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县太爷真情告白 (第2/5页)
这个“身”是做牛做马的意思,卖身当人家的奴仆,做着最卑微的活,以一身的气力来回报。 这是季薇薇所做的解释。 她很自然的回避师父的另一种意图,不做多想。 有些事不是光想就能得到,要考虑的比羊毛还多。 “你在怕我?”声音喑哑的问道。 静慈师太为莫沧安诊完脉离开后,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 “颠倒黑白,我没有惧怕你。”犯罪心理学的请将不如激将,她修过,只是太久没接触了。 季薇薇有竹的修直,菊的清幽,梅的傲然,她绝不是让人一见惊艳的美女,却给人细水长流的隽永感受,温暖而富有灵性,笑靥如花,和她在一起只有愉快,感觉不到窒闷与难以忍受。 可是有时候她又固执得让人想敲破她的脑子,看她里面装的是不是石头,她对逃避问题相当拿手。 或者说她刻意为之吧!因为她不想去面对,无拘无束的当了十一年的孩子后,她不愿回到成人世界,干脆用季薇薇的身分去处理她的感情,以及那萌芽的情缠。 她的心里是矛盾的,很难去做一个抉择,她眷恋师父给她的温柔和包容,希望师父的无私情怀永远属于她;可是,她又很清楚的知道她长大了,不该一味的依靠别人,幼鸟羽翼丰了是要飞的,不能再守着母鸟已走的空巢。 她和师父是两个人,将来走的是不一样的路,离别是必然的事,她只盼那一天别来得太快。 “那你为什么离我那么远?”莫沧安向来清冷的面容露出一丝取笑的细纹。 “避嫌。”她回得理直气壮。 “我受伤了。”他厚颜地指着包着白布的手臂。 “所以?”她忍下翻白眼的冲动反问。 “所以我需要你无微不至的照料,譬如我该用药了。”他意有所指,笑意如雾轻飘过眼底。 季薇薇讶异的睁目,意思是——“你要我喂你?” “很好的理解,不用我解释第二遍。”他满意地点点头,状似欣赏她过人的聪慧,不必明言便知其意。 她用“守护脆弱物品”的语气好意提醒“你的另一只手没断,相信它还能执行手的功能。”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她的意思简单明了,他又不是手断了,干么要人喂,是因为她长了一张奴婢脸,该伺候人吗? “我受伤了。”他又用了同一个借口,然后…“是谁刚才说要听师父的话?我是为了救你才受的伤,你不必做补偿吗?原本我可以不受这伤的,若非某人如地鼠一般四处乱窜,如今的我该完好无缺。” 他这话扎中她最痛的xue门,直接,有效。 “卑鄙,拿师父威胁我。”她又不是有意的,谁叫他之前什么也没做,一直按兵不动,她才会产生误解。 她以为他已经查出尼姑拐人事件的幕后主使者,但因背后人的权势过大而决定轻轻放过,只捉几个小喽啰交差。 最看不惯官场黑暗的她一心急就行动了,把他的交代抛诸脑后,自认为为民除害,出师有名,谁知一个内jianian就把她扳倒,让她输得灰头土脸,十分狼狈,差点连小命都没了。 “有用就好,何必拘泥形式。”世上若有人能令她服气的,大概只有她师父。 不过日后会多一个他。 “也对,我很怕师父生气,虽然机会不多,可是师父不理人的样子会让人感到很惶恐。” 好像眼前的事物都失去颜色,暗淡得只剩下灰色,灰蒙蒙的,还下着冷冷的雨。 “静慈师太会生气?”完全想象不出来,她就是一个跳脱三界外的出家人,无惧无怨,无喜无悲,心如涅盘。 “一次。”她不愿回想。 有一回她们去边境小城,在一间小酒馆旁的摊子喝粥,几名喝醉了的小兵谈起当时的局势,他们提起冬衣又短缺,军需品不足,要是外敌打来怕是支持不了几天,朝廷妖妃把持朝政,国之不亡也动摇了。 当时她随口说了“把妖妃杀了不就得了,杀一人以救天下”师父一听眼神都变了。 从那一天起,师父整整一个月没跟她说过一句话,不论她用什么方式逼师父开口全徒劳无功,害她沮丧得想用脑壳撞豆腐,看能不能撞出一些大智能。 那时她真有种即将遭到遗弃的感觉,茫茫天地间不知何去何从,鹅毛大雪不停地下着,落在她细薄肩上。 而后师父说了,天下事非一人之过,凡事定有因果,若无皇上的宠爱,一名后宫妃子能翻天吗? 她想想也对,男人的无能推给女人去承受,若是当朝皇上多用点心在国事上,边疆军民怎会无衣过冬。 “你很害怕?”莫沧安像个心思多诡的小偷,悄然无声地用未受伤的手轻扶她拿着药碗的手。 说到过去的事,季薇薇略微放松心情。“怕死了,那时候师父的脸色好吓人,她不断地抄佛经,见庙就拜,还半夜不睡爬起来瞪月…我没骗你,是瞪,两眼睁大的看着。” 而她在那双瞪大的眼中看到哀伤。 “也许令师有一段伤心的往事,她不提是因为再也伤不了她。”了悟了,便心无罣碍。 “所以我不敢问呀!出家前的师父肯定有一番大际遇…”蓦地,她话一顿,顺着握住她手臂的大手看向手的主人。“你不是受伤了,这只手在干什么?” 莫沧安不见羞愧的与她对视,潭水般的黑眸望入一双水盈盈的杏眸。“我受伤的是另一只手,而且我不扶着,万一你一不小心抖着手,洒了我一身汤药可不怎么有趣。” “你还有更无耻的说法吗?”她可以体谅他,受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