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群岛之港 (第4/9页)
来的,一度曾是一些农村孩子,他们的父辈是一些名叫克里姆、普罗霍尔、古里之类的乡下人。他们的身体构造甚至和我们的都有点相似:两个鼻孔,两只眼珠上各有一片虹膜,绯红色的舌头是用来吞入食物和说出一些俄罗斯话音的,只不过用词和我们完全不同罢了。 任何一个递解站的首长都会找这个窍门:所有编制内职务的工资都可以付给呆在家里不上班的亲属或者由监狱头头们私分。监狱里的差事只要你吹一声口哨,社会亲近分子中自报奋勇的人要多少有多少。他们只图一点,就是可以在递解站系缆,从此不下矿井,不上矿山,不进泰加森林。这些派工员、文书、会计、教育员、浴室服务员、理发员、保管员、炊事员、洗碗工、洗衣工、缝补匠——全都是递解站的永久居民。他们领的是犯人口粮,算在监室的名额里,但是他们不用首长关照也自有办法从大伙房里或者解犯的包袱里捞到额外的食物和油水。这些递解站的杂役们认准了,随便哪个劳改营里也不会比他们现在舒服。我们落进他们手里的时候,还是没有被搜刮干净的,所以他们要美美地敲我们一杠子。在这里他们甚至代替看守员对我们进行搜查。搜查之前劝我们把钱交给他们保管并且像煞有介事地开列一个什么清单,可是清单和钱一起马上就不翼而飞了。“我们把钱交上去了!”“交给谁了?”走来的军官惊奇地问。“就是刚才在这儿的那个人!”“具体是谁?”在场的杂役们都说没有见到…“你们为什么要把钱交给他?”“我们以为…”“以为个屁!少以为点就好了!”一切都吹了。他们劝我们把衣物留在洗澡房的脱衣间里。“没人拿你们的!谁要你们这些东西!”我们留下了,反正也不能带进浴室去。回来:毛衣不见了,毛皮手套不见了。“什么样的毛衣?”“灰的…”“噢,那准是它自己跑进洗衣房了!”他们有时也很讲信义地收取我们的东西:作为替我们把箱子送进贮藏室保存、把我们关进没有盗窃犯的监室、尽快地起解、尽可能不再拖延起解等等服务的酬劳。他们唯一不干的事是直截了当地抢劫。 “这些人可不是盗窃犯!”我们当中的内行们解释给我们听。“这些人是‘母狗’.是给监狱当差的。他们是正经扒手们的敌人。正经扒手是那些蹲在牢房里的。”但是这一套对于我们这些家兔们的脑子是太难懂了。他们的派头都一样,他们身上刺的花纹也都一样。也许这一帮是那一帮的敌人,可全都不是我们的朋友,这是明摆着的事儿… 这时候,他们叫我们在院子里紧挨监室窗户的地面坐下。窗户都有“笼口”看不到里面,但是里面有人用沙哑而善意的声音忠告我们:“乡亲们!这儿有规矩:凡是茶叶、烟末之类散装的东西,搜身的时候都要没收。谁有,快摆到这儿来,撂进我们窗户里来。我们以后还给你们。”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是“福来儿”是家兔。说不定真地要没收茶叶和烟末。我们在伟大的文学著作里面谈到过囚犯之间普遍的团结精神,囚徒是木会欺骗囚徒的!称呼得那么亲热——“乡亲们!”我们把烟荷包撂给他们。纯种的扒手们在里面接住,然后传出哄堂大笑:“哎,法西斯小傻瓜们!” “别想在这儿讲理!”“把你的东西全交出来!”——这就是递解站迎接我们的标语,尽管并没有挂在墙上。“把你的东西全交出来!”——看守员、押解员、盗窃犯全都向你重复这句话。你已经被沉重的刑期压得不能翻身,你想的是怎样松一口气,而周围的人想的是怎样搜刮你。一切人都是想方设法对本来已经精神颓丧和孤立无援的政治犯再加一层压力。“一切你都得交出去!”——高尔基递解站的一个看守员无能为力地摇着头说。安斯-伯恩施坦像解除负担似地把自己那件军官大衣交给了他——不是白给的,是交换两颗葱头。去告盗窃犯的状有什么用?你没有看见红色普列斯尼亚所有的看守员都穿着公家从来没有发过的铬鞣革的大皮靴吗?这全是盗窃犯在监室里弄来然后转手给他们的。告盗窃犯的状有什么用,如果连文教科的教育员都是盗窃犯并且由他们给政治犯写鉴定(克麦罗沃递解站)?在罗斯托夫递解站能够要求管束盗窃犯吗,如果那地方正是他们自古以来的老窝? 据说一九四二年在高尔基递解站几个被捕的军官(加甫里洛夫、军事技术员谢别金等人)竟然奋起反抗,痛打盗贼,硬把他们整服帖了。但是对这种事一般都当做传奇看待:只在一个监室里整服帖了?服帖了很长时间?蓝边帽是干什么吃的,能让异己分子打亲近分子?至于有人说,四0年科特拉斯递解站小卖部旁边盗窃犯从政治犯手里抢钱,政治犯动手狠揍他们,别人制止不住,这时候警卫队带着机关枪开进隔离区来保护盗窃犯——这种事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这完全像真的。 糊涂的亲人哪!她们在外面奔走借贷(因为家里没这笔钱),给你们捎进东西和食物——守活寡的妻子的最后的奉献。殊不知这些礼品是有毒的,因为它会把你由一个饥饿但是自由的人变成一个惊恐不安和胆小如鼠的人。它会使你丧失那刚刚萌芽的醒悟和正在凝结的坚韧,这两者才是你进入深渊之前唯一需要的东西。哦,关于骆驼和针眼的睿智的寓言啊!这些身外之物不允许你走进精神解脱的天国。你在“乌鸦车”里看到,别人也带着和你一样的口袋。盗窃犯们朝我们狺狺狂吠:“带烂包袱的畜牲们!”但是他们只有两个人,我们有五十来个,他们暂时没有动我们。现在我们在普列斯尼亚监狱交接处已经被关押了一天多。因为拥挤,两腿只得盘在身子底下,坐在肮脏的地面上。但是我们谁也无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因为我们的心都放在怎样寄存箱子上。虽然寄存东西被认为是我们的权利,然而仅仅是因为这儿是莫斯科的监狱,又看到我们当时还没有完全丧失莫斯科的外表,派工员们才勉勉强强地答应替我们办这件事。 一块石头落地!——东西收下了(这表示我们将不在这一个递解站把它们贡献出去,而是在下一站)。只剩下倒霉的食品包裹还在我们手里晃荡着。由于我们这一批“海狸”过分集中,他们把我们分散到各个监室。我和瓦连金被关进同一个监室,他就是和我同一天在特别庭决定上签名的那个人。当时他曾经激动地提议要在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