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大院一号凄:二号人物_第二十三章进京跑项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进京跑项目 (第2/5页)

边,也无法摸得着边。只是这个人就像是一道门禁栏杆横亘在他和琉州与北京之间,他不得不想法去逾越。

    梨园剧场到了。刘儒生带着吕浩站在大门口等伍大伟,大约十分钟光景,刘儒生迎着一辆奥迪A6走了过去,吕浩也赶紧跟在他身后走了过去,从车上下来三个人,刘儒生率先握住伍大伟的手:“伍兄辛苦了。”接着他把吕浩让到伍大伟面前介绍:“吕浩,林县刚刚上任的年轻有为的副县长。”然后指了指李小梅:“李小梅,林县环保局的李局长。”李小梅含笑地冲着伍大伟点头微笑着,吕浩赶紧叫了一声:“伍主任好。”伍大伟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接着刘儒生就把另两位介绍给了吕浩和李小梅,一家投资集团的胡总,人长得圆皮球似的,那个脾酒肚如六个月的孕妇一般。另一位是水利方面的专家刘教授,带着眼镜,确实是一副学者的样子。

    彼此见过面后,刘儒生就张罗着往剧院里走。吕浩走在最后面,他一直盯着伍大伟的背影看,伍大伟秘书大约四十多岁的样子,不过看起来还显得年轻一些,一米七、八的样子,很典型的北方男人形态。据他老家在内蒙呼伦贝尔草原,后来随着父母定居在北京,从小在北京生活,算是很地道的北京人。他的衣着透着洒脱,不像莫正南那么中规中矩,也不像刘儒生那样有些江湖气,更不是胡总身上有的那种商人过于精明的粗俗。从第一眼开始,吕浩就感觉这个人的压力,也看出对方并没有过多注意自己,尽管看上去彬彬有礼,却让人感觉到无形的距离感。当然,吕浩的性格也使得他没有去企图接近对方。刘儒生在带自己来前,告诉过自己这次见面会有几个人物出现,一个机会,为林县带去一个很大的项目的同时,可能还会有一大笔投资。而这位伍主任是其中关键的角色,他的态度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刘儒生还告诉吕浩,在之前他就留心到了这个项目,但是他确实没想过林县,虽然他在为林县争一河两岸的项目,但是在环保方面,他倒真没与林县联系上。

    刘儒生定的是前排,一行人围着八仙桌坐着,剧场的京剧还没开始,刘儒生叫了几份小吃,吕浩忙着给他们倒水,这倒水的活本来李小梅要倒,吕浩先抢了过去,毕竟他的年龄最小,再了,刘儒生肯定也不希望李小梅倒水。他已经感觉到刘儒生和李小梅之间的那种道不清的关系了。每个人都很享受地任他忙前忙后,他们着各自的见闻,还约着周末去打高尔夫球。直到京剧开演,伍大伟马上转入听戏之中,胡总和刘教授也跟着转入听戏之中,看来他们几个还是真正的戏迷。

    吕浩不懂京剧,不过他也不排斥戏剧。偶尔在家也会听听,只是他几乎算是戏盲,经常分不清楚京剧、越剧、楚剧之间的差别,仅仅是有时会被戏曲的一些唱段的优雅,唱腔的唯美和那种细腻到极致的音画的美所撼动,但第一次来到这样的环境里,他才清晰感受到自己的浅陋,这样的感受让他不由自主产生出自我粗鄙的沮丧,有种敬畏油然生发。看着一行人那么入神听的时候,他也装着很认真去听。

    中途,刘儒生把吕浩叫到外面,安排晚上吃饭的事情。他要去接几个人,让吕浩先去酒店看看预订的包间。交待完后,刘儒生就走了,一切在吕浩知道之前,都早已安排妥当。吕浩对此很感谢刘儒生,他和李小梅算是初来乍到,什么情况都不清楚,也不懂,如果刘儒生替他们打点和安排好一切,他和李小梅还真的无从下手的。

    吕浩努力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他想先好好听听戏,想努力进入进去,他知道在今后要来北京找项目的话,这是一种必备的能力。他试着让自己能沉下心来,学着那几个人那样聚精会神,但他无论如何也集中不了精神,看看那几位似乎都沉浸在戏剧之中,遇到精彩的时候由衷发出叫好。吕浩便发现自己完全不属于这个圈子,想要融入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勉强陪着听了一会儿戏,就对他们打了一声招呼,去安排晚上吃饭的事情。那位刘教授倒是很礼貌回身应答了他,而胡总正兴高采烈看得投入,伍大伟却露出一丝不悦,似乎觉得吕浩的存在是不协调的瑕疵。吕浩不敢再出声,屏息悄悄退了出去,李小梅也跟了过去,他们都视李小梅不存在一样,李小梅也坐着无趣,可吕浩让李小梅陪下去,他一个人去忙就可以,总不能两个人都走掉吧,李小梅只好又回到了他们中间。

    只是吕浩没注意到就在他退出去的时候,伍大伟却又在昏暗里回头认真看了他一眼,然后与刘教授低声了几句什么。

    吕浩去了酒店,订的房子已经安排好,并不需要他做什么,便猜也许是刘儒生怕他听戏闷,找个理由让他走动走动吧。这么一想,倒也觉得刘儒生这人不错,算是能为他人着想。他确实听得有些闷,偶尔听一段还可以,这么长时间听,他觉得节奏太慢。戏剧逐渐退出他们这一代的时候,大约与节奏太慢也有关系吧。不过,现在可看、可听的东西多的是,也难怪他们这一代人成不了戏迷。

    剧院散场后,李小梅引着伍大伟、胡总和刘教授一行来到了所订的包间,刘儒生还没来,吕浩自然成了主人,可他对接待的事情远不如刘儒生做得周到和自然。他很窘迫地看了看每个人,只知道给他们添水,多的话也不知道从哪里起。刘教授似乎看出了吕浩的窘态,主动想引开话题,缓和他的紧张局促,很温和问他:“吕县长以前在哪里高就?”

    吕浩赶紧:“刘教授,喊我小吕吧。去林县之前,我在琉州政府工作。小吕年轻,今后还望前辈多多指导。”

    刘教授笑了笑指着伍大伟:“拜伍兄为师,只要他愿意教你,北京没有你走不到边的地方。”

    吕浩随着刘教授的话转向了伍大伟,但是伍大伟并没有看他,而是问胡总:“胶囊厂的厂址选得怎么样?”

    吕浩尴尬了一下,借着喝水低下了头。刘教授伸手在他身上拍了拍,他便冲着他笑了笑。

    胡总这个时候话了:“看了几个城市,不太满意。张兄有好的建议吗?”

    伍大伟这个时候才把目光投向吕浩,吕浩迅速捉到了伍大伟的意思,他一边掏名片,一边递给胡总:“胡总,这是我的名片。请笑纳。”胡总接过名片看了看,问吕浩:“名片后面的照片是你们城市?”

    吕浩望着胡总,赶紧:“照片是林县整个城市的缩影。真正的林县比照片更漂亮。无论是水路、还是陆路,交通都非常便利。而且林县背靠长江,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