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辩论大赛下 (第4/4页)
一起,我们所强调的正是要综合治理。 反方:我再来补充一点。其实,儒家的思想大 认。儒家思想是治世地学说,而非治乱的学说,所也说。“故君子居必择疆,由必就统。”谢谢! 主席:时间到,谢谢! 观众:我是复旦的吕微,我想问正方一个问题。正方一向所谓强调用比较的方法。那么消化应该是御敌于国门之外,是不是进来一百个敌人,我们是消化住了,而进来了一个敌人,就不算消化住了呢?这个问题能不能够请教对方一下? 正方:消化于国门之外,是对方辩友所下的定义。就是说,我所说的是西方思想这股潮流。潮流流进来,我们把它压低,这就叫消化。 正方:我们也知道,如果要抵抗敌人的话,不一定要在国外作战吧。如果既然敌人非常的强悍,它侵入国内以后,我们那是慢慢地才把它消化出去。所以,对方那种消化是在国门之外战斗,正是侵略,不叫消化呀。 正方:我们在亚洲的社会看到了儒家思想所发扬地成果,那就是比较西方的歪风,在西方看东方所造成的后果,我们发现,在东方的社会比较少,所以,这就是儒家思想已经发挥了它地功能。 正方:阿斯匹林可以治感冒,不过它不能治肺炎。儒家思想可以消化西方思想,但不一定能够消化东方歪风,这种推理逻辑表示说:不能消化西方思想的就不能消化东方歪风吗?所以请注意,不能以不能消化西方思想就不能消化东方歪风这种逻辑来推论呐。 主席:时间到,谢谢! 观众:我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孙青,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反方的顾青山。他刚才在他地对于儒家思想的历史性的分析的时候,大致上有这样的意思,就是说儒家思想先天不足而后天失调。后天失调仿佛尚能接受,但是何为先天不足呢?谢谢! 反方:很高兴这位先生已经接受了它的长期的后天失调。那么,我现在就来说一说它地先天不足。我很爱孔子,孔子是一个坦荡的君子,孔子做事情从来不隐埋自己的失败。孔子当鲁国的司寇的时候,他要根治鲁国的婬风。鲁国有一个叫公孙氏,有其妻而婬。孔子很愤怒,说:你要改正。但是,这个人改正的方法是什么呢?是出其妻,离婚了,也就是说,一个歪风没有治好,离婚率又上升了。(笑声)像这样的例子实在是比比皆是。我在看典籍的时候,常常叹息,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孔子老是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对方,是不是也心有戚戚呢?(掌声) 观众:我是来自佛士初级学院的晓峰,我想请问正方。歪风是有人性劣根而生的,而儒家思想说开了只不过是一种空有其表的哲学,难道你们不觉得宗教的历法、社会的法律,这种有历史事实根据的东西才是最有效可以消化西方思想的吗?如果你们要以儒家来取代的话,难道你们就是否定了这些宗教的历法,社会的法律吗? 主席:时间到,谢谢! 正方:同样治病,有很多葯都可以治病。既然儒家可以消化西方思想,并不代表其他东西就不能够消化西方思想。而且你提到的一个问题,所谓根源、人性,你又觉得不能够消化。我可以比一个例子,实际上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些国家有狼童,他们从小跟狼在一起,他们就变成狼了,也就是说,人性里面都存在着许多兽性,而既然为什么性可以升华到有光明面的地方呢?就靠我们的教育手段。我们也发现了,儒家的孔子就是一个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大教育家,所以,这一点你是不用担心的,我们可以用教育来改变人性,矫治人性,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正方:孔子也说: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有一个学生叫作冉有的,非常不长进,他告诉孔子说:你的道理非常高远,可是我就是做不到。孔子给他很简单的话说:你要人化,人就会做到的。你不要划地自限。我想,人性既然恶劣,但是人性可以化的,我想,人不是天生就要做禽兽的。 正方:荀子主张性恶,孟子主张性善,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道理,可以通过后天教的教化,修改人性… 主席:时间到,谢谢! 观众:大家晚安!我是西伯利亚大学的石太安,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反方的。你们刚才一再指出,因为现在,在东方社会中,西方的歪风仍然存在,所以说儒家思想不可以消化西方思想,但是你们从来没有比较,在实行儒家思想与没有儒家思想的社会上,他们的西方思想是不是比较的少呢?请反方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谢谢各位。 反方:对方对越南的例子很感兴趣,越南有没有西方思想呢?消化不了呢?很多东亚的人都把越南作为西方思想的源泉,我想用这一点回答这一个问题。再一点,消化西方思想怎么应是儒家思想呢?我们所说的是综合治理,在综合治理之下,消化西方思想才能有效。儒家思想我们看一看,他用什么来消化犯罪率的上升呢?我们说,儒家思想好,它讲修身养性,它用的是每个人的洁身自好,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怎么消化西方思想呢?谢谢! 反方:所以说科学发达带来的问题,还是要由科学化、政策化的综合治理来加以消化。孔子早就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又说:苗有不者。今天不幸我们很多国家都应了这句话。对方把孔家的,儒家的学说,当成是中华民族的独门暗器,其实不然,儒、墨、道、法、阴阳都是我们的珍宝。谢谢! 主席:时间到,谢谢,谢谢顾。 经过了貌似公正的投票之后,主席十分高兴得宣布了最后的胜利者,赵刚所在的这队获得了冠军,而这场辩论会所带来的信息,给了很多人不必要的错觉。 在北京的国防部,一个壮汉毕恭毕敬的向吴俊升请示:“大帅,这个拥戴之功,可不能不做呀,你看辩论会上说的,明的是儒家,其实还不是说恢复帝制,您要是再迟疑,这功劳被人抢了,那就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