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16节 (第4/4页)
家走。突然,贺曙光感觉所有的人的眼光一下子从他脸上挪开,不看他了,而是看他的背后。贺曙光本能地一回头,立刻就看见戚福珍气喘吁吁地朝他跑来。 戚福珍见贺曙光已经回头了,就停下不跑了,而是等在那里。等在那里喘气,也等在那里看着贺曙光。 贺曙光不好意思起来,因为那么多人都看着他,而且那么多人都在笑。 贺曙光这时候非常为难。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进退两难。继续往前走肯定是不行,但也不能掉头往回走。在那么多热情目光的注视下,他实在不好意思马上就掉头往回走。所以,就僵在那里,不知道是进还是退。 还好,这种难堪的时刻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大约戚福珍已经想象到了贺曙光的难堪,或者是她自己气已经喘够了,总之,这时候戚福珍开口说话了。 戚福珍说:我老豆叫你。 说完,就等在那里,等着贺曙光和她一起回去。 贺曙光终于找到了台阶,不敢耽误,立刻就说:找我呀,好,我也正好要找他呢。 这么说着,就把自行车掉了一个头,往回推。 但是,他仍然尴尬,感觉所有的人都注视着他,所有的人目光聚集在他背上和后脑勺上,那感觉像是一盏盏探照灯同时照在他身上,让他极不自在。同时,他也不知道该怎样对周边的人有所表示。刚才还在与人家打招呼,现在突然就不理睬人家,掉头就走?至少,应该向人家示意一下才掉头走比较好。但是,如果示意,该怎么示意?贺曙光这时候连人家的目光都不敢接,不知道怎样接,哪里还知道怎样示意。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这时候大家全部把脸背过去,全部不看他,也不看戚福珍,这样,他就推着自行车快速跑到戚福珍的面前,相视一笑,然后一路说说笑笑去七叔公家。不过,这是不可能的。不仅不可能,而且相反,这时候人家不但没有把脸背过去,反而更好奇而认真地盯着他们两个看。本来一个门洞里面只有一个脑袋的,现在竟然一下子冒出两个甚至三个脑袋出来,一起把头伸成鹅颈子,使劲争着要看他们。 那滋味,贺曙光一辈子只有一次。 贺曙光和戚福珍并排着往回走的时候,俩人都不说话。贺曙光是说不出话,他感觉自己突然被放置在舞台上,被灯光照射得睁不开眼睛,紧张得不知道该说什么。而戚福珍则还在生气,生前几天贺曙光没有来找她的气。或者早已经不生气,至少在她开始奔跑的时候就已经不生气,但是她仍然要做出生气的样子,不想自己先开口说话,要等着贺曙光先说话,贺曙光先开口跟她说话后,她还要假装生气一下,等贺曙光哄她了,才原谅他,原谅的方式是一下子扑进贺曙光的怀里。当然,这种情况只能发生在旁边没有人的时候。而现在,贺曙光既没有说话,旁边也还有那么多的人,所以,戚福珍也就没有一下子扑进他的怀里。 俩人走到门口时,贺曙光还犯难了一下,不知道是该把自行车放在门口还是推进院子里。最后,他还是决定放在门口,想着在本村,这么一小会儿,自行车也不至于就丢。再说,就是丢也无所谓,反正这自行车是在修车行买的二手货,不可惜。其实说二手货还是抬举它了,到底已经是第几手估计谁也说不清楚,因为他经常丢自行车,刚开始丢了之后还要专门跑到桥社那边买新车,后来学乖了,发觉新车更容易丢,于是干脆随便找一个修理自行车的铺子买一个旧车,有一次旧车买回来之后,竟然发现就是自己若干次之前丢掉的那个车,所以,现在贺曙光骑的这个旧自行车到底已经被人丢过几次或买卖过几次谁也说不清楚了。 支稳自行车后,贺曙光随戚福珍来到七叔公家的院子里。这个院子对于贺曙光来说,既非常熟悉也非常陌生。说非常熟悉,是他在上小学之前就经常出入这个院子,说非常陌生,是自打上高中之后他好像从来就没有进过这个院子。那时候他们俩是同学,即便有什么事情,也就立在门口喊一声“戚福珍”然后等戚福珍出来就是,用不着进到里面来。仿佛年纪大了,男女就授受不清了,就不能再相互进入对方家的院子了。即使在最近,他们的关系渐渐明朗之后,最多的时候也就是在戚福珍家屋山头两个人切切私语,如果切切私语不足以表达双方的感觉了,宁可去钻荔枝林,也不会进入七叔公家的院子。 贺曙光不愿意进戚福珍家有多种原因,除了男女界限之外,就是七叔公家的特殊性。在罗沙村,七叔公家的院子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像什么呢?贺曙光还真想过,想多最后得出结论:像衙门。既然是衙门,那么,作为普通的小老百姓,能不进去就尽量不要进去。 进到院子后,戚福珍没有继续往里面走,而是站在院子里等他,等贺曙光在门口把自行车支稳了,进到院子来了,并且又走到她跟前来了,稍微犹豫了一下,或者说是愣了一下,转身继续往里面走。 贺曙光一把抓住她。戚福珍的眼泪就下来了。仿佛她一直就在等待着贺曙光一抓,等了几个日日夜夜,现在终于等到了这一刻,所以,就禁不住眼泪下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