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门_第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3/5页)

知所

    措。我从你的信中得知罗贝尔很用功,就难以相信他没有准备好,看来还

    是那位主考老师喜欢刁难学生。

    至于你的优异成绩,亲爱的朋友,我不能说什么祝贺的话,总觉得这

    是理所当然的。杰罗姆,我对你信心十足,一想到你,心里就充满希望。

    你前次提起的那项工作,现在能着手就做起来吗?…

    …这儿花园什么也没有变,然而,住宅却显得空荡荡的!我求你今

    年不要回来,现在你该明白为什么,对不对?我感到这样更好些;可是我

    每天都要在心里说一遍,因为,这么久不见你,确实挺难受的…有时,

    我就不由自主地寻找你,看看书会停下,猛然一回头…就觉得你在旁边!

    我接着写信。已经是夜间了,别人都睡觉了,我还对着敞开的窗户给

    你写信。花园弥漫着芳香,空气温煦。你还记得吗,我们小时候,一看见

    或者听到美妙的东西,心中就想:上帝啊,谢谢你创造出来…今天夜晚,

    我全副心思都在想:上帝啊,谢谢你创造出这样美好的夜晚!于是,我突

    然希望你就在这儿,感到你在这儿,就在身边,这种愿望极为强烈,你大

    概已经感觉到了。

    是的,你在信中说得好“在天生纯良的心灵里”赞美和感激融为

    一体…还有多少事情我要写给你呀!——我想到朱丽叶说的那个阳光灿

    烂的国家。我还想到别的国度,更加辽阔,更加空落,阳光也更加灿烂。

    我身上寓居一种奇异的信:终有一天,我也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实现,我们

    将一同看到不知是什么神秘的大国…

    您不难想像,我看这封信是多么欣喜若狂,又流下多少爱情的眼泪。还有一些信件接踵而来。阿莉莎固然感谢我没有去封格斯马尔,她固然也恳求过我今年不要去见她,但是她确实也遗憾我不在跟前,现在渴望同我见面,每页信纸都回响着这一召唤。我哪儿来的力量拒不响应呢?无疑是听了阿贝尔的劝告,无疑怕一下子毁了我的快乐,也是我拘板的天性阻遏我感情的宣泄。

    后来的几封信中,凡是能说明这篇故事的部分,全抄录如下:

    亲爱的杰罗姆:

    看你的信,我沉浸在喜悦中。我正要答复你从奥尔维耶托写来的信,

    又同时接到你分别从阿西西和佩罗贾写来的信。我也神游这些地方,仿佛

    只把躯体留在这里。真的,我和你行驶在翁布里亚①的白色大路上;一

    ①翁布里亚:意大利中部地区。

    早和你一道启程,用崭新的目光凝望曙光…在科尔托纳的平台上,你真

    的呼唤我了吗?我听见了…在阿西西城的北山上,我们渴得要命!方济

    各会修士给我的那杯水多么可口!我的朋友啊!我是透过你看每件事物。

    我多么喜欢你给我的信上关于圣徒方济各的那段话!是的,应当寻求的,

    绝不是思想的一种解放,而是一种狂热。思想的解放必定会产生可恶的骄

    傲。树立思想的抱负,不是要反抗,而是要效劳…

    尼姆方面的消息好极了,我觉得这是上帝允许我尽情欢乐。今年夏天

    的惟一阴影,就是我可怜父亲的精神状态。尽管我悉心照料,他依然愁眉

    苦脸,确切说来,我一丢下他独自一人,他就重又沉入悲伤,而且总是难

    以自拔。我们周围的大自然多么欢快,可是大自然的语言对他变得陌生了,

    他甚至都不用心去听了。——阿什布通小姐还好。我给他们二人念你的信;

    每封信,我们都要足足谈论三天;接着下一封信又寄到了。

    …罗贝尔前天离开我们:假期的最后几天,他要去他朋友R君家度过,

    R君的父亲经营一座模范农场。毫无疑问,我们在这里过的生活,在罗贝尔

    看来不大快活。他提出要走,我当然只能支持他的计划…

    …要对你讲的事儿太多了!我真渴望这样永无休止地交谈下去!有

    时,我想不出词儿来,思路也不清晰了,——今晚给你写信,就恍若做梦

    ——只有一种近乎紧迫的感觉:有无限的财富要赠予和接受。

    在那么漫长的几个月中,我们怎么竟然保持沉默呢?毫无疑问;我们

    那是冬眠。噢!那个可怕的沉默的冬季,但愿它永远结束啦!我又重新找

    到了你,就觉得生活、思想、我们的灵魂,一切都显得那么美,那么可爱,

    那么丰饶而永不枯竭。

    9月12日

    你从比萨寄来的信收到了。我们这里也晴空万里。诺曼底从来没有像

    现在这样美。前天我独自一人漫步,穿越田野兜了一大圈,回家并不觉得

    累,还兴奋不已,完全陶醉在阳光和快乐之中。烈日下的草垛多美啊!我

    无需想像自己在意大利,就能感到一切都很美好。

    是的,我的朋友,你所说的大自然的“混杂的颂歌”我聆听并听懂

    了,这是欢乐的礼赞。这种礼赞,我从每声鸟啼中都能听出从每朵花的芳

    香中都能闻到,因此我认定,赞美是惟一祈祷的形式——我和圣徒方济各

    重复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而非别者”①,心中充满难以言传的

    ①原文为意大利文

    爱。

    你也不必担心,我绝不会转而成为无知修会修女!近来我看了不少书,

    这几天也是下雨的关系,我仿佛将赞美收敛到书中了…刚看完马勒伯朗

    士①,就立刻拿起莱布尼茨②的《致克拉克的信》。继而放松放松,

    ①马勒伯朗士(1638—1715),法国哲学家、神学家。

    ②莱布尼茨(1646-1716),德国哲学家、数学家。

    又看了雪莱①的《钦契一家》,没有什么意思;还看了《多愁善感的女

    ①雪莱(1792—1822),英国诗人。

    人》…说起来可能惹你生气,我觉得雪莱的全部作品、拜伦的全部作品,

    也抵不上去年夏天我们一起念的济慈①的四首颂歌;同样,雨果的全部

    ①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四首颂歌当指《夜莺》等。

    作品,也抵不上波德莱尔①的几首十四行诗。“大”诗人这个字眼儿,

    ①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著有《恶之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