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小人 (第3/5页)
罪了。” 说着,他撩起下摆就跪在了老爷子面前。 柳博鼻子里哼出一口气来,扭开了头,道:“你们兄弟姐妹的,这两年倒真是一个比一个胆子更大了,觉得自己翅膀硬了是不是,你也娶了媳妇生了儿子,也当爹了,所以就敢反过来冲着自己的老爹大吼大叫了!” 说着说着,老爷子愤愤地一拍案几,大吼道:“你们这是从哪里学来的王法!” 老爷子的话刚说完,还不等柳蓝开口,柳荣就已经叫开了冤枉,他一脸坏笑地道:“阿爹,你别一棍子把所有人都打死呀,您是知道的,儿子我最乖了,从来都不惹您生气的!” 柳博闻言转头睇了他一眼,没好气地道:“滚,你也不是什么好鸟!” 柳婠儿闻言又是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不由得就扭头白了二哥柳荣一眼,柳荣闻言也是嘿嘿地笑了起来。 有了这句话他就知道,哪怕刚才老爷子有天大的气,也已经是过去了。 柳婠儿手里掂着书信,笑嘻嘻地走过去放下,又转到身后乖巧地给老爷子捏着肩膀,趴在他肩头问:“阿爹,您知道奴奴刚才看见这个东西,为什么会笑吗?” 老爷子一副我烦你们的表情,不过闻言还是接了话“为什么?” 柳婠儿伸出手来翻开书信,就摊在柳博面前的案几上,指着道:“奴奴一眼看见他,就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当时州学县学的那帮子学生们要开诗会,二哥死活的非把奴奴拉去了,当时那诗会上有两个题目,其中一个就是琵琶,但是呢,他…他愣是交了张白纸!可是一转眼到了您的寿宴上,您出的题目,是箜篌,他却偏偏做出了一首好诗。” 柳荣闻言又是叫屈“我哪里拉你了,分明是你非要去嘛!” 柳博闻言咳嗽了一声打断他,自己皱眉想了一下,顿时就明白了自己宝贝女儿话里的意思——敢情李曦这小子跌了一跤之后大家都说他失忆了,其实他并不是失忆了,根本就是废了一条胳膊,根本写不了字了! 想明白这一节,老爷子顿时就摸起了胡子,摇头晃脑地赞道:“还是我家婠奴聪明,对,肯定就是这么回事!这小子…唉,可惜了,他原本可是写得一手好字啊!”倒不怪他嗟叹,当朝开科取士,进士科虽然是以考察诗歌的才华为主,但是一张卷子拿到手里,这字体如何给人的第一印象,却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的,历年以来卷子做的很好却偏偏因为字体难看而被黜落无缘登榜的人,可是比比皆是的。所以别的不论,单凭这一手烂字,几乎就废了李曦的大半功力,也足以就此判他科考无望了。 老爷子一连叹了几口气,这才转头瞥了犹自跪在地上的柳蓝一眼,拿脚踢踢案几的腿,斥道:“逆子,还要你meimei扶你不成,还不自己爬起来!” 柳荣闻言嘿嘿地笑,问柳蓝“大哥,要不我扶你吧?” 在场所有人闻言纷纷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柳蓝站起身来,犹豫了一下,却还是忍不住道:“阿爹,meimei说的有道理,儿子也觉得李曦很可能是胳膊用不上力了,这样一来,就凭他这手字,将来的前途…您是不是再考虑一下,这可关系到meimei的一生啊,前些日子就连鲜于家都上门来求婚了,我meimei又不愁嫁不到个好人家,咱们何苦非要…” “放屁!” 老爷子柳博怒斥一声拍案而起,只听“啪”的一声,一个上好的茶盏一下子就让他给摔了个粉粉碎。 他指着柳蓝的脑门呵斥道:“你老子还没老糊涂呢,我女儿的婚事轮不到你替我cao心!” 说完了,老爷子气得背着手在房里转了几个圈才停下,却又叹道:“你呀,什么时候才能学会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李曦那小子是费了一条手臂不假,但你怎么知道他就不能再练出来?再说了,就算是他练不出来考不了进士了,难道他就废物一个了?” “一个人只要脑子好使,你以为就只有进士科这一条路?你老子我就不是进士,倒退回二十年前,斗大的字也就识得一箩筐,你老子还不照样做了本州司马?” “鲜于家?你说的是鲜于向鲜于仲通那个老货?哼,那个老夯货,除了跟他的主子章仇兼琼一样马屁拍的精熟,别的他会什么?章仇兼琼虽蠢笨,到底还是个能做事的,他,哼,他纯粹就是一个狗腿子!他的儿子,又能比李曦强到哪里去?亏你这个当哥哥的还有脸张嘴闭嘴就是为你meimei的一生考虑,老子呸你一脸!” 老爷子说着说着就又激动起来,怒不可遏的发xiele一通,到最后愤愤地坐下,犹自怒气不息。 这下子就连柳荣也不敢嬉皮笑脸了,兄妹两个赶忙给柳蓝使眼色,叫他切不可再顶撞。 柳荣是个硬脖子,看见了他们俩的眼色,虽然也知道这会子还是给老爹请罪的好,但他性子耿得很,总又觉得自己想的并没有错,便是有一二思虑不到的地方,也绝对不至于就让老爷子冲自己发那么大的火儿,因此当下他便只是硬邦邦地又跪在柳博老爷子面前,却是低了头闷声不吭,硬是摆出了一副不服气的姿态。 柳博见状就来了脾气,恨不得站起来给他两脚让他醒醒脑子,但是转眼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到最后他却只是无奈地叹了口气,摆摆手道:“婠奴的婚事就是如此了,这件事从此谁都不许再提,你们都出去吧!” 柳荣和柳婠儿兄妹俩闻言如逢大赦,赶忙硬拉起柳蓝出去了。 等他们走了,柳博老爷子却是仰头一叹。 刚才有一番话,他好几次都差点儿就脱口而出,不过最后到底还是忍住了。 记得当年一起共事时,那个让他以半师之礼来尊敬的主簿大人曾经说过“这个天下,太平的实在是太久了,如今虽然外面看去繁花似锦,但其实已是头重脚轻,兵备尽在四方,长安却空虚的紧,不必多,只消一个有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