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人生如戏 (第1/5页)
第六章 人生如戏 1一元股市 整个2006年,江彬和李婉钰四处露面,并在离他们名字很近的地方,打上网站的网址,他们全部的策略就是让人们尽量多地提到和听到“南海商网”同时他们也认识到,差不多所有潜在的合作对象,包括老蔡在的时候指望的那些,都变得不可靠了。每次谈到这个问题,李婉钰都会对他说:“保守经营,用心做好最熟悉的业务,销售、广告,只要能掌握好方向,时间定会站在我们这边。” 瞄准靶心,全力以赴! 南海商网的前景正变得越来越好,各个版面的业务都建立了成熟的运营机制,就连证券版面也实现盈利了。李婉钰的经营务实、精明而且简单,只为能提供利润的客户服务,一分钱一分货。这样一来,定位就找准了,成本和收益也能控制好。南海商网很快从“蔡斌事件”的负面冲击中走出来,重新走上良性轨道,步子越来越稳。 2007年除夕快到了,江彬想起了去年和萧美伦的定情之夜,一周年了,是该庆祝一下,萧美伦提议去海南旅游。 本次旅游就两个人,开销并不算大,所以起初两人还是很高兴的。但自从在海口至三亚的途中被“海鲜大排档”宰了一刀,两只螃蟹销掉了1000块,两人就再难彻底轻松了。 1000块啊,太奢侈了,就为了两只连蟹黄都没有的“和乐蟹”!当然,也完全怨不得店家。人家说“85元一斤,这蟹也就两三斤rou”是没错的,问题是美伦大方,也没多问就买了。但秤砣之下,江彬傻眼了。“不多不少,12斤,1020块,便宜给你,1000块!”店家正说着,美伦已坐在桌前准备享受了。江彬听了有些犯晕,可老蟹已扎了刀子,多说也无益了。人家给的整蟹,不是蟹rou。故此最终还是笑眯眯地享受了那没蟹黄的“和乐蟹”历来大方的美伦眨巴眨巴眼睛,作了最后定性:“破财免灾,能赚能花嘛!” 到了三亚,游玩开始。一个景点几百块花费是正常的,但面对碧海蓝天,清风椰韵,花钱多少也就不在计较之列了。想来在股市里运作这、策划那,耗费那么多脑细胞,所图为何?往小处说不就是一个双双和乐嘛!于是就愈加大方起来,尤其是萧美伦看中的,几乎有求必应,以至江彬对他曾经感到新鲜的椰汁都没了兴趣。 那天黄昏,两人又去海边散步。从酒店到海边,也就三分钟路程,不远处椰林婆娑,海狼声声,路边还满眼三角梅紫色的身影,美极了。美伦冲在前面嚷着要“比赛跑步”这时,有几辆人力车停在身旁,热情问询着,要拉他们去市中心逛逛。 “先生,到市中心就一块钱!”他们介绍着价钱,有男有女,有二十多的也有四五十的,一个说完另一个过来再说一遍。江彬推托着,因为的确没这样的计划:白天早打的去过了,花费不过10块钱。 在江彬这个习惯了都市消费的人看来,这简直不算什么,甚至不能算钱。可是现在,面对“一块钱去市中心”的“诱惑”他却有些震撼了,因为他们在三亚的热带高温下辛辛苦苦载人三四公里,就为了赚一块钱。即便以最大的恶意揣度,他们只把人拉到一个相对近的“市中心”那也至少要差不多两公里路。但为了赚到这还不够给小孩买糖吃的一元钱,他们竟不停地在海滨大道边逡巡,甚至在海滩上寻找着机会。 这一块钱是不够买一个小的椰子的,只能买一根一尺半长短的甘蔗。在海滩上,到处可见卖甘蔗的妇女。扁担尖尖,两头挑着的,就是几十根价值一块钱的甜甜的甘蔗。每根甘蔗,价值蹬三轮三四公里路。 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挑出来蹬出来的生活,一块钱一块钱的生活,一种和证券交易大厅里的行情板上的数字截然不同的生活!股市是能反映这种劳动价值的,只不过是以某种虚拟的方式,某种花天酒地或者哭爹骂娘的方式。 其实,一块钱是投资大众见得太多的一个数字。因为大陆股市,每股收益一元通常就是“绩优股”的标志。可谁又知道,股市里的一块钱是何等发虚,而人力车夫和卖甘蔗妇人眼里的一块钱又是何等实际! 行旅间,江彬知道股市又涨了,一路飘红,劲头远胜过三亚街头他遇到的车夫。即便如此,市场还在期待一个充满“1块钱”的中国股市。尽管一块钱,1元/股,0。13美元/股,对于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说,还只是一个遥远的梦幻。 当然,做梦的权利人人都有,无论中外。 沪深股市市值突破多少多少万亿!中国股市再现大唐盛世!倚在酒店房间的窗前,江彬恍惚间听到了这似曾相识的海啸般的呐喊。 据说这是出于爱国,是当今中国股市最让人激动的“流行脸孔”了,虽然江彬眼前依旧是“1块钱”车夫的汗脸、波澜不惊的大海以及海面那一勾煞白的弯弯的月… 2热恋阶段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江彬对生活有了另一种眼神。当某一段生活来临的时候,他能清楚地感觉到它的长度和温度。就像一个巨大的浮木,漂过他的河流,每一个急转,每一个停留,都是短暂的,也是能预料得到的。当他熟知这种状态到来的时候,他就由最初的惶惶不可终日变成无所事事。该来的迟早会来,该走的迟早会走,什么都不必投入,什么也不要强求。 和美伦相守的那段日子,生活像一块华丽绚烂的五彩布锦。除了偶尔在男女之事时不合时宜的把酒言欢之外,其他时候都像热恋一样完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