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第5/5页)
说:"余哥来得真快,萧书记还在谈事,余哥先委屈一下,坐在这里等会儿。" 我往沙发上一靠,掏出烟来点上,然后问:"你们萧书记对下属也太冷酷无情了,咋连个烟灰缸也没有呢?这不是在故意折磨那些烟君子吗?" 余秘书真够迟钝的,也难怪萧大秘选择这样的货色在身旁,秘书越迟钝那安全系数就越高,前提是主子本身不需要这样的生态蜜蜂给他嗡鸣采蜜,而是用一只机器蜜当摆设,随主子按动遥控。 余秘书终于反应过来,推门进去倒了杯茶水,也捎带出一个缸子来,放在沙发上,低声说:"萧书记谈工作时是禁止吸烟的。" "哈哈,也杜绝喝茶?"我笑出声来。 余秘书尴尬地摇摇头说:"本来这里是有茶几和饮水机的,可每天的来人实在太多,一桶饮水都不够用,茶叶至少得准备两袋子,后来萧书记私下跟我说这样太浪费了,我就擅自做主把茶水撤了。" "你叫广大干部群众干坐在这里听候宣召,连茶几也不留下,萧书记同意吗?"我发现了在市里向来铺张浪费的萧大秘一进这穷山沟,就彻底改造了自己的小资思想,懂得勤俭持家了,可屁股下的沙发以及墙壁上的红木框架好似跟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显得格格不入啊? 余秘书说到这里,笑道:"茶几是萧书记叫人搬走的,说那玩意儿摆在人面前更容易叫人口干舌燥,浮想联翩,一个不留来得更干脆。" 跟余秘书碰面两次,也就是刚才这话回答得有点秘书水准。你想啊,书记将茶几请出去,也就间接表扬了秘书,领会了领导意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当然了,进去后自然有茶水喝。"余秘书这句补充让我呛了一口烟,将我刚才心里给他树起的秘书形象击了个粉碎。 进去后还没有茶水供应焦渴的嘴巴,咋有那么多口水向书记汇报工作呀? 谈工作就是在烟水中吐洒口水,浇灌跑官数字嘛! 余秘书塞给我一包精制装"骆驼",说老板怕你等久了坐不住,换个口味。 我说,你们老板也真叫入乡随俗啊,这么快就牵上"骆驼"进荒漠了,抛弃了"中华"秀美河山。小余你给我老余分析分析,为啥这贫困的地方总习惯出"洋货儿"? 余秘书凑近我坐下,绕开了我的"?"号,小声道:"余哥,你退回来的两条香烟叫小弟很难堪呀,老板很生气,让我留着自己抽,分明是对我的工作很不满意,我啊,还是给你提回来好交差,不就是两条烟吗?吴书记不至于朝自己的小车里挖掘腐败材料吧?这算啥啊?假如断了烟火就能反腐败,那咱国家把全中国卷烟厂给关闭了事啦。至少得有好几亿烟民-举枪-起义!远的不说,咱就说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吧,那不光是烧给洋人看的,振我大清帝国天朝国威,也是清政府反腐败的杰作啊,可谓一箭双雕,可结果咋样?既得罪了洋商,也触动了上层利益,鸦片战争肯定以失败而告终啦,原因不是洋枪瞄得准,而是上层官僚想找回既得利益,这是我以前大学毕业论文上的观点,老师评了个优秀!哈哈——" 余蜜好似脱开了秘书官谱,两袖清风地回到了讲台,正手舞教鞭,在白色粉末里冲下面的学生挥洒着口水。 我点上一根"骆驼",在品位"洋枪"的硝烟里,打开记忆的闸门,翻开了中学历史课本里的那陈旧的书页,好似是分析过"腐败"是造成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而不是洋鬼子炮坚舰固。 我呵呵一笑说:"小余同志,这话要是让你们老板听到了,你肯定要挨板子的,别忘了老板也是教书的出身。" "岂敢,咱哥俩不是随便闲聊嘛,不打官话儿。哎,两条烟…"绕腾了半天,这死心眼儿非得问个究竟,我忍不住骂娘了: "奶奶的,真娘的废话,反正我是送回去了,你把包裹搁在我车轮子下,老哥我还能轧过去呀,那不是糟践粮食吗?" "瞧我这笨样儿,余哥别见笑,等会儿我就给你提过来。"余秘书用手使劲敲打自己脑门,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可别当着你们老板的面。"我有必要提醒这样的蠢蛋,为了向老板表示出色完成了二次"点烟"运动,他完全有可能当着老萧的面"出货",好让老板验明正身,那两条烟他这个跟班的绝没贼胆私吞。 这就是老蜜驯养的小蜜,胸针的尺度和刃度绝不能超越前辈。 正在说话之时,余秘书的电话开始畅响开来,呼叫得十分猛烈,而余蜜的答复都是胸针刺出去的,一针见血:咋呼啥?不知道老板今天很忙吗?改天啦! 我发现这余小蜜说话有个显著特色,常缀加一个副词"很"字,从而突出自身的"狠"角色:没有我签发通行证,就别想着进皇城上宝殿来进贡! 把守门槛的既是体力活,却更多表现在脑力上,甭管啥样的蜜蜂,即使患有严重脑瘫,也都懂得伏蛰一击的威力,所有,在这点上,冷酷法典造就成的"小杨头","豆腐块"铅字捏合成的萧大秘,情种孕育出的"水蜜桃"等老蜜们,包括萌芽状态下的胖妞和小余,手腕都一样,借助门手锁定这扇门来树立权威。同样是一扇门,相对于车门来说,司机的手腕基本属伤残,在你停车之时,你手腕再长,也够不着给领导开车门的。同样是领导身边的贴心人,秘书的手腕始终伸在司机的前头,游刃有余。不过,咱并不嫉妒,因为手腕越长,给领导把守的门就越厚重,最终极有可能把持不住,墙倒门塌,给送进网墙铁门里,让"大盖帽"给他守门了,位置彻底颠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