。这告诉圣上引导百姓而不禁止,接通有无以济养百姓的道理。《周礼》中虽然有禁止豪夺山川的条文,那目的正是防备山川之产被很快耗尽,为的是让人民取之有时,这就是所谓保护山川是为公众利益,更是为百姓守住山川财富而已。更何况一家之长,恩及子孙,一朝之君,泽被天下,都是说的厚生养财,为国家的兴旺发达打算。没有听说过位处父母尊位,但却吝惜食物;富有万物,但却一针一线都动不得。而今,老天为黎民百姓生盐,国家成为天下万民的障蔽,圣上凭借它获得好处,这就是所谓专任口福而四肢不受益处啊。况且天下百姓每年贡献粮食布匹。四海所有,奉养陛下一人;军国所需,取自百姓。身为天子,你何必担心贫困,而要禁止百姓去开发一个池子呢。

    “古代君主,都十分爱护百姓,或者利用水火以供百姓之用,或者筑巢造舍教民居住,或者教民耕种以免饥荒之苦,或教民织布以障体保暖。所以周《诗》称:‘教之诲之,饮之食之’,这都是古代君王抚爱教导百姓,为天下众生谋求实利的例子。臣下我天生愚钝,不识道理,见识短浅,每每看到上古帝王爱民实迹,时时读到后来记述君主聚民税收的书,未尝不感叹上古帝王的胸怀远大,后来者的度量狭小。而今伪诈弊端相承不断,仍收市肆之税;大魏胸宽,只受粮食布帛的贡奉。这种举动,使远方百姓听说的,无不歌颂圣上功德。过去的。。父因为不爱财宝而深得民心,《硕鼠》章描述接受财物而失却百姓。君王您的道义,如日月高悬;大魏简税政策,实在是惠民深远啊。有说法称财出府库,圣上吝惜,是臣僚们的福分;施与百姓恩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