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_卷十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十九 (第5/7页)

不上于烈。当时于烈如果在代都,一定当即斩杀谋反者三五个罪魁祸昌.。于烈的志节气概,不比金曰弹差。”

    诏令授任领军将军。以原任官职跟从征讨荆沔两地,赐予鼓吹一部。高祖对彭城王元勰说:“于烈是先朝德高望重的老臣,智勇双全,军中大计,都应当与他共同决定。”宛邓二县平定以后,皇上返回洛阳,评定功劳加授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二十三年,萧宝卷派遣他的太尉陈显达进犯马圈,高祖抱病登车前往,握着于烈的手说:“都城空虚,护卫应当慎重。由你镇守捍卫两座宫室,以便安定远方和近处的人心。”显达败逃,高祖在行宫逝世,彭城王元勰总领各军,隐瞒死讯而回师,宣称韶令召世宗到鲁阳会见皇上。因为于烈肩负留守重责,便暗中报知死讯。于烈指挥军队调动和留驻,神色自若。

    世宗即位,宠爱重用如故。咸阳王元禧是辅政宰相,当时权势很大,曾差遣家奴传话给于烈说:“按照惯例需要羽林虎贲手持兵仗出入,领军可以为我派遣。”于烈说:“天子居丧,政事交给辅政大臣,领军衹知道掌管宿卫禁军,有诏令不敢违背,没有私自派遣的道理。”家奴失意地返回,把于烈的话传报给元禧。元禧又派人对于烈说:“我是显祖的儿子,皇上的叔父,作为首席辅政大臣,我的命令与诏令有什么差别?”于烈神色严厉地回答说:“上次我也没有说大王不是天子的儿子、叔父。如果是诏令,应当派遣官吏,怎能差遣私家奴仆索要皇帝的羽林,于烈的头可以得到,羽林却不能得到!”元禧憎恨于烈刚强正直,于是谋划把他派到外地去做官,便任命他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征北将军、恒州刺史。于烈不愿到地方上任职,屡次上表请求收回这一任命,总是被嘉奖褒美而答覆不许。于烈便对彭城王元勰说:“殿下忘了先帝在南阳下达的诏令吗?却逼迫老夫以至于此。”于是藉VI有病坚决推辞。

    世宗因元禧等人擅权专断,想罢免他们。适逢二年正月春祭宗庙,三公都在宗庙内清心洁身,世宗夜间召见于烈的儿子于忠对他说:“你父亲忠诚公允、坚持正道,是关系国家安危的重臣。明天可以早些入宫,将有吩咐。”于忠接受韶令出宫。天刚亮,于烈来到,世宗告知说:“叔父怠慢,已不可信,今天想派你带兵召唤他们,你愿意前去吗?”于烈回答说:“我连续侍奉几朝,颇以才干勇气受赏识。今天的事情,是不敢推辞的。”于是率领直阁以下兵将六十多人,宣读圣旨召唤咸阳王元禧、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详,护送到皇帝前面。三人分别叩头交还政权。任命于烈为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领军,升爵位为侯,增加食邑三百户,加上以前的共五百户。从此长期在宫中值班,机密大事,他都能参与。

    太尉、盛阳王元禧谋反时,武兴王杨集始驱马疾行到北亡口报告。当时世宗在郊外田猎。近臣分散,直宿警卫没有几个,仓猝之际,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于是敕令于烈的儿子于忠驱马疾行去看虚实。乏型当时留守,已经做好准备,通过王盅上奏说:“我虽然年老力衰,心力尚可,这种狂妄放肆的人,不足为虑。希望皇上从容回宫,以安民心。”世塞听到这番话,感到很宽慰。等到皇上回宫,五擅已经逃跑。诏令于烈派遣直合叔孙侯率领虎贲三百人追赶并擒获了他。

    顺后确立以后,于烈以伯父之尊,更加受到优待。八月,突然生病去世,时年六十五岁。世宗在朝堂上哀悼,赐给贵族享用的最好的棺材,朝服一套,衣一套;赐钱二百万,布五百匹;追赠为使持节、侍中、大将军、太尉公、雍州刺史;追封为钜鹿郡开国公,增加食邑五百户,加上以前的共一千户。于烈有五个儿子。

    长子于祚,字万年。太和年间,任中散,逐渐升任恆州别驾。继承父爵。任假节、振威将军、沃野镇将,贪婪凶残多受贿赂。因罪免官,以公爵返回府第。去世,被追赠为平州刺史。

    于祚的儿子于若,继承爵位。经常酗酒而致过,被叔父于景打死。儿子于顺继承爵位。去世,儿子工堕继承爵位。

    于祚的弟弟于忠,字思贤,本字千年。年二十岁任侍御中散。文明太后临朝听政,刑法政令很严峻,身边的侍臣,多数因小过获罪。:工盅朴实少言,终究没有过错。太和年间,任武骑侍郎,因而被赐名为登。改任太子翊军校尉。

    世宗即位,升任长水校尉。不久任左右郎将,领直寝。元禧谋反,皇上在外,变故发生仓猝,不知所措。于忠进言说:“我世代蒙受特殊恩宠,尽忠于王室。我父亲统领军队,被托付留守的重任,一直注意防备镇遏,必定无所忧虑。”世宗当即派遣于忠驱马疾行去观察,而于烈部署军队严防,果然像他估量的那样。世宗回宫,抚着他的脊背说:“你比较令人满意。”赐给帛五百匹。又说:“先帝赐给你名字为登,确实是好名字,我嘉许你的忠诚,现在更改你的名字为忠。既表彰坚持正道的忠诚,也使得名实相符。”

    为父亲守丧辞去官职。不久,起用为原官。升任司空长史。当时太傅、录尚书、北海王元详被亲近敬重而权力大,将作大匠王遇常常按照元详的要求供给。后来有一次处理公事时,于忠在元详面前对王遇说:“殿下如国家的周公,辅弼王室,所需要的器用,自然应该先领取圣旨,何至于阿谀奉承依附权势,损公肥私呢。”王遇既心中不安,元详也羞惭谢过。升任征虏将军,其他官职如故。以平定元禧的功劳,被封为魏郡开国公,食邑九百户。不久升任散骑常侍,兼武卫将军。每每因为刚直不阿,为北海王元详所怨恨,当面责备于忠说:“我担心先看到你死,不担心你看到我死的时候。”于忠说:“人生在世,自然有预定的命运,如果应该死在大王手中,躲也躲不了;如果不是这样,大王也不能杀我。”元详趁着于忠上表谦让之际,暗中劝世宗任命于忠为列卿,解除他近臣的职务,允许他让出爵位。于是诏令停止他的封爵,优待晋升为太府卿。

    正始二年秋,诏令于忠以本宫使持节、兼侍中,任西道大使,把刺史、镇将贪污受贿者的情况上报朝廷,郡守县令以下官员的过错,便可当即自行处理。舆抚军将军、尚书李崇分别出使二道。于忠弹劾并州刺史高聪贪污受贿罪二百多条,定为大辟死刑。回朝,任平西将军、华州刺史。为继母服丧,没有赴任。守丧期满,任安北将军、相州刺史。又任卫尉卿、河南邑中正。韶令于忠与吏部尚书元晖、度支尚书元匡、河南尹元苌等推断判定代方的姓氏家族。高肇嫉妒他的为人,想暗中把他排挤出去,就向世宗进言,声称中山是重要城镇,捍卫它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