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我的木屋 (第2/3页)
着我“我带你来,不会让你一个人留在这里。” 正要将脸从他手里转出,他已转身—— 而他最后一句话让我警觉,话中不像是要去谷中的其他地方,难道他要去谷外面? 跟出屋外,他已不见,去得好快! 我回转木屋中,立在窗前—— 屋子坐南背北,夕阳从西边窗口洒进,映在翠莽莽的山头上,红得温和,却也红得与绿色形成显明的对比,有晚霞散在那里,将天际烧红—— 青蓝的天为背景,薄薄的烟岚在萦绕—— 更有飞鸟忙碌,一群群、一对对、一只只,各种各样的,在扑展双翅。投入林中—— 它们是要归巢,是要回自己的窝? 鸟兽且有巢,人怎么能没有“家”? 自己在这个世界中整日颠簸,很少在一个地方长久的呆着,也很久没体会过家的感觉了,出发到金云关之前的那近一个月中,可能是自己来这里后最稳定的一段时光。 但那时,虽与东风小楼中的人笑语相谈、窝在一起共处,温暖也温馨,心里却已有千年情劫的压力,无法全心放松。 只有在等待梅无艳练药出关的那两日,是最无忧、最安定的两日,那时,以为自己的今生已定,不再强行想回到那个世界中,想停留,想靠岸,没有挣扎、没有两难—— 但那样的日子,只有两个白日加一个夜晚,短暂又短暂。此时,自己却倒了这里,陷入一种更大的两难中—— 心思烦乱,那个人说对了,我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一切,而这里让我有回家的感觉,让自己的心说不出的安定,可—— 另一种不安定的因子在谷外,牵扯着我—— 两种情绪交缠,让我混乱,仿佛一团乱麻,在心中越抖越乱、越来越难解—— 当日一点点西沉,当天一点点由青蓝变暗—— 当夜几乎已拉开,我开始不由地看向门外—— 他到底去了哪里?是否会回来? 这谷如此大,我不是梦中的那个自己,无法飞掠,徒步走出这个谷都是困难的,而外面是崇山峻岭,靠我现在的能力根本出不去! 屋内,无灯火、无烛台、无任何可照亮取光的东西,昏暗暗—— 眼又望向门外,脚下不由地走到门口—— 他何时回来? 谷中,东山头,月已弯如勾,挂在了那里—— 我突然警觉,自己这是在做什么?倚门而望?是在等他? 立刻返回屋内,退离门边—— 刚刚回到窗口—— 他出现了—— 出现的突然! 前一刻我才看过外面,视野空旷,连个踪迹都没有,现在他突然出现在屋里?莫非他是运用了千里移行术之类的法术? 而他的出现,是带回一个很大的包裹—— 里面是什么? 他没有看到,他没有在我眼前打开,但我的晚餐不仅仅有鱼,还有五谷杂粮和几种其他的食物—— 却不是这个谷中应该出现的东西,是否与他此次出去有关?是他带回的,还是变出的? 未见炊烟袅袅,见月色下、湖畔边摆了一餐—— 闻香识美食,我闻得出,是好东西—— 走过去,席地而坐,像吃野餐一般,在那里用过了晚饭—— 山谷空而远,即使月如眉,也看得分明,不影响我填饱自己的肚子,至少不会把食物塞错了方向—— 相反,有种从未体会过的感觉,是那种自在、没有拘束,与天地为伍、抛开俗世种种规则教条的感觉—— 谁说非得坐在桌旁中规中矩地才能吃一顿丰盛大餐?谁说晚上没有圆月为亮、没有烛火为光的情况下,不能在户外用食? 我,吃得无遮无拦,不掩饰我对美食的口欲,而那个人,在一边,吹箫为伴—— 他竟然在我吃东西时,吹箫? 轻风过,箫声随风远—— 他这一次,吹得似乎没有从前的那种幽深,待着点竹笛般的欢快,能将萧吹出这种韵味的,很少见,但却助长了我的食欲,即使心中风起云涌,有许多事横在心头,我却从不与肚子为仇,吃饱再说—— 放下筷子后,发现吃得太饱,也许是那箫声美妙,更也许是食物美味,总之,肚子有点胀了。 而散步可以消食,我再也忍不住,在夜色中,将双脚释放,赤脚走在草毯上,旁若无人的做着我想做的—— 那个人,始终在一旁,看着我—— 临湖而立,发丝轻扬、黑袍鼓荡,箫声未停—— 当我躺在木床上时—— 当我在这座谷准备度过这第一夜时—— 当屋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时—— 我不再是先前的漠然,在那个人做着一切的时候,我没有与他说话,没有多看他一眼,自己做自己的,包括在木屋附近的草地上赤脚走了许久后,肚子消饱,便折回木屋内,打算休息—— 而他当时跟进屋内—— “红尘,用这个做灯取光——”只见他的手向自己怀中而去,再出来时满室斗亮,一只明珠躺在他的手里,很大! 他又打算以珠为灯? 那座长春谷中的珠子还在那里吗?如果被世人发现了,估计会个个争破头颅地跑去挖宝,前提是能闯过种种结阵! 我没有说话,接过手—— 他看着我,脸上的申请莫测—— 接着手中一晃,多了一件东西—— 是件铜制的像烛台一样的东西,没有烛台顶端的尖利,更像一只上拖的手掌造型—— “用它置放明珠,可保珠子不滚落,休息吧。”他转身而去,我看到他嘴唇轻轻抖动,似乎有话想说,却又忍住。 心里恍惚—— 现在只有我在这间屋内,他在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