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六章朝内之争 (第2/3页)
官员都呆住了,明宗皇帝从刚才的忧心如焚到现在的龙颜大悦,感觉像过了很长的时间一般。 “你快快道来,是怎么回事?” “皇上,自从大将军抛弃丰城后,便随后攻下钦州。待敌军攻占古城之后,大将军则迅速领兵攻打麻城,以三万前锋营以少击多打败了驻守麻城的五万兵马,俘虏两万多士兵。本来敌军大将杨纯准备继续南下,被大将军这一战,停止了进军计划,可那样子是要和大将军一战,才能安心南征北魏。”说到这,校尉拿出信函道:“这是冷大将军交给刘将军的信,让刘将军转交给皇上,请皇上过目。” 小顺子连忙把信拿上来,交给皇上。明宗皇帝看后,忽然站了起来,紧跟着哈哈大笑,叫刘本上来宣读信上的内容。 “皇上,臣冷无为在这里向您请安。臣带兵在外,对皇上、朝廷甚为关切,每逢看朝阳之时,就想起我大汉和圣主。今臣率军抛弃丰城而攻打北方城池,实在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伪宁在伐宁国日渐顺利,如果伪宁后方安稳,杨纯必可倾全国兵力南征。北魏必然难保,跟下来那就是我大汉。北方虽然有峡谷关可做防御,但如果杨纯改从西北攻入,后果不堪设想。如今之计只有先主动出击,扰乱敌军后方,使其就算灭了宁国也不得不与我军开战,臣与‘天’字第一军团像一根钉子一样扎在伪宁后方,扰其后方,断其粮草,使其无法安心南下,而我军以战养战,取敌军物资来补充军需,削弱敌军,为防敌军使诈,臣已命峡谷关众将,安守关口,无论我军遇到什么情况也不用出关迎战。望皇上不必挂怀。臣必能带领我大汉精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臣率麾下众将士为大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臣在远处,跪地南方向皇上请安,望皇上好自珍重,勿为臣担心。大将军冷无为,亲笔。”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刚才还争执不休的朝廷官员,现在同声祝词恭贺。 明宗皇帝哈哈大笑“想不到朕的冷大将军早已经布防都交代清楚了,原来他孤军深入并非是好大喜功,原来是有如此之苦衷,朕相信朕的大将军一定可以凯旋归来,众爱卿以后不得擅自怀疑冷大将军领兵方略。他是先皇留给朕的,朕应当用人不疑。刘爱卿刚才所言,甚为有礼啊。如果朕刚才真的听从赵泽的建议,那可就真的是糊涂的昏君了。”当下看着跪在下面的校尉道:“你报信及时,避免朕犯此大错。朕要好好的奖赏于你。赐你黄金百两。绸缎十匹。” 谁知那校尉忽然道:“皇上,小将不敢受赏。但希望皇上能满足小将的一个心愿。小将就是死也甘愿了。” 明宗皇帝很意外“那你说说,你有什么心愿。” 校尉抬起头来,忽然眼中发光,道:“皇上,小将的心愿就是能进入‘天’字第一兵团当一名普通的士兵,可以在大将军的指挥下,冲锋陷阵。希望皇上成全。” 这话让在场的各大臣、亲王都感到意外。明宗皇帝更不用说了,问道:“当兵的只希望能早早退役,能不打仗的就不打仗,谁会甘愿到第一前线上去,你这是为什么啊?” “皇上,‘天’字第一兵团是我大汉朝公认的第一精锐,凡是热血男儿,都以能进此军队而感到光荣。小将曾收到家里人来信,当地县官老爷说,如果我能进入‘天’字第一兵团,他们便把我的名字记录到当地官府建造的祠堂里,死后可受万世香火,母亲大人也希望我能在大将军麾下效命。这不但是我的心愿,也是所有当兵人的心愿。军中曾有言:好兵不入‘天’字军,纵使封将也不奇;当兵如入‘天’字军,一生为兵也光荣。”校尉再一次磕头。 明宗皇帝和各大臣、亲王,听了不甚唏嘘。文祥叹道:“我大汉士兵都有如此之心,何愁社稷不盛,国家不强啊。‘天’字兵团能得到天下将士的青睐,就我连这仅仅担任过短时间‘天’字第一兵团的监军,也甚感荣耀啊。皇上,臣弟看就达成他的心愿吧。” 明宗皇帝点点头,对敖丙道:“敖尚书,你立刻让兵部给他换营,让他到冷无为帐下效命。” “臣遵旨。” 杨公府。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大将军冷无为作战勇敢,战果辉煌,朕甚欣慰。赐杨公府门前下马石一尊,黄金千两,宫廷御用绸缎一百批,贡茶十壶,御酒百坛,杨、苏二女,赐宫廷服饰两身,钦此。”(注:所谓下马石,那是无论是谁,过杨公府门前必须下马下轿,否则视为欺君,这可是非常荣耀的,杨、吕二公,为大汉效了一辈子的命,最后还是没有得到这份荣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顺子宣读完圣旨后,忙搀扶二人,笑道:“大将军这次可真是为皇上争脸了,孤军深入还打了个大胜仗,皇上现在可高兴了。如果你们有什么心愿的话,此时一说,皇上准得答应。” 杨雪儿施礼,请他进屋品茶,双方坐下后,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