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七章抉择二 (第1/3页)
第二百二十七章 抉择(二) “江湖义气?”明宗皇帝蒙了。 诸葛云笑着解释道:“此人当官之前就一直在江湖上打滚,所见所闻都是江湖人的作风。而且经过我对他细心的研究,江湖人的侠义精神对他影响特别大。因此他从来就没有榨取过老百姓,也从来不做忘恩负义之事,从另外一点上说此人令可得罪一帮子官员,却不愿百姓面前留下骂名。从他带兵来看,他没有克扣过士兵军饷,也不曾在地方上摊过什么税收,一个喜欢银子的人能做成这样,不感觉奇怪吗,这就是他的弱点,也正是他的原则所在。所以在官员之中,那些特别讲信义的武将自然也就会死命的跟随他,也喜欢跟着他,在朝中没有一个人能达到这样的程度。他把那些将军当兄弟对待,这些都是江湖上的作风。” 明宗皇帝似懂非懂。 诸葛云接着道:“而且先皇对冷无为如此厚重,可以说在众官员中无人能及。如今先皇过逝,至今还没有安葬,像他这样讲义气说恩情的人,虽然由于久在官场历练,表面上能克制住,可心里却不一定能克制住。” “哦,朕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让朕利用他对先皇的感情。”明宗皇帝恍然大悟。 诸葛云笑了笑,道:“皇上圣明。草民听说这次出使大汉的是有天下第一美人之称的柔云公主?” 明宗皇帝笑着点点头“怎么先生也想去见见她?” 诸葛云摇了摇头,突然道:“我是在奇怪,放着这么一个美人,冷无为怎么会这么快让她到京城里来,以皇上现在的处境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呀?” 明宗皇帝这时也突然感觉到有些不解。 过了好一会儿,诸葛云忽然笑了起来“我明白了,他原来是在‘投石问路’,还真有他的,不愧是先皇用出来的能臣,很高明的一招啊。” 明宗皇帝看着诸葛云,细细的琢磨,忽然眼睛一亮,暗道:原来如此,他是想看看朝廷里的局势发展,说石子没有比外国使臣更好作为探路的石子,他能这么快的想到,还真有他的。 “先生,那有什么办法去让冷无为帮朕?这个原则怎么用?” 诸葛云眯着眼睛,冷冷地道:“不是有两路大军来祭奠先皇吗?皇上可下旨,明文传诏给他,让他回京祭奠先皇。北方已经无战事,他没有理由拒绝,也不可能拒绝。” 明宗皇帝明白了,笑着点点头。 辽城。 自从送走严询后,冷无为的心中隐隐的感觉到有些不安,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连他自己也搞不明白。北魏派遣使者后,冷无为便命令前方部队不再出兵,只是侦察敌情,防止被偷袭一事。如今的北魏正派兵防守西线一带,那里基本上无险可守,看样子要和宁国的张锐打一场硬仗。 “报…” 正在休憩的冷无为被大声的传报声惊醒,忙跑了出去。 “大将军,朝廷派钦差来传旨,正在前厅等候。”一校尉道。 冷无为略吃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便道:“我更一下衣服,马上就过去。” “遵令。” 校尉退下后,冷无为皱起了眉头,寻思:他***,该不会皇上也来逼我吧。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在潜邸起素闻冷大将军贤达,先皇肱骨之臣。前日作战,所创之功业,朝中无一人能及,朕甚心慰。然朝中有少许宵小之徒,使先皇至今无法入土为安,朕心甚苦,却无他法。大将军乃先皇之重臣,定不会坐视不理,朕望卿家速回京城,祭奠先皇灵位,主持安葬大礼。朕盼卿家,甚切。” 传旨的人冷无为也怎么都想不到,居然是小顺子。他道:“大将军,您接旨吧。” 冷无为的双手颤抖,知道这一接旨就等于走上不归之路,事情被逼到这一步,他也没有辙了,大声道:“臣冷无为接旨。” 晚上,冷无为独自宴请小顺子,一席上只有他们两个人,房门紧闭。小顺子将这几个月的朝廷局势一一说给冷无为听,最后道:“大将军,现在摆在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就是回京护驾,但这样一来朝廷免不了要杀掉一批人,首当其冲的便是八王他们;第二,便是回京默许八王他们的行动,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改朝换代,八王登基。大将军选择哪一条路,都关系着大汉江山的稳固啊。” 冷无为喝着酒,仿佛无动于衷,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骂道:“他娘的,老子就是怕搅进去,才带兵出来打仗。真他娘的没有想到到最后还是要牵扯进去,唉…” 小顺子左右看看有没有人,小声道:“大将军,王总管现在是铁了心了跟随八王他们,他现在已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