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2:国命纵横_第二节奉大秦帝国2:国命纵横君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奉大秦帝国2:国命纵横君行 (第1/3页)

    第二节 奉阳君行诈苏秦

    虽是四月初夏,邯郸却还是杨柳新绿,寒意犹存。清晨起来,大雾蒙蒙,宫室湖泊树林都变得影影绰绰一片混沌。宽袍大袖的赵肃侯出得寝宫,来到湖边草地,做了几个长身呼吸,便开始纵跃蹲伏的cao练起来。

    “君父,练胡功要穿胡服呢。”随着年轻的声音,一个青年走出了树林。“雍儿么?”赵肃侯一个跳跃回身:“噫!你这是胡服?好精神!来,我看看。”年轻的赵雍穿着一身紧袖短衣,脚下是长腰胡靴,手中一柄弯月胡刀。与赵肃侯的宽袍大袖相比,显得精干利落别有神韵。赵肃侯打量一番,点头笑道:“守边一年,有长进嘛。”

    “君父,胡人比我们快捷,大半与这衣着有关。”赵雍兴奋的比划着:“你看,这身胡服里外四件,冷了最多加一件皮袍。我们的一身,至少八九件,加上腰带高冠宽袍大袖,里外十几件,累赘多了。我的千人队,现下都是胡服,打了几仗,利落得很!”“嗯,不错,军中穿穿还行。打仗嘛,就要动若脱兔。”

    突然,一阵沉重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朦胧可见一个红色的高挑身影大步匆匆走来。“是肥义,没错儿!”赵雍目力极好,只一瞥便认准来人。“禀报君上,”丈许之遥,红色身影高亢的声音便传了过来:“齐国大举兴兵灭宋,派特使前来,约我共同起兵。”“禀报奉阳君了么?”赵肃侯淡淡的问。

    “还没有。臣请君上先行定夺。”肥义拱手一礼,便低着头不再说话。

    赵肃侯面色阴沉的踱着圈子,却是良久沉默。

    “君父,肥义将军忠诚可嘉。”赵雍慷慨激昂:“军国大计,理当国君决断。”赵肃侯没有理睬儿子,回头对肥义道:“禀报奉阳君,听候定夺。”

    “君上…”肥义看了看国君,终于没有说话,大步转身去了。

    “君父,你要忍到国乱人散,方才罢休么?”赵雍面色涨红,几乎要喊起来。“住口!”赵肃侯一声呵斥,四周打量一番,低声道:“他统领大军十余年,又有上党封地二百里,兵强马壮,财货殷实,不忍又能如何?”“君父勿忧,我有办法。”赵雍见父亲又要四面打量,大手一挥:“百步之内,断无一人。君父无须担心。”赵肃侯盯着这个英气勃勃的儿子,悠然一笑:“力道几何?”

    “死士三百。”赵雍肃然挺身。

    “三百人就想翻天?真有长进了,啊。”

    “专诸刺僚,一身为公子光翻转乾坤,况我三百死士?!”

    赵肃侯目光一闪,沉默良久,却转身径自走了。赵雍略一思忖,便跟着父亲进了晨雾蒙蒙的树林。当肥义来到奉阳君府邸时,晨雾已经消散,府门外正是车水马龙的当口。这奉阳君乃赵成侯的次子,赵肃侯的胞弟。赵成侯本有三个儿子,长子赵语,次子赵緤,三子赵城。赵成侯对三个儿子都很器重,每有亲出,便由长子留邯郸监国,两个小儿子随军征战。时间一长,次子三子便成了军中大将,赵语则时常执掌国政,顺理成章的做了太子。赵成侯死后,次子赵緤不服太子赵语,起兵夺权。赵语应对沉稳,联合三弟赵城打败了赵緤,赵緤便弃国逃亡到韩国去了。为了报答三弟,赵语将赵城封为奉阳君,封地扩大了两倍。由于赵语不太熟悉军事,赵国又多有征战,赵城便兼了上将军。几次胜仗,赵城的威望权势便渐渐膨胀了,赵城也渐渐的威风起来了。

    秦国夺取了晋阳,赵城领兵救援,却差点儿做了秦军俘虏。赵城恼羞成怒,便要起倾国之兵与秦军决战!赵肃侯这回却出奇的固执,坚决不赞同与秦国硬拼。他当着全体大臣,将国君大印捧在手上说:“奉阳君若一意孤行,便请收下这传国金印,赵语当即隐退山野。”赵城大为尴尬,竟硬是给闷了回去。

    从此后,这奉阳君却更是横行国中,不将赵肃侯放在眼里。许多大臣不满奉阳君的专横气焰,纷纷秘密上书,请赵肃侯“杀奉阳君以安赵氏”赵肃侯非但不置可否,反而又将丞相权力交给了奉阳君,请奉阳君“开府号令,总摄国政”如此一来,赵国便几乎成了奉阳君的天下。府邸整日间门庭若市冠带如云,赵城忙得不可开交。许多原先秘密上书的大臣眼看国君孱弱,也就顺势投奔到奉阳君门下,官位便纷纷晋升了。只有这个万骑将军肥义却是落落寡和,该如何便如何,依旧时常找国君禀报军情,官爵也就老是原地踏步了。

    “噫!肥义也,稀客哟!”一个圆鼓鼓胖乎乎矮墩墩红亮亮的白发老头儿,眯缝着双眼,满脸堆笑的倚着门庭下的石柱,拉长声调惊叹着。肥义大步走上九级宽大的白玉台阶,淡淡道:“李舍人,肥义要见奉阳君。”这个李舍人,本是奉阳君的门客家臣,当时一般统称为舍人。李舍人多年追随奉阳君,很出过一些斡旋朝局的点子,自奉阳君得势,便晋升了府邸总管。中原“三晋”魏赵韩同俗,都将总管称为“家老”近年以来,这李家老在邯郸红得发紫,大小官员无不敬畏三分,见面莫不打拱做礼连呼“家老大人”还要眼疾手快的给门庭一口铜箱里搁点儿金贵物事进去,否则,你便得处处难堪。肥义是赵国大臣,不可能不知道奉阳君府邸的进门规矩,但却公然直呼“家老大人”为“李舍人”如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