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74火烧龙山上 (第1/2页)
074 火烧龙山上 疯狂进入李如松大帐的柳成龙正是这么说的:“李将军,你现在撤退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话我们费尽心机拿回的土地怎么办?而且我们士兵抗倭的信心会遭受到打击的!” 李如松经过昨日一战有些疲劳,此刻自己在帐内休息,他坐在板凳上说道:“这是暂时性撤退,等我军休整一段时间,自会再次进攻的!” 李如松根本没正面回答柳成龙的问题,柳成龙不听,继续说道:“那就在原地休整,为何要后退到临津江以北。” 李如松被问得有些不耐烦,他才不管你柳成龙是几把手,在这里他说了算!但是毕竟这是在朝鲜的地盘,还是给他些面子。 “第一、昨日磅礴大雨,这土地全部成了泥泞之地,非常不适合我明军铁骑作战。第二、背靠大江,一旦敌人来袭,就毫无退路,我军岂不是要全部葬身于这滔滔江水之中?第三、我向你要的粮草呢?没有粮草我们哪有力气打仗?没有粮草这些战马就会一个个的死去,他们的生命可比士兵的命还有价值!” “这…”柳成龙无话可说,毕竟筹备粮草这件事情他做的确实不好,但是现在是深冬,作物本来就少,再加上战乱粮食收成比以往少了三成啊!不是自己不想筹集粮草,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李如松看自己的话拿住了柳成龙,他无赖的说道:“反正没有粮食,这仗没法打!” 柳成龙气的转身走出帐外,他现在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而且这个时候的明军已经渡江渡的差不多了,就算他成功说服李如松,也晚了。 李如松其实对目前的局势也有些迷茫,此时的他想的撤退确实是暂时性的,他还想着一鼓作气拿下汉城,自己的帐下…李如松决定听听霍方义这个给他出了不少主意又救过他命年轻人的看法。 霍方义现在和叶答几乎形影不离,叶答于是也一起进了大帐。 “大人,您叫我。” “霍方义,你谈谈对目前局势的看法,以及对我军下一步的行动有什么想法没?” “这个…”其实不难回答,霍方义只要将历史讲出来就ok了。 “其实大人,通过这一次的战斗您应该已经发觉到了日军的士兵数量要远大于我军,而且单单是驻扎在汉城附近的军队就不下五万人,这说明我们如果想在这种时候强攻汉城,只会得不偿失,一败涂地。此是其一。”霍方义早就想出了一套说法,这说法并不是历史书上写的,而是他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出来的。 “其二,这里的地形以丘陵和湿地为主,对于我军所擅长的骑兵战术非常的不利,而且通往汉城的道路险隘太多,如果日军在那里设伏,我军是必要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其三,这里天气太冷,而且还会下冬雨,这对于长途跋涉来我军士兵很不利,我发现许多士兵水土不服都生病了,目前士气是比较低落的。” “其四,粮草不济,朝鲜人承诺的粮草据我所知根本运送不到前线,也可能是他们根本就收集不了那么多粮食,不管怎么说没有粮食怎么打仗呢?” 霍方义一口气将数量、地形、气候和粮草等因素全说了,李如松听的不住的点头,他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居然跟自己想到了一个地方。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现在我们都必须停下来。”叶答在一旁听得也是蛮兴奋的,霍方义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能说了?他不知道,两个人自从穿越过来之后,每一天都在发生不同的变化。 李如松没有言语,他在等霍方义下面的话,这也是他在思索的答案,那就是下面明军该怎么办?! 霍方义继续说道:“目前日军比我们的优势就是士兵的数量和他们的粮草。”其实霍方义本也没想出什么点子来,但是说到此刻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谁呢?三国时期的许攸! 许攸曾经干过什么事情我向大家应该不陌生。 叶答突然发现霍方义的脑袋上灵光一现:“大人,士兵的数量我们没办法在瞬间让他们减少(除非扔一个原子弹),但是粮草上我们可以做一些文章。大人不知道您知不知道三国时期官渡之战的故事?” 李如松绝不是那种读书少的人:“你的意思是我们学曹cao那样一把火将日军的粮草烧了?” “对,那样的话,日军自会不战而退,我想拥有五万人数之众日军一旦失去了粮草,不出两日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