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七章公主很节俭 (第4/5页)
光,似万年不死的老妖精重生。 纪沉鱼愣在当地,许王守礼扶了她一把,两个人当先走着,后面是纷纷跪倒的臣子们:“参见国君。”而国君久经世事又有躲藏的眸子,放在那一对鲜花着锦的人身上。 “参见父王。”许王的喊声总要比纪沉鱼响。 随着他们跪下,云齐国君呵呵而笑:“佳儿佳媳。”顿了一顿,又来了一回:“佳儿佳媳。”佳儿不知道是何心情,佳媳只想着赶快站起来。 均王排在他们身后,是百官之首。向来以年长之姿把持朝政多时的他泛起不是滋味,顿觉脚下根基不稳,有些摇摇晃晃。而被一坛子又一坛子醋浸得神软骨弱的昭王,早就有气无力,无话再说。 四周人群欢呼:“安陵公主千岁千千岁!” 行人如潮水,百姓起高歌。许王守礼眉目不改常色的侧了一侧身子,身后那些人顶礼膜拜,手捧香案,不过只是想过太平日子,不想在战火中,也不想常年瑶役重。而纪沉鱼心情沉甸甸,如结满果实不堪重负往下垂的苗木,百般心情只在凝重中。 要说她答应回来,一是为自己没有逃开,二是为纪家在殿下手中,而今时今日,她意识到自己肩头如殿下所说,还是有一番重担的。 玉阶行来桐花晚,国君在前,众人在后,除女眷们退后外,再就只有长公主随着纪沉鱼上了金殿。再无能的国君也是男人,无能之人相反阶层意识重。一个眼神就凛然,一个笑容就平伏的人,不会过分强调别的。 该坐的坐,该站班的站好,一切宣过读过,朗朗金殿上,国君含笑问佳媳:“什么才是强国之道?”意想不到的这样一个人到手,再懦弱的人也会问这句话。当着百官们问,不过是显示他不忘根本,是治国之君。 对于金殿上的对答,许王守礼和纪沉鱼排练过。小鱼儿应该回答:“重贤人,远佞臣,”殿下胸有成竹的垂下眼眸,以示自己尊重公主过于他人,并无暗示。纪沉鱼一开口,许王“唰”地就抬起脑袋。 “富民才能富国。”纪沉鱼毫不犹豫。心中所过是路上勤恳的农人,挥汗如雨的商贾,时时劳作的妇人,就是孩子们,也有捡牛粪拾柴火,牧童横笛一支,夕阳坐卧牛身上,有谁多看几眼,那牧童不过此许年纪? 正是玩闹跑跳的年纪。 云齐国君点头称是,百官们啧啧称赞,有没有心中非议的不得而知。许王寻思一下再接话也接得上,还是没有言语。 国君再问:“如何才能富民?” 公主慨然激昂:“路上行来见田地肥沃,百姓安顺。唯欠缺者,春耨有没有遍布,夏收粒粒归仓。殿下城门外赏赐很得我心,安陵人入云齐,心入云齐,愿以一身一心事殿下。以后所食不必靡费,所衣不过华丽。多谢父王为我洒金花步红锦,安陵无以为报,愿让出一半使用散于百姓家,以为我云齐千百年大计积福泽。” 殿下殿下的人皆愕然,愕然过群声四起。 “妙哉妙哉,云齐有福矣。” “美哉美哉,得公主,得天下。” …。 户部里迅速算了一笔帐,也摇头晃脑:“若人人让出一半使用,数十年没有饥荒。” 这句话一出来,殿上的人马上屏气凝神,耳朵支得大大的。什么?人人都如此?不要开玩笑了,夸奖别人壮举是一回事,自己少花钱是另外一回事。 齐唰唰的眼光投向金座上的国君。 国君沉吟一下,不知道他是不是认为头一回见面,应该给安陵公主一个面子,还是真的听进去,再或者他年纪大了,靡靡宴游也有疲倦。国君展开一个笑容:“公主有这片苦心,可奖可赞。传旨,宫中嫔妃从今日起,日减用度一半,以为军费存粮之资。” 许王笑容可掬起身:“我为父王贺,有父王这样的明君,有公主这样的福人,云齐不强,还待何时?”纪沉鱼忍住笑,难免小有得意。后面的这段话,可是戏本子上的,半点儿没错是不是? 挟公主以令父王的许王守礼,回来就是大刀阔斧改革派。他当先要改的,就是宫中的奢靡风气。官场上下皆如此,不过殿下放在第二步。他不能一回来得罪不少官员们,先动的,就是国君自己和宫中嫔妃。 纪沉鱼昨天坏坏的问:“嫔妃们来不来接我?”其实也暗指那“旧情”认识自己。不过殿下说过凡鸟不与凤凰同列,回答十分清晰。改革,势在必行! 从节俭开支起也好,从制约嫔妃们也好,这一步必须要走。比如江夫人磨刀霍霍,还想指着她占着长辈身份来说话。许王殿下又不老糊涂,并没有忘了她。*水一死,江夫人一支在宫中势力减弱,她不拼命才叫奇怪。既然吃得饱喝得足有力气,那就少花点少用点朴素点吧。 娇贵的公主尚且节约,何况是嫔妃? 这一消息传到后宫,六宫震愤天人共怒。花可以不红,鸟可以不鸣,让夫人们青衣素发不争衣服和首饰,有如扼杀花开,花的生命再无颜色。有如截住泉水,一生奔流不就为过白石溅起千堆雪。 用一句话概括夫人们的心情,就是不让人活了。 纪侧妃成亲时见过的丽姜夫人脸红得如衣上大红色,口沫如暗器般乱飞,中者无不躲闪,她脸红了又白:“她才来,就摆出国母的身份来!” 国君现在,这话算是违禁。江夫人寻思公主这诡计的含意,当然她必是诡计,只是含意就是压下宫中一切嫔妃?她心虚认为多少与自己有关。阴森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