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醉流云_第十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第3/5页)

不过气来的同时,也将他塑造成一个优秀的储君。十五岁的他少年老成,处事干练,治国处世一点也不逊于他的父亲。而且,他不似其父性情如火,他冷静、内敛,朝臣们纷纷议论他将来一定是个比他的父王更有成就的国君。

    未央也对这三个月来初为人君的政绩颇为满意。懂事以来许多由父母造成的阴霾似乎已一扫而空,他舒心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开怀地与群臣频频举杯,神采飞扬地对依次入殿的外国使臣微笑致意。

    忽然,他的目光被一道白色的身影深深吸引…那是怎样的一张俊美无俦的脸庞,好看得让人觉得不应长在一个男人身上。一袭白衣和淡雅的头饰衬出来人“满腹诗书气自华”的儒雅,举手投足之间更有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

    未央眯起眼睛,思索此人的身份。此时,他身后的珠帘却忽然起了一阵剧烈的抖动,紧接着里面传来了清脆的声响,似是有人打碎了茶杯。

    这一声脆响引起了全场的騒动。大臣们纷纷放下酒杯,站了起来,疑惑地看着上面的君主和颤动的珠帘。

    那一声脆响也如一声惊雷,从未央心头轰鸣而过,一个名字闪电般地划过心头,他失声叫道:“慕容箫瑾!”

    整个大殿因他这一句话沸腾起来,随后又寂静了下去。

    箫瑾心中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但仍从容地上前一步,朗声说道:“轩龙王朝贺使前来晋见。”他作了一揖“愿陛下龙体安康,西羌繁荣昌盛。”

    “你是慕容箫瑾!”未央仍是紧紧盯着箫瑾,语气无比肯定。

    “不错,正是在下。”箫瑾暗暗佩服未央的敏锐。

    一石激起千层狼,大殿上如同炸开了的油锅一般,大臣们三五一群纷纷议论开来,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慷慨激昂。

    未央心中也是一片混乱,甚至有一种想要冲上前去的冲动。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很快便冷静了下来,他示意群臣安静,自己则强压着不安的情绪问道:“阁下所为何来?”

    “奉我国皇帝之命前来祝贺陛下登基。”

    “就为这点小事,用得着劳驾轩龙的前君主吗?”未央冷笑。

    箫瑾心中思量:身份既已暴露,暗中行动是不可能了,不如正大光明地表态。毕竟未央是她的儿子,他会考虑母亲的幸福的。于是,他说道:“在下前来确也为了一点私事。在下深爱着贵国一位女子,想娶她为妻。”

    谁也没料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人人都是一愣。只有未央心中隐隐有数,他颤声问道:“是谁?”

    “太后,您的母亲。”箫瑾缓缓说出几个字。

    殿内又嘈杂起来,从珠帘后伸出一只洁白如玉的手,紧紧握着那道又重新颤动的珠帘。

    “不可能!”未央语调激动。

    “为何?”箫瑾毫不为意。

    “她是太后,父王的妻子!”

    “可先帝已经去世。”箫瑾不屈不挠。

    “烈女又怎可事二夫?”

    “请问贵国有不准改嫁的规矩吗?”箫瑾步步紧逼。

    听闻这句话,未央一愣。确实,西羌不比中原。此地民风开放,寡妇改嫁是极寻常的事。

    箫瑾见他语塞,更慷慨陈辞:“陛下,我相信您是一个孝顺的人,您一定也不愿见您依然很年轻的母后孤单地终老在这深宫之中吧。我深爱着您的母亲,我愿用一切来换取她的幸福。我真诚地希望您给我这个机会,让您的母后重新获得快乐。”

    箫瑾真诚的话语触动了未央最深处的那根心弦,他沉吟不语。

    “那也不能嫁给我们西羌的仇人!”未央沉默之际,老太师颤巍巍地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未央定了定神,问道:“仇人?”

    “不错,皇上,您有所不知,十五年前,您的祖父,也就是太祖爷,苦心经营多年,欲取轩龙以振兴我国,却不料慕容箫瑾诡计多端,破坏了太祖爷的大计。更可恶的是,他还蛊惑先帝,使先帝无法为太祖爷报仇,一雪国耻,最终,先帝一直郁郁寡欢,也…”说到此处,老太师已是老泪纵横,朝堂之上也一片呜咽之声。

    “各为其国,十五年前的事,我愿承担一切。”箫瑾心下泰然。打一来到西羌,他便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近二十年的政治生涯让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之下,自己生还的希望已是渺茫,虽不畏惧,但此行的计划必付于东流,箫瑾心中仍不禁失落,但他转念一想:既不能得到所爱,生死又有何分别?

    他淡然地环顾四周怒目而视的西羌群臣,随后,他便将目光投向那位年轻的皇帝。

    未央神色古怪,既不是仇恨,也不是愤怒。看着他,箫瑾不禁想起了未央的母亲…云若。她的心开始也是那么让人捉摸不透,不自觉地让他深深陷入。想到十五年前那段缠绵的往事,一丝甜意涌上心头。箫瑾的眼神顿时柔和了许多,目光从未央的脸上移向他身后的珠帘。

    珠帘微微晃动,一只白得透明的手从帘内伸出,手中紧紧攥着一颗珠子,因为握得太紧,手上的青筋都隐约可见。这样的情景似曾相识,箫瑾努力地回忆着,全然忘记了身边的一切。

    此时的殿内却是沸反盈天,所有大臣都激动地要求未央为二位先帝报仇,人人都恨不得立时将箫瑾碎尸万段。未央坐在龙椅上,若有所思,脸上的表情却逐渐不再平静。忽然,他站起身,在御案上重重一击。

    与此同时,他身后的珠帘“哗”地落了下来,琉璃珠滚了一地。只见一位绝丽的佳人,亭亭然地立于一地散珠之中,手里还握着一颗珠子。

    这个身影让箫瑾激动得几乎昏厥,心中千种相思,万般柔情刹时全都涌上心头。许久,他才不敢相信地颤声问道:“云若…真是你?”

    “箫瑾!”云若点点头。三个月前,听到他禅让的消息,十五年来的疑虑便全部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比当初来得更猛烈的心动,她一下子明白了他的心,明白他当初作了多么痛苦的决择,这十五年来,他又吃了多少苦!

    打从他进殿,她的眼睛就没离开过他。他的一举一动、一字一句,都深深打动她的心。她贪婪地看着、听着,生怕是一场梦。听到他当众的表白,了解他来此的目的,她的心更是到了崩溃的边缘。随着未央的一击,心底的潮便像开了闸一般将涌了出来,她不禁过分用力地拉断了珠帘。

    看见她拉断了珠帘,更看见她梨花带雨的脸上忧心如焚的神情,无需任何言语,箫瑾便已明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