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真成了一种梆子老太病 (第2/2页)
,自然就稀奇,就惊异,就得赶到人窝里去听,去问,搞得明明白白,一当她听得多了,问得明了,反倒更稀奇,更惊讶了。天老爷!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美气的好事!二两重的笔杆捉到手里,坐在凉房子里头,不晒日头不淋雨,写划一篇文章就挣钱,太祐了哇!听说不过是鞋样儿那么大一块文章,居然就值得十九块。十九块该买多少红苕呢?又听人说,学文给人说他只写了三个晚上;三个晚上挣十九块,那么一月呢?一年呢?世上有这样轻松易便挣大钱的事… “没看出,这娃子真是块料!平日看起闷腾腾的样儿,倒是哑巴吃洋蜡——内里明!”有人说,兴趣也很高。 “有内才的人都是这个样儿,外表上并不张狂。”有人说“这倒好,咱梆子井真是出圣人了!写文章,自古都是圣人才能做的事…” “写文章挣钱,公家月月还给发工资吗?”梆子老太插上嘴,不戒意地问。 “那当然发哩!”有人瞅一眼她,疑惑地说了一句,就闭了口。 “那…真好!一马备双鞍。”梆子老太装出替学文高兴的神情,不过太做作了“可甭只顾写文章挣钱,把娃儿们的念书给误了…” “放心!”有人随口说“学文教出的学生,考中学年年考中的人最多。” “听说他写文章,用公家的纸,公家的笔,连墨水也是公家的。”梆子老太终于控制不住,把心里的不平一下子全说出来“挣钱连本儿都不摊!” 正在说着闲话的人,一齐哑了声,互相挤眼呶嘴,忽然明白了什么似的,意识到可能会因此而牵扯到是非里,纷纷走散了,只留下梆子老太站在那儿。 初冬的夜晚,寒气袭人,天又黑得早。梆子老太一人站着无聊,也就回到家中。十里堡小学校长来家访,和景荣老五坐在方桌两边,交谈他的儿子在学校念书的情况哩。梆子老太和校长打过招呼,就收拾起晚饭,摆上桌子。校长说他已经在学校灶上开过晚饭,只喝水而不动筷子。梆子老太热诚地礼让再三之后,也就不再勉强,坐在一边,插嘴问:“校长,你看咱那娃子,念书灵不灵?” “灵是灵着哩!是个聪明孩子。”校长笑笑,诚恳地说“只是有点荒。” “文章写得咋样?”梆子老太问。 “还可以,作文还不错。”校长回答“比起来,这孩子算术学得更好些。” “你教咱娃好好写文章…” “小学阶段打基础,要全面练习…” “我想叫娃长大写文章,又轻松,又干净。”梆子老太说“俺村的学文…” “噢呀!”校长一听就笑了,不过绝没有嘲笑的意思。他自解放以后就在乡村小学任教,熟知庄稼人盼子成龙的普遍心理,并不奇怪,笑着说“那首先得看孩子爱不爱哩!” “叫他爱他就会爱。”梆子老太不以为然“这样的好事,他怎会不爱呢?” “咱娃恁小,咋能写文章嘛!”景荣老五早听得不耐烦,就打断梆子老太的话,斜溜了她一眼,意思是:甭说没神儿的话了! “哈呀…”校长眼里浮出一缕说不清不必再解释的超然神色,打着哈哈。景荣老五也不好意思地陪着校长干笑着。 “好!正好校长也在这儿——”门外有人气冲冲地说。人尚未进屋,声气却冲进来了。梆子老太一回头,教员胡学文的母亲刚好跨进门来。 “五老太,你给俺学文满村扬风,说俺娃是一马备双鞍,吃官粮放私骆驼…”学文mama连一句客套话也不说,直来直说“校长,你是学校领导,你凭实际说,俺学文教书教得…” 校长眨着眼,摸不清头绪,搞不明白原委,却准确地预示到要被牵扯进一桩是非里去了。他只管笑着,不作正面回答。 “我啥时候说过?”梆子老太一口回绝“你听谁给你挑唆?” “你在村子西头说了,又在村子东头说。”学文mama强硬地说“你说俺学文写文章挣钱,连本儿也不摊!”强悍精明的中年妇女,经济宽绰,向来不受任何人一句闲言,岂把梆子老太放在眼里。说着,她从腰里拉出两张纸,连扇带摔地铺展到桌子上“校长你看,这号格子纸,是不是你们学校的?” “甭急,也甭躁嘛!”校长瞧一眼桌子上的稿纸,不做裁判,只顾息火“没关系!没…” “前几年,你说俺学文媳妇不开怀…” “算哩!我给你赔不是。”景荣老五早已忍受不住,要不是有校长坐在当面,他会狠狠地骂一顿招惹是非的老婆。他按捺着性子,给学文mama赔笑脸“算咧!你是明白人,甭跟那个黏浆子一般见识…” 在景荣老五的笑脸陪送下,学文mama总算走出门去了。校长也再无兴趣坐下去,起身告辞了。 “你不说长道短,由不得你么?你不拨弄是非,也由不得你么?”送走校长,转回屋来,景荣老五的火气暴发了“我给你说过多少回了?咱们过自家的日月,甭管人家七长八短的事,你记不住么?你一天招惹是非,让我也跟上受人辱践…你丢人不知深浅!” 梆子老太低下头,洗涮锅碗,一句不吭。和景荣老五过日月二十多年,她已习惯了当面遵从。尽管景荣老五不是那种架子大,家法严的男人,可是她怯他:虽然景荣老五从来没动过她一指头,她仍是怯这个不常动火的男人。在屋里,凡事总要先征询他的主意;偶尔发生的矛盾嗑牙中,她总是自觉地作出让步。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只有她心里明白:自从确切知晓自己不能生养儿女的可怕缺陷——可怕就在于无法弥补——以后,她就觉得失去了和男人争高论低的气力。 她低头洗碗涮锅,一任景荣老五发一通火,完了也就没事了。她的多言招引来学文mama闹事,又恰逢十里堡小学校长这样有身份的体面人物在当面,理该让男人发泄一番。她开始问自己:错在哪儿咧?果真得下了一种难于改易的毛病了吗?她下狠心往后再不说长道短…这回刺激太深刻了! 可是,晚了,于她的声誉已经毫无补益。她的人格和乡誉降低到十分糟糕的地步。男人们不屑一顾这个多嘴多舌的女人;女人们和她碰个照面,斜眼咧嘴地走过去,不予搭理;娃娃们唱歌似地喊着“盼人穷”的绰号…梆子老太简直觉得在梆子井村活成了独人! 但谁也料想不到,连梆子老太自己做梦也不曾想到,一场连一场席卷梆子井村的旋风,居然把她从众人蔑视的龌龊角落里哄抬起来,搁置到梆子井村特殊显要的位置上,造成了她一生中的鼎盛时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