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皇后_第1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 (第3/4页)

中国,如此便环中国而成半圆形,借以抵制俄国压迫远东之势。

    英国也挑动日本“征韩”1872年,英国的一份杂志就刊载了一封伪造的大院君政府致日本国政府的国书,其中说:“贵国视西洋夷狄乃伟大民族,吾朝鲜虽属小国,但敢致函贵国称西洋夷狄为禽兽也…吾人期望贵国联合诸夷向我国派遣海防大军。…贵国之谢罪,全无裨益。唯一的选择就是血战一场——牺牲日本全部武士,迫使贵国屈服”企图利用这份伪造的文书挑拨朝日关系。倒了1874年,英国公使馆人员鼓励日本首先侵略朝鲜时表示,日本开始征讨朝鲜是上策,我英国将给予协助。

    俄国虽对朝鲜早有野心,但为了假日本之手敲开朝鲜大门,也支持日本染指朝鲜。1873年,俄驻日公使曾表示,即使万一日本对朝鲜举行征伐,俄国决不打算对此进行干涉。

    正是由于有了西方列强的煽动、怂恿和支持,日本的侵略势力的气焰才会越发嚣张,才敢于将“征韩论”付诸实践。

    在大院君强硬应对日本不断的sao扰,并企图在国内扭转自己颓势之时,高宗十年(1873年)夏,由朝日摩擦衍生出来的,关于日本即将发动武装入侵的传说,在朝鲜朝野引起强烈反响。民间舆论倾向于认为,是大院君刚愎自用和对待日本的强硬态度,招致了战争。

    早就策划篡夺大院君政权的闵妃一派,巧妙地利用这一时机,大肆渲染人们对大院君“斥倭”政策产生的疑虑,动员各种舆论,向大院君政府的内外政策发动全面进攻。

    是年六月,在闵妃集团的授意下,馆学儒生李世愚就大院君的“尊称问题”向高宗上疏。其奏摺内容大致如下:

    …国太公兴宣大院君身为国家的元老,在过去十年间,尽心辅佐圣上,广布国家威信,成功的抵御无数外来侵略,弭平各地动乱,此种功绩实将名垂青史。然而,国太公年事已高,身心俱为疲惫,为妥善照料之故,从今而后,圣上尊称国太公为大老,并使其告老休养,似为至佳之举,特此禀告圣上。

    奏摺的内容到处充满着对大院君的忠心,说“国太公”或是“大院府大监”等称号,已经不足以表达对大院君的尊敬,所以建议尊称大院君为“大老”

    李世愚一呈上奏摺,高宗即向满朝文武公布奏摺的内容。文武两班心知这是将大院君赶出摄政之位的前奏,但奏摺之中没有任何一句话表达出不敬之意,大院君党羽无法反驳。加上右议政李维元早就与闵妃集团互通声息,所以宣读完奏折之后,李维元马上磕头上禀:“启禀皇上,臣认为奏摺的内容非常正确。国太公的功绩将名垂青史,所以在尊称为"大老"的同时,并使其从此告老休养,实为应得的礼遇。王上应嘉许李世愚,并准其所奏”

    躲在屏风后面偷听朝会的闵妃,对李维元的言辞非常满意,会心地点了点头。

    按照早就安排好的程序,于是高宗说:“准其所奏,将奏摺向天下广为公布,从今天起,尊称国太公为"大老",诸位爱卿没有异议吧?”

    “圣恩浩荡,臣等谨遵圣命。”

    当天李世愚的奏折就向诸于天下,同时并派都承旨向将此事告知大院君。

    大院君极其愤怒,朝空中挥舞着拳头,高声叫嚷着:“你们这些家伙没办法把我杀了,就想把我变成活死人,你们等着瞧!来人哪!”

    早在外面候着的天下长安急急忙忙跑到大院君跟前。

    “你们几个现在立刻去义禁府,叫判事去把成均馆的儒生李世愚给我抓过来!我要叫这个家伙死在我的手上!”

    “是,遵命!”

    天下长安领了大院君的命令,飞奔至义禁府。没多久,带了义禁府判事回来。判事战战兢兢地禀告:“义禁府判事金致善在此待命。”

    “你这个混蛋!叫你把李世愚抓来,你怎么一个人来了?现在赶快抓人去!”

    义禁府判事磕头回禀:“下官到李世愚的家里逮捕他,但是…他不在家。”

    “不在家?你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给抓回来!”

    “下官惶恐。听说王上宣李世愚入宫进觐,李世愚现在正在宫里。”

    “什么!?你说他奉命入宫觐见?”

    大院君气得眼前一片昏黑,事情演变至此,他连一个儒生都没办法处罚了。

    这件事情硝烟未散,民间又谣言纷纷,云大院君不久就要从摄政的位子退下,高宗即将亲政。那些常常出入云岘宫的官员,跟随着风向飘到了闵氏集团一边,云岘宫前门可罗雀。

    另一方面,闵妃却对自己的所有计划都能顺利实施,而感到痛快淋漓。毫无顾忌的闵妃加快了步伐,将曾受大院君政府冷遇,被闵妃集团拉拢的巨儒崔益铉,授为承政院同副承旨,这对大院君来讲,又是个不祥的征兆。是年10月,崔益铉向高宗上疏。疏文中指出:“晚近以来,政变旧章,人取软熟;大臣六卿无建白之议,台谏侍从避好事之谤,朝廷之上,俗论恣行”这份奏折攻击了包括台谏在内的大院君政府一切部门。

    崔益铉对大院君的指控尤其突出:回顾过去十年间的政绩,因景福宫重建而过度课税,使得百姓们穷困潦倒,形销骨立。另外,愿纳钱、尸包税与门税等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