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五十九章绩溪胡家 (第1/3页)
第两百五十九章 绩溪胡家 胡光镛,字雪岩,安徽绩溪人。是有名的官商,后世习惯称之为“红顶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自幼家贫,到了少年时代,被亲戚给介绍到杭州的“于记”钱庄里当学徒。最初干的就是最苦最累的活计,帮人倒尿,跑腿,干力气活。过了十几年,胡雪岩凭着自己的努力,也在钱庄中混的不错,做到了“于记”钱庄一个分号的掌柜,手中逐渐有些银子了。 此时胡雪岩已经三十余岁了,在杭州生活十几年的时间内,他结识了一个人,名为王有龄。此人是个落魄书生,曾经捐过一个盐大使的低级官职。这年头,捐官多如牛毛,哪能混到实缺?王有龄等了多年,也丝毫见不到能补上缺的迹象,混到后来他的日子过得十分贫苦,最后连饭都吃不上了。 但是胡雪岩却是个重情义的人,他将自己十几年来积攒下的五百两银子,全部赠于王有龄,让王有龄到北京去候着,天子脚下,毕竟机会多些,总比待在杭州强。王有龄也不客气,拿了胡雪岩的全部身家就上了北京。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巧,王有龄到吏部之后,竟然发现了一个老熟人。这人就是曾经和李明峰也有矛盾的两江总督何桂清! 但是当时何桂清还没担任两江总督,他当时是吏部侍郎,专管官职分配。王有龄和何桂清是总角之交,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但是自从何桂清出去做官之后,两人二三十年都没见过面了。两人再度相见之后,互诉衷肠,王有龄得到这么一个实权派的支持,自然是青云直上了。 短短十年的时间,王有龄从知县,到同知,再到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就这么一路升上去,最终竟然做到了浙江巡抚! 王有龄飞黄腾达了,他的大恩人胡雪岩自然也跟着沾光不少。十年时间,胡雪岩就将“于记”钱庄做成了浙江最大的钱庄,浙江一省的全部税银、军饷,只走胡雪岩的钱庄,因此,胡雪岩的东家于老板也成了浙江第一富豪。 咸丰十年,胡光镛的东家于老板去世,因为老于头无儿无女,所以临终之时,他将所有的资产全部赠送给了胡雪岩,转眼间,胡雪岩就成了浙江第一富户。 胡雪岩的发迹是和浙江巡抚王有龄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所以胡雪岩十分重视和官员之间的关系。同治元年,浙江巡抚王有龄被李秀成围困在了杭州城,最终城破,王有龄兵败自杀。在失去这个巨大的靠山之后,胡雪岩十分着急要寻找新的靠山,以维持庞大的家业。 当时浙江一带,主要就是左宗棠的楚军在作战,所以精明的胡雪岩就给楚军提供了大量的后勤支持,并且和闽浙总督左宗棠成了好朋友。 在进攻天京的过程中,胡雪岩又攀上了湘军,通过给湘军大批的物资,胡雪岩也和曾氏三兄弟有了几分交情。 曾国荃也没想到李明峰竟然都知道胡光镛的字,稍微楞了一下,随口问道:“太师大人也知道胡光镛?” 李明峰听了这话,自觉失言,连忙掩饰道:“哦,呵呵,安徽绩溪,邑小士多,仅胡氏一门,数百年来,就出了多少了不起的人物?天下谁人不知?我对绩溪胡家还是很仰慕的,所以对当代胡门的人也有所了解。” 曾国藩点了点头,也十分钦佩的说道:“恩,绩溪向来出人才,而绩溪胡家更是人才鼎盛,明代的胡宗宪、胡富便是胡家人。” 胡宗宪是明代的抗倭名将,曾经任江南总督,总管江南七省军务,他手底下,文有徐渭、文征明,武有戚继光、俞大猷。可以这么说,明朝中后期最大的战功——平倭,就是在胡宗宪的直接指挥下完成的。 胡富也是当时的大学士,还兼管户部,后来胡宗宪也做到了大学士。明代的时候,大学士只有三人,地位相当于宰相。一门在同时拥有两个宰相,这等荣耀,有明一代,只有绩溪胡家才有。 曾国藩提起绩溪胡家的荣耀,眼中也是异彩连连,在他看来,曾家很有可能再度重现胡家当年的荣光。 不过老李却知道,曾家却注定要比绩溪胡家低上那么一档。因为在未来百年的时间里,绩溪胡家还会出很多了不起的人物。比如被后世尊为“近代商人鼻祖”的胡雪岩、徽墨鼻祖,胡开文;民国第一文人胡适也都是绩溪胡家人。 当然,名气最大的,还是李明峰穿越的时候,那位执政的***,他也是绩溪胡家的后代。 胡家每过几十年,总要出那么一个名震天下的人出来,外面传说也和风水有关。胡家人绝大部分都住在绩溪县龙川村,而龙川村的形状向条船。而船在大河大海中航行没有铁锚就无法停船靠港,因此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