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三十四章朝重生之列强代理人 (第2/3页)
着朝阳门塌陷然后再大摇大摆的冲进城的,所以根本没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他们拿得都是攻击性的大刀长矛,没有拿盾牌,在弓箭打击之下,他们完全没有任何的防护能力。 这一顿箭雨,顿时就将城下的士兵无差别的射死无数。八千弓箭手连射四五波,城下站着的士兵立刻减少了三分之一。 “撤退!”曾国荃、冯子材、马新贻一起高呼。三将见到此等情状,知道今天的攻城行动肯定是失败了,再留在这也除了受到更大的损伤之外,也没有任何用处了。所以也不恋战,直接带兵回营。 城墙上的弓弩手又射杀了数百人之后,清兵逐渐撤离了弓弩的打击范围,返回了本阵。城下只剩下了数千具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此战争夺太过激烈,厮杀都集中在这一小块区域,尸体也都堆成了好几层。 “放吊篮!”看到危急暂时缓解,李世贤下令道。 此刻城墙之下,还有数百幸存的长毛,虽然多数都有伤在身,救他们回来对天京也是个拖累,但是李世贤也不能当着数万将士的面,放弃他们不管。 随后,城墙之上就放下了十几个吊篮,受伤的太平军互相搀扶着,上了吊篮,一个又一个的被送到城墙之上。 进了城之后,他们都被送到城内治疗休养。只不过,在这种医疗条件下,这些人不死也要残废,他们休想再有上阵杀敌的一天了。 李世贤大约估计了一下,这次天军在区区的半个时辰之内竟然损失人马超过两千!但是清兵损失更大,当在三四千以上,甚至更多。 不过,李世贤却没有丝毫的高兴。因为这次清军的计谋已经暴露了,他们是准备使用火药炸城墙!幸亏上帝保佑,才让朝阳门安然无恙,若是火药量增加一倍,或者三五倍,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发觉敌人意图之后,李世贤、魏超成连忙进城向天王汇报,寻求解决之道。 李世贤进天王府去汇报战况,曾国荃这边也同样在苦着脸给曾国藩解释。 “责任在我,没能尽快借着缺口攻进城去,反倒死了这么多弟兄!”曾国荃垂头丧气的说道。 “不干你的事,是咱们火药弄少了。”曾国藩说道“哎,这次偷鸡不成蚀把米,咱们的计谋反倒让长毛知道了,以后恐怕他们也会有反制措施。” 曾国荃不服气的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咱们的地道也不挖进城去,谅他们也没什么好对策!” 李鸿章皱着眉头说道:“朝阳门这条地道已经炸塌了,不能再用了。但是剩下的三条也会在二十天之内修建完成,下次咱们一定要多准备炸药,一次成功!” 曾国藩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转身对身旁的曾国华道:“老六,你迅速带人到各处搜集火药。这次无论是用买的,还是用抢的,一定要多多的弄。你把附近几个省的全部火药都弄过来才最好!”曾国华一抱拳道:“是!”曾国藩看了看众人,下令道:“各军暂且回营吧,咱们兵力都集中在了此处,而其他各处空虚的很,不要让长毛借机钻了空子!” 众人齐声应道:“是!”李明峰也没料到,竟然是这么个结局,不禁有些哭笑不得,只好下令大军返回营地。刚刚抵达营地,李明峰的亲兵就来通报,说是参将秦诚求见。 李明峰一听,竟然是多年未见的秦诚求见,心中也是有些激动,连忙让人放他进来。 几分钟后,一个年近五十的官员大步走了进来。此人身穿三品朝廷武官官服,头戴蓝顶子,老李注意到,顶戴后面挂有花翎,看来秦诚这些年立功不少。 “卑职秦诚参见钦差大人!”秦诚一进来,立刻给李明峰打了一个千。 李明峰见状,端坐在大椅之上半响没有吭声,过了三四分钟之后,直到秦诚已经发白的鬓角隐隐见了汗水,老李才笑着说道:“秦大哥,数年不见,风采更胜往昔啊!”“谢大人夸奖!”秦诚躬着身子低声说道。 其实李明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内心也是十分激动。毕竟他是自己到这个年代最早结识的一批人,而且秦诚还救过老李的命,若非秦诚此人太过势力,李明峰倒是很愿意和他成为至交。 “坐吧,秦大哥,你我已经有三年没有书信往来了吧?我还以为你把我给忘了呢!”李明峰面带微笑的说道。 秦诚闻言,面露委屈:“秦某哪是那样的人?大人对秦某的栽培,秦某日日谨记,从来不敢有丝毫懈怠。这几年卑职一直在战场上厮杀,军务太过繁忙,所以才忽略了和大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但是在卑职内心之中,卑职一直把自己当成大人的家奴!” 李明峰笑着答道:“呵呵,是本官多心了。” 实际上老李太过了解秦诚这个人了,此人为了升官,竟然冒险到天地会卧底,后来又为了立功,拼着性命将自己从大成国带了出来。到后来,他看到老李和柏贵那种一品大员都能平辈论交,不禁生出了投机的心理,竟然要给老李当家奴。 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秦诚就是个官迷。以前他看到老李顺风顺水的,也就甘心给老李干。但是直到三年前,秦诚靠自己的本事当上了参将,而老李当时是寿春总兵,两人之间已经差距不大,秦诚觉得,完全可以和老李分庭抗礼了,所以也就断了和老李的联系。 随后的三年,老李虽然飞速升官,一直做到了直隶总督。但是李明峰和朝廷关系非常恶劣的事情也是天下官员所共知的。秦诚认为李明峰官位虽高,但是并不稳定,所以还是没有和李明峰恢复联系。 直到最近,李明峰竟然封了侯,而且做了剿捻的钦差大臣。这一切的动向都表明,朝廷或者是非常信任李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