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毒舌 (第2/3页)
李曦笑了笑,心想这位县令大人倒是比自己憋屈多了,自己就算是被架起来,也充其量就是不干事,却也没什么责任,但他郑爽可是本地的主官啊,事情做好了未必有他的功劳,做差了却肯定会有他的不是!所以这会子才会突然一副遇到知音的模样,跟自己推心置腹起来了吧。 当然,若只是这样,想必还不足以让他一个堂堂的县令大人对自己那么客气亲近,想必今天的这遭遇,让他再次想到了自己背后站着的两座大靠山,是以这拉拢的心思,也就越发强烈了。 当下他想了想,道:“大人也不必太过烦闷,嗯,刚才职下从那边过来,想想这位裴大人,职下倒是突然诗兴大发,口占一首小诗,请大人斧正!” “哦?”郑爽闻言有点愣神,不知道怎么正说着说着窝囊事儿呢,李曦怎么倒是突然一下子来了诗兴,不过既然他这么说了,郑爽也只好点点头,颇有些丧气地道:“贤弟大才,指教可不敢当,既然有好诗,那就请子日贤弟且做来吧!” 李曦笑了笑,道:“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郑爽毕竟是进士出身,学问才华还是很高的,李曦这诗刚念出来,他虽然愣了一下,心想李曦向来才子之名甚重,怎么做出这等歪诗来,便连些章法都没有,实在是不讲究的很。不过很快,他就已经弄明白了李曦这诗里的意思,当然沉思片刻,竟是觉得这小诗越咂摸越有味道,拿来推解自己此刻的心情与遭遇,竟是再妥帖不过了! 当下他抬头看了李曦一眼,心中也是忍不住暗想,人道盛名之下无虚士,果然这李曦是有才华的,便只是眼前这份急才,便已是少见,更难得这诗里隐隐约约有些风流不尽之意,像是佛家的偈语,又像是道家的游仙诗…倒是已经颇有些倜傥任自流的名士风骨了。 当下郑爽不由得拍案而赞“好诗,好诗!子日贤弟真是大才呀,说起来这份风骨心境,愚兄竟是有些自愧不如的意思…佩服,佩服!” 这时候又想起前些日子街头巷尾传诵的李曦那首《熟。妇诗》,他不由得笑笑,竟是突然一下子就觉得心里敞亮了许多,当下不由得回身坐下,手把着长髯,笑眯眯道:“是啊,清风拂山冈,这山冈只需安坐不动,又岂是些微几缕清风能奈何得了的?嗯,好诗,好诗!” 一首后世人耳熟能详的武侠诗做出来,顿时让郑爽心怀大开,当下李曦便又趁机说了想把李朌调开以免落人话柄的事情,郑爽自是当即就同意了。然后两人又山南海北的聊了一番,李曦这才告辞出来。 一连三日,蜀州大晴。 田里的积水渐渐排出,都江的水位也逐渐的开始回落,笼罩在川蜀大地上的阴霾,正在一日日的散去。 这一天下午的时候,李曦刚刚下了职,回家不过略休息了一下,正要到周府去习字,郑爽却又突然打发了一个衙役上门来叫他,说让他尽快到县衙去议事。 李曦不敢怠慢,赶紧坐了马车回到县衙,却见平日里议事的二堂内,县令郑爽、县丞裴俊和县尉江安都已经在座,就差他这个主簿了。 当下他告了罪坐下,一名书吏便把一沓誊写的灾情统计递过来。 郑爽道:“眼下来看,灾情并不如咱们当初设想的那么严重,如果就到此为止,老天爷不再继续下雨的话,倒还算是给咱们晋原留了些元气。” “哦?好消息啊!”李曦闻言赞了一声,然后便低头翻看手里的灾情统计。 一看之下就发现,郑爽这句给晋原留了些元气的话,还真是没有说错。 这次雨水那么大,全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田亩都不同程度的有积水,严重的甚至那田里已经是一片汪洋,只见水,不见苗,原本预计着,即便雨水退去之后抓紧排水,能抢回个一两成的收成,已经算是不错,但是现在看来,川蜀之地天府之国的称呼不是白叫的,排灌确实是便利的很,饶是遭了那么大的涝灾,却仍然没有挫动筋骨。 根据这份灾情统计上的数字,全县一百四十万亩上中下三等熟田里,基本上不至于产生什么损失的,就有三十多万亩,当然,这些田地以地势颇高灌溉不利的下田为主,不过即便如此,也算得上是大灾之后的大喜了。 除此之外,还有大概六十万亩上下的田地,并没有完全绝收,经过及时的排除积水之后,据当地乡农和里正们的估算,大概还能分别有三四成乃至六七成的收获。 田里禾苗已经完全被淹死,导致今年早稻肯定会完全绝产,以及顶多还能有一两成收成的,则只有五十万亩上下。 另外,田基被冲毁,急需重新修整的田亩,大概有二十万亩上下。房屋倒塌的,则有七百多家,共计近四千间。 另外,本次大灾期间,以及最近几天里,一共出现各种伤亡达四十多人。 李曦一边看着这份统计,一边在心里默默地计算着,回头一对比,他发现李逸风老爷子虽然并没到下面去探查过灾情,甚至这些天来都完全没有离开过县城,但是他对于田亩受灾的预测,居然跟这份统计数据相差不大! 这让李曦不得不慨叹,要说起政务娴熟,这老爷子还真是一把好手,别的不说,单只是他在晋原做了几年主簿之后,居然能对晋原的情况熟悉到这种程度,就已经堪称奇才了。 当下看完了这份统计,李曦若有所思地递还给一旁的书吏,笑道:“老天有眼呀,郑大人说得好,总算给咱们晋原留了些元气。” 二十亩地的田基被冲毁,这个是最简单的,田各有主,大家又都是指着这些地吃饭的,因此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