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2:国命纵横_第二节逍遥峰的鼓盆隐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逍遥峰的鼓盆隐者 (第1/3页)

    第二节 逍遥峰的鼓盆隐者

    次日天亮,三人便将车马骑士留在山口,徒步进入山谷。张仪腿脚略有不便,孟尝君与春申君便一致赞同嬴华绯云随行照拂。一夜过来,张仪心绪好了许多,谈笑风生一如平日,路上便大大轻松了起来。

    沿着山谷中的溪流拐过了三道山弯,突兀的一座孤峰便矗立在面前!

    这座孤峰煞是奇特,冬日里竟是满山苍翠鸟语花香,迎面一道瀑布飞珠溅玉般挂在山腰,直似苍黄群山中的一株参天碧树。张仪惊叹道:“此山异象也!庄子一定在这座山上了。”孟尝君笑道:“不错,庄子正在此山之中。”春申君笑道:“噢呀你等可晓得了?方圆百里的楚人,将这座山叫做逍遥峰了。”张仪笑道:“逍遥峰?好!庄子正有《逍遥游》一篇,读来真是令人心醉呢。”孟尝君便高声吟哦起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张仪神往笑道:“此等景象,非神目万里神游八极不能企及,非高居昆仑之巅天宇之上不能入眼。庄子,非人也,诚为仙也。”春申君不禁大笑起来:“噢呀,张兄解得妙!我等便去看看这个仙兄了。走,随我来了。”

    从一条羊肠小道登上孤峰,便见山腰阳坡上一座茅屋,一缕炊烟飘飘荡荡的融化在高远的蓝天。上得面前一个山坎,几个人看到了茅屋,却都惊讶的站住了——

    一堆枯枝燃起的大火上,吊着一只黑黝黝的大陶罐,还有半只烤得红亮的野羊。一个布衣散发的年轻人坐在火坑前,默默的往火里添着木柴拨着火。火坑旁绿草如茵,一个裸身女子竟躺在花枝堆成的花山中间!仔细看去,那花山却堆在一层白花花的木柴之上。花山前坐着另一个人,粗布大袍已经看不出颜色了,披肩的长发却是灰白散乱。他身旁放着一个很大的酒坛,淡淡的酒香竟随风飘了过来。尽管是背影,也可以看出,他正在敲着一个破烂的瓦盆在吟唱,那悠扬嘶哑的歌声说不清是快乐还是忧伤,竟听得几个人都痴了:

    方生方死兮

    方死方生

    其始而本无生兮

    无生也本无形

    非徒无形也本无气兮

    杂若恍惚之间矣

    形变而有生兮

    再变而为之死

    春秋冬夏四时行兮

    死为达生

    不问生之所以为

    不问命之所无奈

    人欲免为形者兮

    莫如弃世

    弃世则无累

    无累则正平

    正平则与彼达生兮

    达生者不朽矣!

    “夫人死了,他还鼓盆唱歌?”嬴华低声问。

    张仪却是一声长长的感叹:“死为达生,大哉庄子也!”

    孟尝君低声道:“一步来迟,庄子夫人竟去了,我等便在这里陪祭了。”

    布衣散发者一声高亢的吟哦,便站了起来,提起酒坛绕着花山洒了一圈,又将坛中剩酒全部泼洒到花山之上,高举双臂对着花丛中那裸身的女子喊道:“夫人——,你终究脱离了人世苦难,一切忧愁都如风一般消散了!快乐的去吧,你已与天地万物溶为一体了——!”说罢深深一躬。火堆旁的年轻人拿起了一支熊熊燃烧的木柴,走了过来递给他。

    布衣人举起火把,从容的伸向花山下的那片木柴。一簇火苗冒了起来,渐渐的,木柴燃起来了,花山燃起来了,熊熊火焰吞没了花山,吞没了那静静长眠的裸身女子。布衣人在随风飘散的烟火前默默的伫立着,既没有哭声,也没有笑声,直到熊熊火焰化成了淡淡青烟。

    “吔——!他竟烧了夫人…”绯云惊骇得一个激灵。

    张仪低声道:“这叫火葬,墨子大师便是如此升天的。”

    “噢呀孟尝君,”春申君低声惊呼:“他要走了?你看!”

    只见布衣人从茅屋里走了出来,背上一个青布包袱,手中一支碧绿竹杖。火堆旁的年轻人笑着跪在布衣人面前:“老师,你真的要一个人走了?”布衣人笑道:“蔺且啊,你有你该做的事,何执于行迹之间也?”年轻人笑道:“老师,你就不怕蔺且再来追你么?”布衣人笑道:“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吾却何以知之?”年轻人便恭恭敬敬扑地拜了三拜,声音却哽咽起来:“老师,保重了。”

    布衣人大笑而去,一路吟哦随风传来:“风起北方,在上彷徨,天其运乎,六极五常…”

    “噢呀孟尝君,我去追他回来了!”春申君大步疾走,便去追那布衣人。

    茅屋前的年轻人却拦在当面,拭着泪眼笑道:“春申君,无用的,老师的心早就走了。”春申君怔怔站住,顿足长叹一声,对着山道长长呼喊:“庄周兄——!我们等你了——!”

    谷风习习,一阵笑声在空山中荡开,终是渐去渐远。

    张仪一直默然伫立着,心底里竟是一片空白。孟尝君笑道:“张兄啊,去看看蔺且吧,庄子连他这个唯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