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最舒服的逃亡 (第1/4页)
第一章 最舒服的逃亡 三月十六日,暮春,江南 雨,春雨,春雨绵绵,细细的雨丝就像枕上轻柔的发梢一样。 湖岸旁几棵垂柳,已开着杨花,纤细的雨丝打落了杨花一地,杨花点点浮在水面上,顺着水流,飘进湖里。轻水载着杨花,就像是浮萍般的沉浮不定。 湖上有灰色的烟,烟是烟雨,烟雨朦朦。 朦朦的烟雨中,有条船,船是木制小舟,舟上有人,人就躺在小舟里。 四面青山,一碧新洗,小舟荡漾湖心,一波波涟漪荡向湖心小舟处。 潘小君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大哈欠,望着眼前一片灰朦朦的天空。 他知道,很少有人能懂得享受春雨的轻柔、多情和妩媚。 潘小君一向是个懂得享受的人。有车可坐,他绝不骑马;有马可骑,他绝走路;有客栈可睡,他绝不会睡破庙;有椅子可坐,他也绝不会站着。 所以现在的他就是“躺”在小舟甲板上。 一般若处在潘小君现在情况的人,是很少有人还能够舒舒服服的躺在船板上享受的。 因为他和很多犯了错的人一样,正在做一件事—— 逃亡。 现在潘小君正在逃亡。 一个做了坏事的人,大致上有四种逃亡路径—— 买舟入海—— 出关入沙漠—— 混迹于闹市—— 流窜于穷山恶水之中。 但我们的潘小君并不是神,也不是魔,更不是精灵,也非鬼怪。 他是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和你我一样普通的人。 所以潘小君和一般人一样,也当然选择了其中的一种逃亡路径。 至于他会选择以哪一种方式来逃亡? 潘小君当然有他自己的一套独特看法。他的看法一向很独特,应该说是很绝。 买舟入海—— 既然要花钱买船,又要付码头渡海费,实在是伤财又费事,也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况且茫茫大海中,什么都没有,就连最基本的水也没得喝,一些其他吃的食物更不用说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对捕鱼似乎不怎么精通,在大海捕鱼对他来说,就像是大海捞针一样的困难。 出关入沙漠—— 黄沙滚滚,风吹烈烈,烈日当顶。这个地方,不但缺水,食物更是缺的厉害,唯一不缺的东西就是遍地的死人骨头,潘小君并不吃死人骨头。 混迹于闹市—— 闹市,有吃有喝有睡有躺,人来人往,形形色色,可说热闹极了。潘小君一向是个热闹的人,更重要的是,还有“女人”在你的面前走来走去。 流窜于穷山恶水之中—— 穷山?潘小君一想到这二个字就头大。恶水?潘小君听到这二字就吐舌头。 所以他当然选择了他认为最满意,也最舒服的逃亡路径。 他总认为一个逃亡的人,已经是够苦的,够背后的,怎么还能再委屈自己做更苦的,更背的事。 他自己当然也对自己的决定很满意,也很得意。 所以到现在他还能一直舒舒服服的躺在船板上。 潘小君像个死人般的躺在船板上,他的身边也有一样东西像个死东西般的躺在他身旁,那就是“酒” 酒有三坛,其有二坛已拍碎了泥封,当然也是见底了。 潘小君还是像个死人一样的闭着双眼,只不过他的手还在动。 他的手摸住了最后一坛酒,轻轻的拍了拍,坛上的泥封便掉在甲板上打转。 他的手再轻轻朝木板上一拍,打转的泥封便停住,静止的像块钉入木板的板块。 他再轻轻一拍洒壶,壶里的酒就像水花般的溅出瓶口,眼看着就要洒满一地,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溅出来的酒,就好像是会听话的风筝一样,竟然全部飞进了他的嘴里。 潘小君还是闭着双眼,当然嘴巴是张开的,也喝了飞下来的酒。 他就像是会变魔术的魔术师,但是他绝对不是魔师,只不过他会玩上几手杂耍的功夫而已。 *** 春雨来的快,去的也快。 细细的小雨的湖面上只剩下薄薄的水烟。 烟雨朦朦,水朦朦,人已在烟水朦胧间。 小湖的岸上,是一大片的商家,有卖酒的,卖鱼的,卖rou的,卖鸭的,卖馒头的,也有卖面的。 他们都在春雨来的时候,搭好了棚帐,等到来去瞬间的春雨一过,他们就可以开张,做起买卖来。 只要雨一停,这个地方又会开始像个菜市场般的热闹可爱起来。 潘小君当然知道这一点。 所以潘小君的小船也就停泊到这家面铺前。 面铺里有二个人,一个是老板,另外一个是老板娘。 潘小君的小船,恰巧漂到面店的岸前。 卖面的老板和老板娘,也恰巧的正在盯着潘小君。 他们似乎对潘小君喝酒的方法,感到特别的有兴趣。 尤其是老板的一双眼睛,打从烟雨消散后,就没有离开过潘小君的双手。 潘小君还是像个死人般闭着双眼,就连呼吸好像也已静止,只有在喝酒的时候,身上的手才肯动一动。 “老头子,我就说,春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卖面的老板娘说:“看来我要你冒雨搭棚子是对的。” 老板娘真的老了,珠翠已黄,至少也有六十了。 “虽然是老夫老妻了。”老板驼着背,露出两排断山般的牙齿说:“但我还是要说,听老婆的话,永远错不了。” 手下的面条已滚,但是老板说话的时候,还是盯着躺在船上的潘小君。 “你看,我们的生意一下子就来了。”老板娘也看着船上的潘小君说:“那个会变魔术的年轻人,也应该要下船来吃我们的面了。” “他是该要下船来吃我们的面的。”老板摇头的说:“我们已经看他变魔术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