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回茶艺神韵 (第1/2页)
第二十二回 茶艺神韵 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不如尽此花下欢, 莫待春风总吹却。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妆成罢吟恣游后,独把芳枝归洞房。 惜花吟 “问题也太简单了。”白先生摇了摇头,满脸不信道“何谓烹茶四宝?” 蔡京和李师师均暗暗松了一口气。其他茶客直后悔自己的胆子小。 琴声再起。 茶博士笑道:“茶道之道,不在于复杂的道理,而在于悟出人生的哲理。考的是人的勇气和胆识,而非死记硬背的知识。其实真正的真理都是简单的。” 白先生一听,顿时大喜:“唔,言之有理。好吧,我来回答这个烹茶四宝:一是风炉,把水从水坛中装入釜中放在风炉上烧沸,然后才能冲茶;二是釜,即烧水的水壶;三是泡茶用的小茶壶;四是喝茶用的小茶杯。” 茶博士道:“然也。请奉上奖品。” 礼仪小姐奉上龙井一箱,车迟国一月游券一张。 白先生笑纳。 掌声雷动。 这时,老板娘笑吟吟道:“斗茶暂告一段落,请大家稍稍休息一下,品一下新上市的茉莉花茶,观赏本店新编排的《采茶舞》。接下来的斗茶更精彩,奖品更丰厚!” 欢快的琴声中,一群身着绿衣的山村少女背着茶篓,蹦蹦跳跳地走上来,跳起了动人的舞蹈。 舞毕,茶奴将准备泡茶用的茶壶、茶杯、茶盅以及所需置茶器、理茶器、涤洁器等相关用具搬了上来。茶客们兴奋起来,斗茶的**就要到来了。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形状奇特、材质各异的茶壶上。 茶博士指着那一堆奇形怪状的茶壶笑道:“大家想必已猜到了,下面这个环节,是识壶。一把好的茶壶不但使用方便,更能泡出茶叶的真滋真味。因此识壶是茶艺的一门重要的学问。谁能说出这些壶的名称。” 应伯爵应声站起,一一指点着那些茶壶,侃侃而谈:“依形状而论,这壶叫‘肩壶’,那叫‘茄形壶’,这叫‘文琳壶’,那叫‘海壶’…依材质,左边的这些都是竹壶、右边的那些是木壶、前面的这些漆器壶,右边的是瓷器壶,这中间的是金属壶,应该是锡壶…哎说了半天茶博士,请问有奖品吗?” 茶博士笑道:“当然有。这把锡壶是唐明皇的御茶壶,归你了。” 应伯爵眼露绿光,喜得浑身抖,几乎拎不起壶。还是谢希大帮他拿走了奖品。应伯爵跟在**后头:“哎哎呀,我说你可小心点儿,可别把我的宝贝跌坏了!” 逗得众人一阵哄笑。 茶博士道:“我们接着茶壶的材质这个话题,我要考大家一考。请问:中国历史上第一种用来制作茶具的材料是什么?” 众茶客一时无语,是啊,那么多种材质,哪一种最早?可要想想。 谢希大却信口叫道:“这还不简单?土烧的陶器嘛。” 众人无不称奇。我们想得太多了,倒不如一知半解的好。 茶博士笑道:“恭喜你答对了!确实是土陶。奖励你竹制茶具一套。” 谢希大没想到真的蒙对了,喜孜孜地领走了奖品。 众茶客见门外汉都领走了奖品,不禁跺脚捶胸,后悔不迭。 茶博士安慰道:“大家稍安毋躁。以后还有机会。刚才提到土陶最早的茶具,其实后来的釉陶、彩瓷都不错。下面我们马上就要进入斗茶的实战阶段也是最精彩的环节。现在我手中有十八个签,其中只有五个签上画茶叶图案,抽到的可以参加pk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