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觉醒_第二章喋血汉江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喋血汉江下 (第2/4页)

。他将自己手头的兵力集中在王京北门,摆出围一厥三的架势想要逼迫日军像先前一样弃城出逃。

    然而围了半日不见收效,李如松心头便焦躁起来,他下令把所有长程火炮集中到前线,对准城头进行密集火力覆盖。这一招倒是大出羽柴秀吉所料,由于制作工艺的落后及资金的限制,绝大多数日本军队连最简陋的木炮也难以一见,至于明军这些各式各样数量众多的先进火炮自然更是闻所未闻。此时明军阵线上万炮齐发,这种阵势可是日本人从来没见过的,只听见暴烈如春雷般的一轮炮声过后,咻咻的弹丸破空声不绝于耳,一阵燃烧的火雨倾泻在了日军的头上,顿时惨叫声不绝于耳。

    “退下城墙!寻找掩蔽!”侍大将们忙乱地喊着,可是为时已晚,部署在城头上的千余士兵转瞬间已经死伤惨重溃不成军,剩下的也连忙逃下城去。明军炮手又轰过一轮,见城上已无活人不免有些失望,而来时匆忙未备齐攻城所用的云梯等战具,步兵也只能看着空荡荡的城墙兀自兴叹。

    李如松不免有些懊丧,又围了大半个时辰见日军死不出战,心下更是气馁,惟有下令鸣金收兵。待回到营中,下令连夜赶制一批云梯,属下们却回报说天寒木硬难以动工,李如松顿时勃然大怒,将手下将校们狠狠训斥了一通。

    恍然间不觉十天已过,其间明军每日围城攻打却始终占不到多少便宜。日军吃过大炮的苦头之后再也不敢在城头安置重兵,反倒是逼迫朝鲜百姓上城驻守充当炮灰。明军也觉得这种战斗十分没劲,却无他法可想,只能这样干耗下去。

    3月13日,李如松得报云梯制成,便兴致勃勃地下令攻城。对于城头上的朝鲜百姓,只象征性地一次火炮齐射便足以将他们驱得四散而逃。三千名朝鲜义兵推着云梯敌楼缓缓接近城墙,准备登城强攻。

    得到明军强攻的消息,日军便一窝蜂拥上城来,用弓箭和早已准备妥当的擂石滚木向下狠命攻击。明军也不甘示弱,重炮齐发自不待说,弓箭手也凭借射程的优势将火箭直射上城头,令得城头上连连有人向下滚落。

    在己方远程火力的掩护下,朝鲜义兵们勉强登上了墙头,拔刀向身边的敌人狠狠砍去。可突然间一队日本武士挥舞着双刀冲了过来,武器之利战技之精立刻让手足无措的朝鲜人落于下风。此时城头上敌我缠斗,明军后方的炮火投鼠忌器也不得不减弱下来,日军趁此机会更加疯狂地反扑过来。虽然源源不断有义兵登上城头,可面对穷凶极恶的日寇,朝鲜人的墙头阵地在不断收缩,越来越多的人丧生于锋利的倭刀之下。

    “集中火力,向城上开炮!”李如松突然直接对炮兵下令道。他手头明军以骑兵为主,仅有一个军团的近卫军步兵也要作为野战的支持力量,用来强攻坚城实在不划算。此时眼见朝鲜义军抵敌不住,也惟有出此下策以求大量杀伤敌军。

    此时朝鲜义军能在城墙上容足的已经不到两百人,面对狂吼着汹涌而来的敌军实在有种力不从心的绝望之感。突然间听得后方惊雷巨响,看到面前敌手眼中现出不敢相信的惊惧,霎那间,周围的一切变为通红一片——那是火的颜色,同时也是血的颜色。

    队形密集的日军猝不及防堤暴露在这雷神般的打击下,一时间伤亡极其惨重。朝鲜义兵虽然也遭到不分敌我的无差别攻击,但由于人数不多,和敌人的损失比起来自然微不足道。片刻之前还不可一世的日本武士一下子崩溃了,他们不等明军发起第二次炮击便仓惶逃下城去。死里逃生的朝鲜士兵陡失强敌,一下子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王京城中突然响起一阵激越的金鼓之声,不解其意的明军心头一阵紧张,连忙调遣更多士兵登上城头严阵以待。

    谁知好一会不见日军的动静,城楼上的士兵们登高极望,也只看见城内旌旗纷乱不知何故。突然间马蹄骤响,李如松派往监视王京各门动静的哨马尽数飞驰回来。“大帅!倭人大开东、南、西三面各门,大军尽数出城向南而去!”

    “该死!他们又要逃走!”李如松大为震怒“打开北门,步兵列队进入王京;骠骑军三个军团立即南下分别追击逃跑的敌人!”

    易飞是李如松手下三个骠骑军军团长之一,他祖上是移居辽东的汉族军户,世代在辽东都司帐下任职。易飞虽然接替父职时岁数不大,却在对抗土蛮的战斗中屡立奇功,年仅20岁时便升任指挥使,内阁军改时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骠骑军军团长。

    此刻,他率领三千铁骑追击出东门南逃的日军时,心头始终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虑。厚达半尺的积雪上,日军留下的脚印清晰可见,令得追踪并不困难。可是,为什么这三路日军不合兵一处交相掩护地撤退呢?再者,敌人为何不走大路偏要挑这崎岖难行的小道?联想到日军撤退那恰到好处的时机,他心里不由一阵悚然,该不会中了敌人的诡计吧?

    易飞心头一个激灵,举起手中马刀高声下令:“全军停止前进!斥侯出动哨探周围敌情!其余部队向中军靠拢!”

    可惜为时已晚,前驱部队刚接到命令尚来不及停住脚步,已有数十人连同战马一起摔倒在地,后面的士兵既惊且怒,连声大喊起来:“陷阱!前面有绊马索!”

    便趁明军这片刻的慌乱,无数日军从道路两边的隐蔽处冲了出来,他们头戴角盔手舞长刀,发出骇人的吼声向惊愕的明军士兵发起猛攻。山坡高处更立起黑压压一片弓箭手,把如雨的箭矢倾泻到明军头上。然而近卫军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腩之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