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捕震关东:追杀_第五章四十九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四十九剑 (第2/4页)

剑是如此精妙、辛诡和疾速。

    他更想不到,冷血的第四十八剑是折剑的剑招。

    像冷血这样的剑道高手,所使用的剑本应是一等一的好剑,但冷血手上的剑除了锋利和细薄外便一无长处,只是别人想不到,这才是这柄剑的一无长处中的最大优点:易折!

    而冷血的第四十七剑是又快又疾是剑招里的极限,此剑一出,若被格架,剑身必折;就算是敌人避了开去,冷血也要立即自行震断剑身,施出第四十八剑的断招法。

    所以没有多少个人能逃出冷血的第四十七剑下,就算侥幸逃开去,也难免死在第四十八剑下。

    连诸葛贤德也想不到。

    只是冷血的大敌在五年前的一役中,便破了他这第四十八剑。

    但那人最后还是在冷血未使第四十九剑时逃了开去。

    冷血断剑,诸葛贤德反而高兴得太早,而促成冷血一气呵成的施展绝招。

    冷血若不断剑,就没有如此可怕了。

    可惜诸葛贤德的第四十九刀使到一半,冷血的断剑已刺穿他的喉管。

    诸葛贤德的最后一刀,再也砍不下去。

    他的喉咙格格作响,他是死在冷血的第四十八剑下;冷血的最后一剑未出,他实在死也不瞑目。

    他的眼睛瞪住冷血,充满惊恐和痛苦。

    冷血拍剑,诸葛贤德的鲜血都喷在他身上,冷血手抚剑折处,冷冷道:“我的最后一剑是留来给他的!”

    诸葛贤德的眼睛像刀一般地刺透过冷血,忽然嘴角浮起了一丝诡异的笑意,然后才倒地而死。

    诸葛贤德死了!

    他临死前却看着冷血,像看透过冷血的身躯。那一种奇异的怪笑,令冷血不寒而慄。

    冷血的伤口痛得要命,他自知不能再战。

    但他从来不逃避。

    冷血霍然回首。

    果然有人。

    那人就一直站在他身后,像一座岩石。

    无论是孟行雷、白娇娇,甚至诸葛贤德,和这人的身份一比,简直是石头和珍珠一样。

    此人的可怕的武功,似已到了无人能敌甚至不可想象的阶段,此人心智之毒,也是绝无仅有。

    冷血一看到这人,血似已焚烧,眼睛发出一种烧红了的剑的光芒,手更稳定。

    仇人!

    他偏偏在这个时候来。

    冷血连站也站不稳,但握剑的手仍异常坚定,只因脚站不稳最多是跌倒,剑握不稳便要送命。

    冷血一生中不知跌倒了多少次,还是可以爬起来。只是人人都只有一条命,冷血也不例外。

    就算他一点伤也没负,能够胜过那人的机会,只有二成;况且而今他浑身浴血,五日四夜的追杀,已令他付出太多的精力。

    那人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来。

    那人盯住冷血浴血的身子,和稳定的手,那人身上连一柄刀一把剑也没有。

    他在最好的时机才来;他从不错过任何机会;有一点他和冷血相同:不到休息的时候绝不休息,不到出手的时候绝不出手,一出手便一招杀人,绝不多出手,而且,他只会在最好的时机才出手。冷血也是。

    只不过冷血的剑招有四十九剑,最后一剑据说天下无人敢接;当年他也因为不敢接这一剑,以致错过杀冷血的机会。

    只是三年来,他苦练一剑,来克制冷血的第四十九剑。

    他是否能接冷血的最后一剑?

    无论如何,他今天是接定了。

    因为今天是他杀冷血的最好机会。

    他从不放过任何机会。

    他和冷血不同的是:他有几百种守的招法,也有几百种出击的招式,只是,他只有一招用剑。

    这一剑他也从未出手,只因还无人能有资格接这一剑。

    但天下的人都知道这闻名丧胆的一剑。

    就在今天,他将用这一招去接冷血的最后一剑。

    经过他三年的苦研,这一剑专克冷血的快剑。

    现在他有九成把握杀冷血。

    他从不估计错误。

    除非冷血能在十分之一的机会中击倒他。

    冷血盯住那人,又转向地上的七八箱黄金银两,道:“你拿不回去了。”

    那人沉声道:“不用你费心;你死后,我会叫人来拿。”

    冷血冷冷地道:“然后拿的人都死掉?”

    那人道:“是的。”

    冷血脸无表情:“你让同伴一个个都先死于我剑下,是最大的败着。”

    那人脸无表情:“本应死于我手下而让死于你手下,绝不是败着。”

    冷血脸色一沉:“你亮剑吧。”

    那人一字一句地道:“不到必要时我绝不出剑。”

    那人又瞄了冷血一眼,道:“你现在的伤势,绝无胜的机会。”

    冷血连眼也没眨一下:“你试试看。”

    那人手仍在大袖里:“请出招。”

    冷血一字一句地道:“不到必要时我绝不出招。”

    那人连眼也没瞬一下:“很好。”

    冷血忽然向前跨了一步。

    这一步跨出,隐有龙虎之势;这一步跨出,就似箭搭弩上,一触即发。天下的确没有几人能接他这种玉石俱焚的全攻剑势。

    那人左脚忽然向左移开尺许。

    这一步横跨,就似稳如泰山,隐然有气吞山河之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