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_卷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八 (第2/3页)

 安丰王猛,字季烈。太和五年封,加侍中。出为和龙镇都大将、营州刺史。猛 宽仁雄毅,甚有威略,戎夷畏爱之。薨于州。赠太尉,谥曰匡。

    子延明,袭。世宗时,授太中大夫。延昌初,岁大饥,延明乃灭家财,以拯宾 客数十人,并赡其家。至肃宗初,为豫州刺史,甚有政绩,累迁给事黄门侍郎。

    延明既博极群书,兼有文藻,鸠集图籍万有余卷。性清俭,不营产业。与中山 王熙及弟临淮王彧等,并以才学令望有名于世。虽风流造次不及熙、彧,而稽古淳 笃过之。寻迁侍中。诏与侍中崔光撰定服制。后兼尚书右仆射。以延明博识多闻, 敕监金石事。

    及元法僧反,诏为东道行台、徐州大都督,节度诸军事,与都督临淮王彧、尚 书李宪等讨法僧。萧衍遣其豫章王综镇徐州。延明先牧徐方,甚得民誉,招怀旧土, 远近归之。综既降,因以军乘之,复东南之境,至宿豫而还。迁都督、徐州刺史。 频经师旅,人物凋弊,延明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庄帝时,兼尚书令、大司马。及元颢入洛,延明受颢委寄,率众守河桥。颢败, 遂将妻子奔萧衍,死于江南。庄帝末,丧还。出帝初,赠太保,王如故,谥曰文宣。 所著诗赋赞颂铭诔三百余篇,又撰《五经宗略》、《诗礼别义》,注《帝王世纪》 及《列仙传》。又以河间人信都芳工算术,引之在馆。其撰《古今乐事》,《九章》 十二图,又集《器准》九篇,芳别为之注,皆行于世。

    译文

    文成皇帝有七个儿子。孝元皇后生献文皇壶。奎去人生安乐厉王五屋些。曹夫人生广川庄王略。沮渠夫人生齐郡顺王五个。乙夫人生河间孝王互羞。悦夫人生安丰匡王元猛。宝去人生韩哀王元安平,王逝世早,没有传记。

    安乐王元长乐,皇兴四年封为建昌王,后来改封安乐王。长乐性格端庄,显祖器重喜爱他。承明元年被任命为太尉,外出任定州刺史。鞭挞豪强,羞辱士人,多不奉行法度,为人们所厌恶。百姓前往朝廷控告他的罪过,高祖处罚责打长乐三十棒。长乐贪婪暴虐更为严重,因有罪被征召到京城。后来和内行长乙肆虎谋划作乱,事情败露,被赐令在家中自杀。用王的礼仪安葬,谧号为厉。

    儿子元诠,字搜贤,继承爵位。世宗初年,担任凉州刺史。在州中贪婪污浊,政事以贿赂而办成。后来授任定州刺史。等到京兆王元愉谋反,假称国家有变乱。在北方的州镇,都怀疑朝廷有嫌隙,派遣使者观察元诠的行动。元诠把情况全部报告朝廷,州镇安定。元愉逃往信都,元诠和李平、高植等人四面包围放火,元愉冲开城门而逃出。不久授任元诠为侍中,加上首先报告的功劳,授任尚书左仆射。逝世,谧号为武康。

    儿子元鉴,字长文,继承爵位。后来授任相州刺史、北讨大都督,讨伐葛荣。随之兼任尚书右仆射、北道行台尚书令,和都督裴衍共同援救信都。元鉴是个平庸的人,几个弟弟粗鲁暴躁,看到天下多事,就谋图反叛,投降依附葛荣。都督源子邕和裴衍共同包围元鉴,斩下他的首级传送到洛阳,诏令改变他的元姓。庄帝初年,准许恢复本来的族姓,又特地恢复元鉴的王爵,追赠司空。

    元鉴的弟弟斌之,字子爽。邪恶没有cao行,等到和互鉴反叛,失败,就投奔:壹莹。蔓莹灭亡,得以返回。出帝时,被封为颖川郡王,委托给心腹的职责。皇帝进入函谷关,遮之投奔盖扭,后来回到一巨玄。

    广川王元略,延兴二年封。担任中都大官,聪明敏捷,判案公平。太和四年逝世,谧号为莲。

    儿子元谐,字仲和,继承爵位。十九年逝世。诏令说:“我的宗室多难,堂弟元谐逝世,悲痛如刀切割,不能停止。在古代,大臣的丧事,有三次前往的礼仪,这大概是三公以上的官员。至于卿大夫以下,故应。阙从汉朝以后,大都没有这种礼仪。我想遵循古代典章,哀伤的表现依据情怀,虽然以尊贵的身份降临,私下的悲痛得以平伏。想要使各王有服丧一年的亲属者为之前去三次,大功的亲属为之前去两次,小功鳃麻的亲属为之前去一次。广川王在我属大功亲属,一定要两次前往。两次前往,要在尸体入棺的日子,亲自前往尽情表达哀伤,穿丧服以后,以细麻布衣服前往吊祭。出殡后的细麻布,按道理是没疑问的,入棺时前往,应当怎样呢?是应在开始丧事时抚棺痛哭,还是在盖上棺材时尽情哀悼呢?早晚的适宜时间,选择适中者。”黄门侍郎崔光、塞全,通直常侍塑堕,典命下大夫奎互凯,中书侍郎直堕等人议论说:“三次前往的事情,是出自古代礼仪,到了漠魏时期,实行的人稀少。陛下至高的圣明慈爱仁厚,正遵循前代轨迹,心意一定要表达哀伤,思虑要和守丧的亲属共同悲痛。臣下等人以为如果服一年丧期者三次前往,大功的亲属应前去两次。办丧事的开头,哀伤到了极点,既是因情感降临,应在办丧事的开始。入棺时前往,当如圣旨所言。”诏令说:“魏晋以来,亲自前往的礼仪大都缺略,至于亲戚中的大臣,必定在东堂哭吊他。不久前大司马、安定王逝世,我在前往以后,又再在束堂慰问,现在的事情,应该再哭吊吗?”崔光等人议论说:“束堂的哭吊,大概是因不前往的缘故。现在陛下亲自安抚看望,群臣随从,臣下等人商议,以为不应该再哭吊。”诏令说:“像大司马服属尊贵地位重要,必定在束堂哭吊,而广川王是始封王的儿子,又年岁地位还轻,你们议论这件事,我没有不同意见。”元谐将要入棺,高祖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