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弄君心_第五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3/4页)

媚。”

    两人相视大笑,偕同朝厅堂走去。

    ******

    众家美女争宠的花招百出,然而谁会得到三王爷的锺爱成为堂堂三王妃呢?目前机会最大、也是众所瞩目的对象,首推姜玉蓉和杨燕燕。这二名女子的明争暗斗,为宫中生活平添许多精彩话题,成为宫中朝臣及太监、宫女茶余饭后的话题。

    他们甚至打赌谁会雀屏中选,而赌注几乎都集中在姜玉蓉、杨燕燕以及苏倩儿身上,也有少数赌注分布在其余各色佳丽。下论这场赌注谁会赢,总之绝不会有人认为柳吟月有希望。

    这一日天气晴朗,李文靖招待众家千金到御花园赏花游玩。有心的名媛乘机费心装扮一番,希望藉此让三王爷多看一眼,倘若被王爷看上,将来就算不是王妃,当一名妾也是极尽风光的。

    李文靖一身浅黄衣打扮,皇族的气势和翩翩潇洒风度,简直迷煞了所有女子。

    “哎呀!”清脆悦耳的叫声传来,引起李文靖的注意。

    杨燕燕跌倒在地,李文靖上前扶起娇弱无力的她,尽管明知她是故意的。

    “杨姑娘伤到了吗?”

    “谢王爷关爱,奴家可能是昨晚没睡好,才会不小心跌倒的。”

    “没睡好?是不习惯宫中吗?”

    “其实…奴家是因为今日要和王爷一起游赏御花园,太高兴了而睡不著。”

    她含羞带怯地低下头,一颦一笑展现无限娇羞风情。

    “原来是本王害你受委屈的。”笑意溢满挑逗。

    姜玉蓉冷冷睨了杨燕燕一眼,对她此类惺惺作态之举极为不层。她清冷的美眸淡淡地扫视过整个御花园,这御花园中百花争艳,更有下少是来自大唐属国进贡的奇花,艳丽无比。

    “啊!”姜玉蓉轻轻一呼。“怎么了?”李文靖看向姜玉蓉。

    “这花儿有刺。”她凝视自己的纤纤玉指,雪白的食指上流出鲜红的血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姜玉蓉轻锁娥眉,这颦眉之姿任所有男人见了,怕都要禁不住怜惜动心,可是

    ,李文靖只是淡笑着。这两个女人的招数相比,姜玉蓉就显得高段得多,而他理所

    当然给的奖励也多了。

    “让本王看看。”

    李文靖执起她的柔荑,从宫女那儿拿来手巾为她拭去血滴,温柔地揉搓著。

    这景象让其他千金看得羡慕下已,而杨燕燕更是护忌得气闷。

    李文靖搜寻苏倩儿的身影,她在人群的最后头,正和柳吟月聊得高兴。他纳闷下已,倩儿怎么会和那位俗下可耐的女子腻在一起?

    警觉到李文靖审视的目光,柳吟门立即摆了个豺狼看到鸡鼠的饥渴样,巴巴地望着他使媚,让李文靖不禁打个哆嗦,连忙别开了眼当作没看到。

    柳吟月见状,转头噗哧一声偷笑,苏倩儿看到这情景,摇头数落她的不是。

    “吟月jiejie何苦如此糟蹋自己天仙绝色的容貌和气韵?”

    “反正那王妃的位子我是不冀望了,又何乎在乎这些呢?”

    “jiejie聪慧灵敏、才貌兼备,依我看,没有人比你更适合当王妃。”

    “谢了,别的女人期待飞上枝头当凤凰,我却宁愿做个平凡的小麻雀,只想展翅高飞,飞出这城楼深似海的掖庭宫,回到自由自在的麻雀窝。”

    苏倩儿不再言语,只是静静望着柳吟月。

    好奇特的女子不是吗?唯有这样的女子才是义兄终其一生所追求的吧!

    ******

    棒日,老皇上在御书房单独召见三皇儿李文靖。

    “儿臣拜见父皇。”

    “平身。”

    “谢父皇。”

    老皇上端详著三皇儿。听身边太监打探,近来三皇儿周游于那群徽选进宫的才女们之中,可见对那群名媛千金极为满意,就不知他到底要选谁当他的王妃?

    “皇儿,父皇召你觐见,可知为了何事?”

    “请父皇明示。”

    老皇上叹了口气道:“你早该娶妃了,却直至今日仍未纳一妃一妾,这次进宫参加诗文宴的女子,都是精挑细选的名媛闺秀,不论人品和才貌皆为上上之选,皇儿可有中意的对象?”

    “多谢父皇关爱,这四十二名女子,个个才高貌美、不相上下,儿臣实在很难选择。”

    老皇上虽老,却也没糊涂到听不出这是推托之辞。这个儿子整日沈溺于女人乡,却不好好纳个正妃,如此堕落著实敦人生气,于是下令。

    “朕希望你这次在这四十二名千金当中,选出一位才德兼备的妃子,并于下个月完婚。若你仍犹豫下决,就由朕帮你做主吧。一

    “儿臣该死,让父皇如此为儿臣担心实在是罪过,儿臣会仔细挑选适合的对象,才下辜负父皇对儿臣的厚爱。”

    老皇上满意地点头。

    “既然如此,你就好好去著手,朕等著你的喜讯,退下吧。”

    “儿臣告退。”

    案皇下了最后通牒,看来下能再拖延了。

    李文靖回到王爷府,当夜召来康仲麟和萧天平至议事阁密商。

    李文靖问向萧天平。“李文煦和突厥通敌的证据搜查得如何?”

    “连络的密函部用术语,并无明确的指示内容,而且是由他人代写,非二王爷亲笔手谕,甚至只有签署并无盖印,可见李文煦极为小心防范,他已料到就算密函落入他人手中,也无法成为有力的证据。”

    “既然如此,突厥又如何辨识其密函是否真出自李文煦之意?”

    “我怀疑另有证明的物件,可让突厥分辨真伪,这件事我已在查探之中。一

    “有劳萧兄了。”

    “好说。”他拱手回礼。

    李文靖一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