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花花银子入桃源 (第3/7页)
小子,老夫也懒得与你争辩,你就在此陪她一年吧!我要走啦!” “哇cao!等一下!” “嘿嘿!春宵一刻值千金哩!” “哇cao!你叫我在此趴一年,你要把我饿死吗?” “嘿嘿!小鬼,你瞧瞧她的樱桃小口,秀色可餐哩!” “哇cao!什么意思呢?” “嘿嘿!小鬼,当你觉得冷饿之时,就亲一下嘛!” “哇cao!那有这种事!” “嘿嘿!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你自己试试看吧!” “哇cao!我该如何大小便呢?” “嘿嘿!想拉就拉呀!反正也是只有你一人独享其香呀!” “死老鬼,你…你真会整人,我究竟是什么地方得罪你啦?” “嘿嘿!混小子,年纪轻轻不学好,一天到晚在女人的肚兜附近打转,你既然喜欢女人,老夫就成全你啦!” “这…我是为了生活呀!” “胡说,郭巴没有跟你学,他不是活得比你壮,混小子,老夫若不早点把你拉开,你早晚会被女人吸乾的!” “你…你黑白讲!” “嘿嘿!你既然说老夫黑白讲,老夫就黑白讲个故事给你听吧!” 说完,立即坐在石床旁低声叙述着:“小鬼,此塔名叫浩恩塔,相传已经建筑了二百余年,虽然甚为宏伟,可惜没有人敢走近此塔百步之内。 小鬼,老夫现在告诉你十五年前在此地发生的一件惊天地,泣鬼神故事吧!” 相传两百年前,每逢船只经过这登龙峰下,时有狂风骤起,骇狼滔天,吞噬了许多船只,遇难的客商,更不知其数。 于是,凡属经过此处的船只商贾,无不提心吊胆,惶恐不安。 后来,有一行脚高僧至此,慧眼看出狂风骤起,骇狼大作的原因,乃是一条独角怪龙在此作怪。 他便在龙头峰上,建筑了这座七级古塔,命名为“浩恩塔”并在塔前立了块高可及人的石碑,上书“塔内有毒,入塔必死”八个大字。 自此以后,果然,峰下长江再也没有狂风骇狼之事情发生了。 花开叶落,春去秋来,老僧筑塔至今,已是两百多年了,但,谁会想到,两百年后的今日,峰下江水虽然风平狼静,峰上古塔却起了滔天风波。 请看,塔门之上“浩恩塔”三个字,已被人更改为“爱花塔”而且还加上了一副别致的对联!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塔名和对联,均系以极上乘的金刚指功所书,凹深三分,笔划苍劲,上涂红朱,鲜艳夺目。 塔前塔后,新尸狼籍,腐体横陈,白骨嶙峋,坟墓林立,弥漫着无边的恐怖以及无限的肃杀!更令人难解的,塔内竟然不时飘出“叮叮咚咚”的琴畔,而其音韵幽怨,凄凉、悲怆、怅惆,随风飘汤,像哀鸣悲鸣,像杜鹃泣血谁将“浩恩塔”改为“爱花塔”? 谁在塔门两旁加上这副对联? 不用说定是塔中的弄琴者。 然而,塔中有毒,入者必死,这是众人周知的事,此人居然长居塔中,弄琴自愉,再说,他所更改塔名,及增加对联,是什么意思? 这怪事之出现,半年不到,即震撼了整个江湖,尢其武林中的少年人,简直像着了魔般发了狂似的。 巫山龙头峰,成了他们成名立业的向往之地,脑子里满是绯红的彩色,口角含香,不时念着那副绮丽的对联:“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敢情,他们都把塔名和对联的意思,解释为“凰求凤”更把塔中的弄琴者,想像为一个仙女。 仙女求偶,谁能不为之着魔,癫狂,憧憬向往呢? 于是,道听途说,谣言频传,今天传到少林寺俗家弟子戚家仁,身怀避毒“甘露珠”正往巫山访塔。 明天又传到伍家庄庄主伍伯铭,家传的“冷香宝玉”可避塔中之毒。 今天传塔中有筑塔老僧的遗物,得了可称霸武林,明天又传塔中已然无毒,弄得那些为名的武林健者,为色的少年英雄,头昏脑账,今天奔东,明天奔西,一场一场的血战,接连不止。 结果,塔中依然蕴藏据毒,而“甘露珍珠”和“冷香宝玉”也均无避毒之效,只是塔中是否有筑塔老僧的遗物,却仍然是个谜,徒然白流血汗,而仇怨相结。 但,那些为名色薰心之徒,却仍是不肯死心,挖心苦思,想尽办法入塔,并相互监视,以防有人想出入塔不死之法,悄悄得去那塔中的人和宝物。 斜阳殒落,夜幕垂罩,龙头峰顶,鬼火簇簇,秋萤点点,使这座神秘的古塔,平添一份恐怖之感。 蓦地,两条人影幽灵似的飘上峰顶,前面的,是个剑眉星目,玉面朱唇,潇酒脱俗,神采奕奕,年约十六七岁的蓝衣书生。 后面的,却是个方面大耳,鼻直口圆,五柳黑髯,气宇不凡,年约四十七八的白衣文士。 那蓝衣书生一到峰顶,即急走向古塔-- 蓦然,一阵“叮叮咚咚”的琴声自塔中飘出。 书生闻之微愕,接着,脸呈兴奋之色,走到古塔门前,喃喃低念塔名和对联,一遍又一遍,似乎这塔名和对联,含着无尽的滋味! 文士登峰后,似恐有人在此埋伏,即四下搜视,竟不知书生已到了塔前,偶一回头,只见书生痴立塔前,不由又惊又怒。 猛地跃到书生身后“啪啪”就是两记耳光,打得书生,俊脸红肿,眼前金星飞窜,摇晃欲倒。 接着,厉声喝道:“没有出息的东西,你不肯念书,又懒惰练武,这也罢了,却一味在风花雪月场所用功夫,这等妖言魔语,竟也信以为真,难道不想活了不成?” 书生垂首听训,虽然满腹委曲,却不敢诉说,只呐呐的道:“爹教训得是,俊儿不敢了。” 文士叹了一声,道:“算了!其实也难怪你,自你娘死后,就跟着我躲躲藏藏,翻山越岭,没有好好的管教过你。” 回头扫了一眼林立的坟墓,接道:“此地不能久留,说不定马上就有人来,我们快去找寻你爷爷的坟墓吧!” 说着,离开塔前。 书生道:“伍爷爷信上所说,爷爷是葬在一株大松之下…” 他话犹未完,突地,一阵尖锐刺耳的怪笑飞来--像猿啼,像鬼哭,像神号;回绕山峦,历久不绝。 书生乍闻怪笑,有些毛骨耸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