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新篇_第四十二章:儒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儒生 (第3/3页)

晦,鸡鸣不已’我觉得更有道理一点,就算是在黑暗动乱的年代,君子也应该坚持cao守为理想而斗争,坚持cao守在你们看来是前提,在我看来追求一个造福天下人的真理才更重要!因此,我希望大家不要总是想着中华上国,天下之主的观点,放开眼睛去看看世界,西学固有其粗鄙的一面,但是也有其值得我们学习的一面,师夷长技不能只看到别人的军械精良,而要想想造就这些精良军械的社会。”王财想了一下,缓缓道“自古以来,儒以文乱政,武以侠犯禁,各位,你们都是这次科举的优秀者,但是我不希望你们空谈救国而不力行,做‘国宝’,而不要做‘国妖’!”

    几个儒生走出衙门的时候都在窍窍私语,他们根本不相信之前人说王财是个文盲的说法,看他谈古论今的至少也是个半文盲。

    “周兄,你看将军真的不通文墨吗?”闵文浩皱着眉头问道。

    “我看不像,你听他最后说道国宝、国妖,这可是《荀子大略》里的东西,若不是饱读诗书的人,哪里会知道这些?”周世民摇了摇头。

    “不过我听说大人确实不会写字,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我觉得大人所说的确有一些道理,如今官场情形我等都有耳闻,自从太平军打到苏南之后,我总觉得气象为之一新,就说我家乡吧,他们搞那一套乡官制度起初确实让我不理解,我还带着一群士子去闹过,但是现在看来,这些由最底层的百姓选出来的乡官确实很少听说有**不法的,不满你们说,我那里的乡官以前就是一个铁匠,按你我的想法,这等市井小民不知礼义廉耻,当上官了还不要胡来?但这小子现在天天乐呵呵的一幅为民请命的样子,”说到这,于海洋低声道“听说这次还为了修路的事情,把王大人告到天京去了,差点让大人掉了脑袋!”

    几个人都是一惊,王财在天京的事情早就在苏南传开了,没想到竟是由一个铁匠引起的。

    “现在王大人回来了,这小子怕是要倒霉了吧?”闵文浩低声说。

    “不然!昨天我还在街上遇见他了,听他说王财请了好几个民军帅商量铁路的事情,给他也发了帖子,看样子不像是要为难他的。”于海洋顿了一下“这样的官倒也难得。”

    1、太平天国的礼拜:书写到现在都没有给大家介绍过太平天国的礼拜,这次仔细说一下。礼拜的前一日,有人一手荷着一面旗帜,一手敲锣周行市上,口里高呼明天礼拜。到了半夜三更时分,即开始礼拜,燃点桌上油灯及悬挂的彩灯。并在天主桌上供设清茶三杯,饭三盂,肴三盘,呜锣聚众,头目先生各坐正中,余皆环坐,齐诵赞美,然后先生跪诵章表,写着全馆(即全营)中的人名,诵毕焚化,这又好像道教中的建蘸形式。此后或讲道理,或诵经文天条,最后以所供肴馔分享众人,是日皆可向厨司领得丰盛食品,休息快乐。这是七日礼拜的大概情形,各馆中都是如此举行,平日亦有两次礼拜,在朝餐与晚餐时举行的,也是呜锣召集,像礼拜日一样,不过略为简单一些,礼拜既毕,方始就食。即在军事勿忙的时候,亦不能废。这样仪式,后来渐成为一种具文,那些礼拜的人,往往觉得讨厌,暗暗咒骂,但因为法令森严,无法规避。如果有无病贪睡,闻锣不到,必杖责数百板,三次无故不到,便要斩首。所以心里虽不愿礼拜,却不敢不到,如有人犯了过失,便要在此当众责打,即天王亦不能免。各王宫中也有这样的礼拜场所,陈设较为侈丽,凡遇礼拜,得向天厨中领取海菜及点心之类,为敬天之用,实则借此多领食物,为宫中人享乐。遇有喜庆,亦行此种礼节,盛馔取乐。无论何事,都以礼拜为准。即出兵打仗之前,或打仗回来。无论胜败,皆要召集大众礼拜并讲道理。如遇败仗,要归罪到一二人身上,说他们犯了天条,致于天父之怒,把那人当众处死。或者别的时候,要治一个人的错过。也是用讲道理的方法办理,或打或杀,说皆本之天意。讲道理是一桩极普遍的事,无论遇到什么事体,都要召集大众讲道理,亦若现在的当众演说。所讲的道理,大都是说到如何敬拜天父,如何练习天情,如何熟悉天条,有时讲到天父七日创造天地的故事,或说天父的慈爱,如何照顾我们,万事都要由天父安排,切勿惧怕!在一个限定的期间,必须把天条仪文背熟,逾期若不能背出,也要处罚,甚至处死。因此,太平军的纪律很严明,都能服从命令,勇气百倍。但是在小说中这些东西并不详细说明,因为时不时的描写这些东西占去大量字数不讲,也让大家看着无趣,因此本书中就略过这些场景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