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觉醒_第四章帝国攻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帝国攻略 (第2/3页)

。骑兵后面跟着八百名弓箭手,他们手里提着竖起来高过一人的长弓,背上迎风招展的指物醒目地绣着黑田家军徽;再往后是由长枪武士和长枪足轻构成的步兵主力八列纵队,密集如林的竹矛整齐划一地指向天空。整条队伍的后卫由装甲厚重精于格斗的薙刀武士部队担任,大将的身边则有分外精锐的野太刀武士贴身保护。

    炎炎如火的夏日令长途奔袭的日本士兵苦不堪言,轻装的足轻尚能忍受,武士们厚厚的甲胄内可早就像蒸笼一般了。他们纷纷摘下面当挑在武器上,更有甚者还解开具足的绦带大敞着胸脯,这些有违军纪的行为后藤右兵卫看在眼里却也不以为然,毕竟在朝鲜打了那么久的仗,那些高丽人连一点像样的抵抗都没有,让士兵们放松一下也没啥大不了的。

    一场遭遇战就这样迅速而又悄无声息地到来了。随着一声鼓响,雨点般的箭簇从左侧的山坡上飞射而下,在毫无防备的日军队列中嘶鸣着散布死亡。原本整齐的队伍突然间炸了锅,目瞪口呆的日本人乱成一团,丢下武器抱头鼠窜的足轻们毫无章法地在狭窄的山道上狼奔豕突,把后藤右兵卫恼怒的连声喝骂也抛在脑后。

    第二波箭雨很快又接踵而至。与先前不同的是,这一次齐射主要瞄准的是日军长蛇阵的首尾两端,所用的也是火药助推的特殊箭矢,箭杆上还特别涂有硫磺和巴豆等发烟物。当千百支拖着长长尾烟的利箭呼啸而至时,一股刺鼻呛人的气味也随之充斥到空气中。长枪骑兵和薙刀武士们被这毒烟呛得咳嗽连连泪水横流,几乎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目标就在山坡背后!全军突进!突进!”后藤右兵卫举起手中的长枪催促道。在弓箭手的火力掩护下,长枪武士和足轻们勉强整了整队形,在挥舞着大小半太刀的双刀武士带领下一窝蜂向山坡上涌去。

    但见那山坡后竖起一面朱红大旗,一个斗大的“李”字迎风招展,刹那间,坚实的大地也在暴烈的马蹄践踏下微微颤抖。成百上千名骑兵越出掩蔽地带,如下山猛虎般朝日本人席卷而来。日本武士们一下子慑于如此惊天动地的威势,如秋风中的树叶般战栗不断,甚至有人掉头脱队而逃。估摸着已经进入射程,当头第一排的骑兵们纷纷举起手中的三眼铳,瞄准日军密集的队列一阵齐射,趁着敌人惊惶失措的瞬间换手拔出腰间的马刀,直冲进人群大肆砍杀。明军压倒性的火器攻击早已令足轻们吓破了胆,一个个手脚发软握不稳手中的长枪,而他们仰攻山坡时散乱的队形更无法对骑兵雷霆万钧的冲锋起到丝毫的阻挡。明军攻击线好似一把锋利无匹的马刀,暴风般迅猛地扫过大地,所及之处敌军无不人仰马翻。借着山势的俯冲势头更令骑兵们如虎添翼,如同利刃划过黄油一般轻易突破日军的阵线,被战马撞翻和践踏致死的倭人不计其数。

    “弓箭武士,射击!”情急之中,后藤右兵卫也顾不得许多,竟命令弓箭手往自己的同胞头上放箭,试图阻挡正与之混战成一团的明军。然而,由于制作工艺的落后,日本军中大量装备的仍然是名为丸木弓的单体弓,由于弓身偏长满开角度小的缘故,箭矢飞行速度慢而弹道也较为弯曲,最大射程仅在八九十米之间。辽东官兵常年与建州土蛮作战,那些女真部落自来以渔猎为生,男女老幼无不弓马娴熟,牛角短弓射出的箭矢迅疾无比,和他们比起来日军的弓箭根本不值一提。

    只看那箭雨落入人群,身被精钢重甲的明军但凭周身叮当作响也只作浑然不觉,即便坐骑中箭也往往未及致命;反观日军可就大不一样了:廉价的竹甲令足轻部队在箭雨下死伤惨重,而来自己方的攻击更让他们原本不高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不知是谁带的头,足轻们发一声喊向后仓惶退却,一下子将己方的后卫阵形冲得大乱。明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队骑兵立刻突进弓箭手方阵之中,手中雪亮的战刀恣意挥砍着四散而逃的敌人。

    更多的明军从各个方向包抄了上来。眼看败势难以挽回,后藤右兵卫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嗥叫,挥舞着长枪拍马冲上前去,要只身与明军将领“一骑讨”

    可惜接下来的事并没有如他所愿,因为一支弩箭立刻从几乎零距离上洞穿了他的头盔。日本侵朝第五军团侍大将后藤右兵卫,就这样来不及哼一声便结束了武士“樱花般刹那绚烂即永恒”的一生;没等他从马上坠下,射出那一箭的明军士兵已经飞马而来,干净利落地枭下了敌将的首级。

    安州遭遇战的消息令日军上下格外震惊,多达五千士兵竟然被一战全歼,自入朝以来如此惨败前所未有。而闻讯前往驰援的第五军团本部半道上也遭到伏击,黑田长政本人在旗本武士们的拼死护卫下逃得性命,属下士卒却大半丧于敌手。待到肃州收拾兵马时,一直充当侵朝急先锋的第五军团已经仅剩下两千余名伤兵败将了。

    坐镇平壤的大将柴田胜家心里不由犯起了嘀咕,第五军团的一万八千人竟然在短短两天内损失殆尽,这和进入朝鲜以来所战皆胜的情况反差未免也太大了。据退回平壤的黑田长政描述,敌军不仅数量众多,骑兵和火器的使用比例也都相当高,无论是单兵战斗力抑或将领能力都远非朝鲜军队可比。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柴田胜家以及大多数日军将领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鸭绿江对岸的大明国终于不能坐视朝鲜的灭亡,开始武力介入这场战争。

    与大明国正规军作战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