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帝国_第三十四章痛定思痛引听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痛定思痛引听证 (第2/3页)

午12左右,当地群众正在用做饭。安置点的负责人徐长松说,在洪灾发生后,他们就迅速转移了灾民,并将他们安置在提前搭建好的救灾专用帐篷里,挨家挨户发放救灾专用物品。还将电通到救灾专用帐篷里,并给每家送去一

    水和15公斤大米。

    重庆民政部的报告

    719日重庆获得政府救灾生活应急补助资金1400万元。截至20日12时,重庆市民政局已紧急向铜梁、璧山、沙坪坝、合川等重灾区调拨救灾帐篷330,棉被2500床、毛巾被12000条、应急灯50盏、蜡烛2只。电筒2000个,方便面1万桶,饼干1万袋,矿泉水2万瓶。同时。积极争取民政部支持,从四川调运的800帐篷已于20日凌晨3运抵重庆,正在向各受灾区县分发,从天津调运的1000顶

    重庆下一步重点将加强灾民生活救助,妥善安排灾民生活,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干净水喝、有医疗保障。抓好灾民倒房重建。确保灾民春节前住进新房。

    成都民政部的报道

    72日以来,四川省遭遇到今年以来范围广、强度大的>|天气过程,导致严重地洪涝及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人民生命财产及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截至720,政府已下拨救灾应急资金3200多万元,有力支持了四川抗灾救灾

    四川省已按照灾区各地的受灾规模和严重程度,下拨救灾资金万元。救灾资金和物资陆续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并紧急调运帐篷顶,衣被7万余件,粮油1340 和分散安置的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有饮水、有医疗并及时派出574医疗防疫小分队,救治伤员1。2万余人,消毒3900多米,保证了灾后无疫情。

    郑州民政部报道

    入汛以来,河南省淮河流域出现强降雨天气,引发洪涝灾害,局部地区灾情严重。

    面对洪灾,河南省紧急下拨救灾款和各类救灾物资,社会各界也纷纷向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河南省共收到中央下拨地应急救灾资金3600万元。河南省也先后下拨生活性救灾资金、生产性救灾资金和特防汛资金各1000万元。河南省民政厅有关人士介绍,各类救灾款物目已经全部发放到位。

    重灾区武汉民政部报道:

    自7月17日以来民政部已向湖北省下拨救灾款3900万元,其中已下拨到京山县、五峰县、巴东县、钟祥市等10余个重灾区款主要用于应急阶段转移出的困难群众生活安排,以及部分地区灾后建房,确保灾民有住所、有饭吃、有水喝、有衣被、有病能医。

    经过了紧急拨款以及大量细致耐心的善后工作,大水灾之后没有出现任何疫情,这也成为救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被中国人民所牢记。这场洪水,来势凶猛,带走了数十万人地声明以及十几亿元财产,给了赵刚难以接受的损失,然而如果回头看地话。难道说没有人获得因素?

    处理完这些之后,赵刚转过头来。第一件要处理的就是那些豆腐渣工程。

    这次大洪水,也波及到了平遥,结果著名地山西平遥古城有一段城墙坍塌,据平遥文物局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一段墙体修建于明清时期。当时内部采用了当地的材质,并不适合用来砌城墙,在碱性较重的环境下风化,就会发生突然坍塌。”最后。该工作人员认为,倒塌地墙体可以说是古代的“豆腐渣工程。”

    赵刚在知道了这条消息,真是感慨万千。古人修的“豆腐渣工程”居然能400之久,然后在大洪水中坚持一个月,最后暴晒半个月,这才倒下。

    还有山西应县木塔已有960历史,仍巍然屹立;河北的赵州桥已历1300年风雨,雄风不减当年,洪水虽然了,可还是不能动其分毫;四川地都江堰更是有2200的高寿,至今仍未见老态。

    赵刚不由失笑,今天的优质工程不要说和都江堰、赵州桥比了。如果能达到平遥古城“豆腐渣工程400安然无恙的水平,不,只需要能撑上200就谢天谢地了,就大喜过望了。就是优质工程中的优质工程了。

    这事也真叫人想不通,古人那个时候,技术、材料,都远无法与今天相比。既没有钢筋水泥,没有起重机,没有水准仪,没有“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口号;也没有质量监理,没有“鲁班奖”、“梁思成建筑奖”可是,居然连不太经心不太合格的“豆腐渣工程”都使用40年之久。

    而反观我们今天的建筑现状呢,质量高的固然不少“豆腐渣工程”也屡见不鲜,该怎样解决呢,难道又要像原来的那样,派专人劳民伤财地监督,然后把这个工程做得扎实些,其他没有受到监督的工程仍然是存在隐患。赵刚开始苦思冥想,找一个解决豆腐渣的好办法。

    浔阳江头,登堤凭眺,堤坝的一头是滚滚江水,另一头则透出地是一片安宁———离堤坝不到100的地方,一群老者正围着西瓜摊在尽兴地玩牌。

    1905年7月4日。| |,但现在堤坝上已经不见了往年的紧张气氛。

    “我们希望来一次超出1954年地特果。”站在九江市城防堤45号通道闸之间新水泥堤坝上,宋天成告诉记者“这当然是句玩笑话,干水利的谁也不希望看到发洪水,这是表明我们对重建后堤岸的信心。”根据资料显示,1903年九江决堤时洪水位是23。03米,而1954的水位是23。

    与今日罗对抗洪胸有成竹相反,这里以前却是全国闻名的“豆腐渣工程”1903年因工程质量导致决口而:|怒斥。

    不过,昔日地“豆腐渣工程”如今已蜕变成了“精品工程。”宋天成是一位40多年工龄的老水利,现为九江市防汛抗旱指挥程技术处处长。他那8本厚:市长江大堤重建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1903年洪灾过后,根据国家对九江委、市政府成立了九江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指挥部,溃口复堤工程由具有甲级资质的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院设计;长江水利委员会工程建设监理中心监理;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长江流域分站和江西省水利厅质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