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新篇_第137章大汶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大汶口 (第4/4页)

的睁开眼睛,看到王财时也是全身一怔,呆了半响才轻声道:“唉,我原是知道只有死后才能见到你的。”

    “他妈的,你还没死呢!”王财转声吼道“拯危急呢?都他妈的给老子滚过来,救人啊!”顾诗咳出一口血,眨了眨眼睛道:“你是王德敏吗?”

    “是我,是我,你狗日的什么时候叫顾诗了!”王财号啕大哭起来“我可真不知道是你啊!”“我也不知道…”顾诗勉强笑了笑“我改名字你原是不知道的…你小子投了太平天国吗?”突然顾诗看见王财官帽上绣的“辅王”两个字又是一震,叹了口气道“唉,没想到你我兄弟,却…却…早知如此,这仗又打个什么呢?”

    “你狗日的顾永刚不是蛮好,改什么名字啊!”王财一把拉住赶来的拯危急“快,要是救不了他,你也活不了!”说完又跪在顾诗的身边痛哭起来。

    “咳…用不着啦…”顾诗用力的想抬手拉住王财,意外的发现左臂已经不知去向了,皱着眉头苦笑了一下道“那天送你回家,却没想到把你送到这里来了…咳…我对不起你啊,兄弟!”

    “不要说了,要道歉等你狗日的好了再跟我说,”王财痛苦的闭上眼睛大声吼道“我决不会让你死的!”

    “嗯,不谈这个了…”顾诗又猛咳了几下,鲜血喷在王财那件素黄袍上“兄弟,我要先走一步了,有时候我琢磨着,也许死掉才能回家去,我想爸爸、mama…我想…念那些朋友们,真得很想他…们…”

    王财看着顾诗眼神越来越迷离了,狠狠的抽了他两个嘴巴:“你他妈的胡说什么呢!我决不会让你死,决不!”

    “狗日的你敢打我!”顾诗突然把脖子挺了一下,用力骂道“要是老子没事肯定还你两个耳刮子…”说着皱了皱眉头又瘫了下去。

    王财呆了一呆,傻笑一下又痛哭起来,抬手狠狠给自己两个耳光,哭道:“打还你,打还你,这下你可爽了么?”

    顾诗嘿嘿一笑,看了看站在周围诧异的太平军士兵,若有所思的说道:“你把我的那些手下都杀了吗?没杀的话叫他们过来,我事交待。”

    王财想也不想,转头朝周围的士兵瞪着血红的眼睛吼道:“还不快去把那些人给老子找来!”

    士兵们从没有见过王财发这么大火,吓得一哄而散。没有一会,几十个太平军士兵押着周盛波一干淮军将领跑了过来。看到顾诗如此伤重,周盛波等人无不双目含血,当时就哇哇叫起来,要不是太平军士兵死死的按住,只怕他们就要冲上来撕了王财。

    王财愤怒的跳起来,上前狠狠的给了他们几个耳光,喝道:“吵什么!都过去跪下!”

    顾诗也轻声道:“你们都过来,我有话说…”

    一众淮将哭着跪倒在顾诗身边,聂士成一脚踢开正在帮顾诗包扎的拯危急,手忙脚乱的上前按住顾诗的伤口,撕开衣衫一声不吭的用力包扎起来。

    顾诗也没有理他们,自顾自的说道:“他…”说着顾诗用力的朝站在一边痛哭的王财驽了驽嘴道“他是我的好兄弟…只可惜我们知道的太迟了…我希望你们能像追随我一样的…辅佐他…”

    这句话让几位淮将都愣住了,转头看了看痛哭的王财,又看了看神智有些不清楚的顾诗,叶志超突然跳起来一把纠住王财的衣领挥拳要打,旁边的太平军士兵马上一拥而上,死死的按住他,叶志超仍是骂不绝口道:“你这该死的反贼,你给制台大人吃了什么迷药…反贼…老子定要抽你的筋,拔你的皮…”

    王财也没有想到顾诗会突然说这个,当下也呆在那里。

    顾诗朝王财笑了笑,艰难的看了一眼周围的淮将道:“这仗本来可以不打的,只是造化弄人…白白死了这么多好男儿…只怪我们都不知道…唉…我刚才说的你们也可以不听…你们退下吧,我还有话和他说…”

    王财推开不知所措的淮将,跪倒在顾诗身边,眼见自己最好的朋友却死在自己手中,心中痛苦难已言表。

    顾诗看着王财犹豫了一下道:“你想把中国带往何处?”

    王财意外的愣了一下,擦了擦眼睛正想说话,顾诗却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即然我们来了,就要为国家做一些事情…我听说过你的一些事情,唉,要是我们兄弟联手该有多好…”说着顾诗奋力抬起右手,指着天边那一轮夕阳,眯着眼睛道“我来过,我走了,我在那里…”话没说完,他的手臂缓缓的垂了下来…

    王财扑倒在顾诗的身上,放声大哭起来,周围那些淮军将领也全都跪倒在地,失声痛哭,血色的残阳下,尸横遍野的山河被洒上了一层黄色,微风中竟然漂过淡淡的花香…

    我来了,我走了,我在那里…

    PS(以下不计入正文字数):综合朋友们在书评区的投票,锄头为顾诗设计了这样一个结局,清末不乏类似顾诗这样心怀抱国之志,却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人,虽然他们并没有为历史添上nongnong的一笔,但是正如顾诗临死前说的:我来了,我走了,我在那里…

    相关史实(上一章的史实忘了加上了,今天一起补上):

    1、太平军守城制度,驻地中央建望楼以调兵,如东方敌来,望楼麾青旗,西方白旗,南方红旗,北方黑旗,几方兵来,便同麾几面旗,如欲调东方兵接应南方,便在大红旗下加青布带,调中央兵加黄布带,依此类推。

    2、《巩金瓯》:大清帝国国歌,公元1911年8月13日,清末帝宣统三年,正式颁发全国,六天后,武昌起义爆发,推翻了满清帝国。由严复作词,溥侗依照康熙及乾隆时代登基的礼乐编曲,郭曾炘修订。此歌曲调高亢,极其悲壮宏大,锄头因此借用到这里,只是为了渲染一下场景、气氛!抛开背景不说,这首歌真的很好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