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章 (第1/3页)
第3章 赵大妃对侄儿承侯官赵成夏下令道:“既然重臣们已经达成了一致,你现在就到承政院去,叫他们明天一定要向全国公布皇后选拔令。” “是,臣遵旨。但是,这不过是形式上的程序,实际上是要选闵家闺秀的,不是吗?” “你不是已经知道要这样了吗?不过这件事不可以跟任何人说,知道么?” “这个臣明白。” 赵成夏离开落仙斋,到承政院去找都承旨,传达赵大妃对王后选拔的吩咐。 “大王大妃千岁吩咐,明天要向全国下达王后选拔令,同时,所有名门闺秀的名册全都接受。” “下官明白,下官马上下达选拔令,并接受名册。” “大王大妃千岁另外还吩咐了一件事,以往选皇后时不接受失怙闺秀的名册,但是《经国大典》中并没有关于这点的规定,一直以来不过是个老规矩。所以,这次要是有失怙闺秀的名册,一律都要接受。” 都承旨听到这话吓了一跳,反问道:“什么?是说选皇后时,连寡妇家闺秀的名册也要接受吗?” “这是大王大妃千岁的吩咐。” 都承旨还是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说道:“大王大妃难道忘记老规矩了?不是不能奉寡妇的女儿为王后吗?这…” 赵成夏插话道:“大王大妃是在和国太公商量了以后作出的决定。” 都承旨听了这话又吓了一跳,马上点头道:“哦,国太公也是这样想的?这样的话,下官就依吩咐行事。” 赵成夏心中一阵冷笑:“大院君的威力大呀,连大王大妃千岁的吩咐都不听,一听到"国太公"三个字,马上没有废话了。这种威严何处可寻啊。” 承政院第二天下达了选拔令,通过京都府的五部四十八方,向朝官士族家下达禁婚令,下令不管有无父亲,各部在接受未婚女子名册时,所有名册一律接受。 未婚女子名册接受到12月20日止,秀女的初选就在那一天晚上,复选则定在第二年一月上旬,决选为三月中。 选拔令一旦下达,家有适婚年龄女子的朝官与士族家中全都一片混乱,不了解内幕的人家平白增添了几分期待,由于内心的焦虑不安,而四处游走打探消息。可是,在有些贵族的家中,却传来了这样的讨论声: “赵大妃和大院君已经内定闵家的女儿为王后了,干嘛还要让别人家的宝贝女儿经历这些无聊的过程?” “为什么要寡妇的女儿当王后呢?” “谁知道?还不是大院君的意思。” “不管谁当选,我看金家女儿是最没希望的!” “这话怎么说?” “你想想,大院君最讨厌的就是金氏外戚,赵大妃也一样,这样的两个人难道会选金家女子做王妃么?” “那么,就干脆定下那个女子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叫我们家的女儿也交出名册?” “这只是形式上的需要罢了,我们的女儿不过是替闵家闺秀陪榜。” “哎哟,这么说的话,我们家的孩子干脆不交名册算了。” “我家也不想交出名册呢,不过,要是让大院君知道了,不知道他会挑什么毛病来,还是忍耐一下,交出名册吧。” 这样闹闹嚷嚷了一阵子之后,该交出名册的人家都呈上了名册,就连安东金氏家族也忍住愤恨,交出了未婚女子的名册。到了12月20日停止接受子名册之时,共收到四十余名闺秀的名册。当天晚上是初选的日子,赵大妃亲自在昌德宫重熙堂主持初选。 各位闺秀已经在当天清早,由仪杖阵的轿夫抬到了重熙堂。现在,在重熙堂宽广的大厅之中,在井然有序的四十余个花坐垫上,端坐着四十余名女子。重熙堂内犹如一片花海,香气袭人。这四十余名女子中,闵家闺秀和金炳闻的女儿也在其中。 由侍女搀扶着的赵大妃出现在重熙堂门口,四十余名女子一同起立,等赵大妃落座后,向赵大妃行大礼。 赵大妃看这些闺秀们,想起当年自己选秀的情景,由衷地发出感慨:“都坐下吧!个个都是如花似玉的美女啊。” 赵大妃命女侍摆上酒品、点心。 “不要客气,快吃吧。看到如花似玉的你们聚在一起,想到哀家也曾年轻漂亮过,真不禁让人再次感到人生无常啊。” 女孩子们礼貌地抿了一口水果酒,或是假装喝了一口,就放下了汤匙。赵大妃环视每一个女孩,虽对闵家闺秀特别留心,但是却发现另一个女孩很可爱,举止气度温柔贤淑,态度从容落落大方,真是个不错的女子。看到名册,原来是金家推荐的一位闺秀。 初选一结束,大王大妃就离开重熙堂回到落仙斋,并把都承旨叫了进去。吩咐他闵家闺秀、金家闺秀以及其他三位女孩要参加数天后的复选,并吩咐道:“其他的女孩们分别给礼物,叫承政院今天就发给她们许婚令吧。“ 复选在两天之后举行。赵大妃在复选时淘汰了三个女孩,只剩闵家闺秀与金炳闻的女儿参加决选。赵大妃仿佛在女孩子身上找回了自己失去的青春,或者贪恋她们的活力,渐渐地忘记了外戚的争斗,忘记了安东金氏和自己的仇恨,不仅觉得她们都很端装可爱,而且甚至心里更喜欢金炳闻的女儿。 在赵大妃挑选王妃的同时,宫中就下令准备婚礼,新设立的部门——嘉礼都监,负责督导皇帝婚礼的一切事宜。任命领议政赵斗淳为都提调,右议政李京载为王妃册封正使,大院君岳父判事宁府事闵致究为副使,他们日后将根据皇后选拔的结果,前往当选人家中下聘。大婚所有事宜均准备妥当之后,在三月初举行最后的决选。 大院君一直密切关注着赵大妃的行动,打探的人回来说,金炳闻的女儿入围决选,让大院君大为吃惊。万一赵大妃在比较了这两位女孩之后,突然改变心意,决定选金炳闻的女儿,自己不就威信扫地了,而且还要花费一生的时日对抗外戚。所以不论如何,大院君发誓要阻止赵大妃作出荒唐的决定。 兴宣大院君不愧是胸中有丘壑之人,不多时已定出良方。他命人赶快把赵成夏叫来,对赵成夏问道: “大王大妃千岁让闵家闺秀和金家闺秀一起进入决选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嘛,看样自大王大妃非常中意金炳闻的女儿呀。” “唉,要是大王大妃一时忘记了定好的计策,选了金家的女儿,可就大事不妙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