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2:国命纵横_第六节壮心酷烈走偏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节壮心酷烈走偏锋 (第3/3页)

原一定会早早下马,与耕夫渔樵们谈笑唱和起来,可今日却是顾不得了,屈原匆匆与城门头目验证了身份,惊喜万分的守军头目未及飞步禀报进去,屈原便打马一鞭去了。

    “咳!你,你是屈原?大司马?”白发苍苍的老族长眯缝着双眼,颤巍巍的上下打量着。

    “屈原参见前辈族长。”屈原破例的拜倒在地,行了一个大礼。

    老族长连忙伸手扶住:“快起来了,大司马是我屈氏宗嫡,岂能行此大礼了?”

    屈原高声道:“家国一体,屈原归乡,自当以老族长与诸位前辈为尊了。”

    “啊,大司马有此胸襟,我屈氏振兴有望了,来人,接风宴席侍侯了。”

    “老族长在上,屈原归来,可是有事相求了。”

    “有事?那就快说了。”

    屈原便匆匆将事体原委及调粮请求说了一遍。老族长顿时皱起了眉头:“不瞒大司马,粮草是有啊。可楚王刚刚下了诏令:房陵失守后官仓空虚,要增加封地粮赋三成…”老人沉吟片刻,一拍长案:“老夫之见,先将族老们请来商议一番再说了,缓赋抗赋的事不是没有过,只要族中同心,便好说了。”

    “谢过老族长!”

    族老们原是各支脉七十岁以上且有战功爵位的老人,大多曾经是各支脉的显要人物。按照屈氏族规:支脉要人但入赋闲高年,便移居部族城堡颐养天年,同时成为参与族务商讨的族老。因了都住在城堡,所以来得也便捷。老族长使者出去不消半个时辰,三十多位族老们便聚齐了。

    老族长站了起来,笃笃点着竹杖:“大司马,都是自家人,一个屈子掰不开,你就说了!”

    屈原恭敬起身,向厅中族老们深深一躬:“诸位前辈:虎狼秦国欺凌楚国,虎狼丞相张仪,更是多次欺骗戏弄楚国。楚王偏信昭氏,不纳忠言,非但放了张仪,还要向秦国割地求和。屈原愤然截杀张仪,不想却失手未果。为了挽救楚国,屈原以王命兵符为名,将八万新军开到了丹水,与秦国决一死战!奈何自房陵被秦国攻占后,军粮难以接济。万般无奈,屈原只有求助本族了…”骤然之间,泪水涌出了屈原眼眶:“四百多年来,我屈氏从来都是楚国的忠烈望族,新军将士更是多有屈氏子弟。而今,楚国的生死存亡,便扛到了屈氏部族的肩头!屈原空有一腔热血,却是独木难支,垦望我族前辈,撑持破碎的楚国了…”

    大厅中一片苍老的喘息唏嘘。一个老人颤巍巍站了起来:“大司马,统军大将可是我那个小子?”屈原拱手道:“正是屈丐将军。诸位前辈:新军三十二员将领,二十六位是屈氏族人哪。”

    “大司马是说,我屈氏一族,扛起了八万新军?”一个老人跺着竹杖。

    “不!还扛起了楚国啊!”又一个老人站了起来。

    屈丐的老父亲走到了屈原身边,笃笃点着竹杖:“老哥哥们,还说什么呀?屈氏不救楚国,还等别人救了?屈氏一族为楚国流的血,比这汨罗水还多!还有什么舍不得的东西?啊!”“老二哥言之有理!”“屈氏义不容辞!”“家国一体,大司马就说话吧!”“大司马,编一支苍头军,老夫也去打仗了!”族老们竟是慷慨激昂的嚷成了一片。

    老族长:“大司马,你就说吧,要多少军粮了?”

    “回老族长,至少十万石。”

    老族长一咬牙:“十五万石!只留五万石压仓救急!老哥哥们以为如何?”

    “赞同了!”族老们异口同声,竹杖笃笃成了一片。屈原激动了,热泪夺眶而出,肃然整衣,向老族长与族老们扑地拜倒。当日午后,屈氏老族长发出了征发令,整个三百里封地便紧张忙碌起来了。

    农家商贾的牛车从四面八方赶来,渔家舟船也从湘水资水汨罗水络绎不绝的顺流而下,几百个大村落聚集的一万多兵勇,也极快的组成了一支护粮军。入夜开始装车装船,人声鼎沸,城堡内外的灯笼火把连成了一片海洋。两日之内,十五万石粮草竟是从水陆两路悉数运出,连族老们都乍舌惊叹。

    屈原总算松了一口气,可心里却更加沉重起来。屈氏部族不但献出了十五万石粮草,而且征发了全部牛车马匹渔舟与族中壮丁。这意味着屈氏部族献出了全部实力,一旦国中有变,大族抗衡,屈氏部族便丧失了反抗能力,便可能任人宰割!其中的全部关键,都在于对秦国的这一仗能否战胜?战胜了,屈原与屈氏部族便是挽救楚国的功臣,挟战胜大军之威,楚王也只有按照他的主张进行第二次变法。可是,一旦失败了呢?屈原不敢想,也不愿想。目下,他只有一个愿望:尽快赶到丹水战场,与新军将士同心浴血,战胜秦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