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五十九章绩溪胡家 (第3/3页)
李心中对曾国藩简直佩服到了极点,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曾国藩竟然能准确的预料到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内中国的主要问题,果然是明鉴! 谁说曾国藩是一个只知道镇压起义的刽子手来着?在李明峰眼中,曾国藩可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眼光可比同时代的其他官僚长很多,也准很多。 李明峰敬服的说道:“好,既然曾公这么说,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曾国藩满脸笑容,对跪在地上的曾纪泽说道:“还不谢谢李太师?” 曾纪泽又叩头行礼道:“谢谢太师提携!” 李明峰也笑呵呵的说道:“不用这么见外,都是自家人,叫什么太师,叫叔叔便可。” 曾纪泽抬眼望了望曾国藩,看到曾国藩轻轻的点了点头,曾纪泽也壮着胆子道:“谢世叔提携!” 李明峰是太师,直隶总督,地位相当于宰相,他肯让人认自己为叔叔,那可就是天大的面子。即便是曾国藩的儿子,能叫李明峰一声“世叔”也是感觉非常荣幸的。即便这个叔叔,只比他大三五岁。 随后曾国藩又将手指到跪在曾纪泽旁边的那个年纪比曾纪泽略小的那人身上,语气低沉的介绍道:“这位就是李续宜老弟的长子,李光英。” 李明峰听到李续宜的名字之后,心头一颤,轻轻叹了口气,然后说道:“啊,原来是李世侄!” 李续宜去世之后,停尸三天就入土了。朝廷和湘军都派人去祭奠了,李明峰也派亲兵统领丁藻林代替自己去祭奠了,但是老李仍然为自己没能亲自到湖南祭拜感觉内疚。此刻见到李续宜的儿子,李明峰更觉得对不起李续宜。 曾国藩语气也很沉重,缓缓的说道:“恩,李续宜老弟临终之前,吩咐光英投奔太师大人,并且上书朝廷,为光英讨了一份直隶的差事,现在光英就是直隶的昌平知州,正在太师手下做事。” 李光英跪在地上,有些呜咽的说道:“家父说,太师老爷为人义气,而且学识又高,光英跟着太师,能学些东西。家父希望光英将来能有些真本事,不给家父、大伯丢人!” 李明峰的西学那是天下无双的,在不经意间暴露的对西方的了解,都让李续宜等人惊叹不已。几个月前,李明峰还在长江边上吟了一首百万雄师过大江,更让李续宜觉得李明峰深不可测,学识如同渊海一般,所以临终之时,他最先想到的就是李明峰。 李明峰听了这话,双目之中隐现泪光,低声道:“哦,那你以后就跟着我吧。” 李明峰此时真是很感动,李续宜完全可以将儿子托付给曾国藩,就凭曾国藩的权势,就凭李续宾、李续宜两人留给李光英的政治遗产,将来李光英肯定也会成为一个人物。但是李续宜却选择了将李光英交付给李明峰照顾。 老李知道李续宜的感情,李续宜实际上是把曾国藩当成上司,当成老师,当成长辈;但是却把李明峰当成朋友。自己的儿子只有交给最信任的朋友,他才放心! 李明峰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内心之中也打定主意,将来一定要好好的培养李光英,也算全了和李续宜相交一场的朋友之义。 介绍完头两人之后,曾国华接过话头,指着最后一个年纪最小的少年介绍道:“最后这个就是胡老板的长子了,名叫胡楚三,自幼也读过不少书,中过秀才。胡老板是个商人,但是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后代能为朝廷效力。胡小公子马上就要进北京读书备考了,北京也算是太师的地盘,还希望太师大人照看几分。” 李明峰连连应道:“好说,好说。” 这些事情都处理完毕,众人又继续喝酒,直喝到午夜,众人方才散去。最后胡雪岩给李明峰塞了五万两银子的银票,老李也毫不客气的直接收了。 第二天,李明峰就带着五万常胜军,六万忠义军拔营北上,曾纪泽和李光英也跟着一同赶往保定。至于干王洪仁玕,至今仍被老李关押着,李明峰认为必须要让洪仁玕此些苦头,才能更好的控制他。 老李刚刚拔营北上,朝廷对江南各省的新的人事安排命令又下达了。湖北巡抚李续宜虽然病死,但是湘军肯定不会接受一个非湘军派系的人接管湖北,所以朝廷下旨,让江西巡抚曾国华转任湖北巡抚。 这样,因为曾氏兄弟一个升任了湖广总督,一个调任了湖北巡抚,所以浙江和江西又空了出来。朝廷虽然想将这两个省都收归自己管辖,但是又怕过早的触怒湘军,于是暂且退后一步,先取一省。 同治三年秋九月,朝廷任命湘军大将鲍超接任浙江巡抚。而江西巡抚一职,则由刚刚起复的沈葆桢担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