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1/2页)
第九章 这一回约在莫愁湖边,她还是那样绮罗衣裳,金珠翠环,我一见就笑了,低头看看自己布裙荆钗,湖面如镜,映出一个粉黛不施的丹青。 “丹姐!”锦屏照例地扑过来。 我微笑:“做什么这样急约我?” 她撇一撇嘴:“想死你了!要见你一面,也不成么?怎么离了照花阁,架子就这么大了呢?” 我说:“哪里,离了照花阁,丹青就什么也不是了。” 她侧着头看看我:“怎么什么都不是?可不还是美人儿呢?” “嗳,”我含笑说“这个样子站在你边上,还敢称美人儿?” 她一笑:“‘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亮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乌惊喧,则怕的羞化闭月花愁颤。’…丹姐没听过‘淡妆浓抹总相宜’么?jiejie这样的人物,天然也有天然的好处呢。” 我伸手在她面上轻轻拧了一下:“戏词儿都出来了。今日这嘴上抹了蜜?这样乖。还‘天然’哩。” 锦屏拉下我手:“我又去过扬州沈绘那边问你,哪里晓得你又跑了。” 我淡淡地笑:“何至于用到这个‘又’字呢?” 她却说:“那个人气死了,说你这样忽冷忽热的,算什么呢?这一刻赶还赶不走,下一刻就又不辞而别。” 我拍拍她手:“屏儿,这个事儿你别理,我自有道理。” 她不肯放过:“什么道理,你说。” 我的目光移至湖上面,是盛夏时分了,湖上接天的莲叶,游船画舫往来如织,莺声燕语可闻。忆当初,我也是那船舫上添香红袖,繁华锦绣无不经过了。 锦屏又催:“哎,你那歪理,倒是说呀!” “我不愿见什么人了。”我轻轻道“当日沈绘送画,我说愿寄余生山林间,倒也不是虚言。只是这一世界都是人,我也心余力绌,总不能找一个没人的地方住去,现在能够不见故人,也就很好了。”我笑一笑“许是我前半生见人太多,生张熟李,热闹过了头,现在便活该冷清些才是。便是你,也别再来找我了。” 锦屏柳眉轻蹙,摇头说:“果然是歪理。你才多大,就说得这么老气横秋了呢。” 我轻点她眉心一下,笑:“你这爱乱用词的毛病儿!多早晚也不见改的。我若真活到能让你用这词的岁数,早活腻烦了。活这几十岁也尽被了,谁要做老妖精。” 锦屏说:“嗳,你这怕老的毛病儿!” 她学我口气,惹得我“噗嗤”一声笑出声来,却说:“这是在照花阁养出来的毛病…这么些年在这风月场子里面,凭持的也不过是这副皮相,怎会不怕年老色衰。现在出来了,这毛病怕是一辈子也不得改了。”我忽而沉吟:不愿见人,怕也是这个缘故了。纵然年华老去,不教故人见着,也好。 锦屏不做声了,垂下头摆弄着我的手指玩儿。 我却不经意间瞥见湖上画舫中一张熟识面孔,依然笑脸迎人,一双眸子把人看得通透,依然偎红倚翠的风流。几乎同时,他也见了我,两下里一齐怔住。 一叶扁舟来,几个稚龄的女孩子,衣衫简素,该是贫家的女儿,驾舟采菱摘藕,一船的笑语盈盈: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 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提履箱。 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嫁与东家王。” 到莫愁湖,这是昔时莫愁女泛舟采藕的所在,唱这一曲《莫愁歌》,也是应景儿。一曲终了,骤然一静,那调子竟一转: “近日门前溪水涨。郎船几度偷相访。船小难开河诜帐。无计向。合欢影里空惆怅。 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重愿郎为花底狼。无隔障。随风逐雨长来往。” 唱得并不好。不识情之滋味的女孩子,只在那里胡乱地唱罢了,脸微红,笑作一团。 我和他一起听了,不约而同调转开视线。 …再不相见。 我轻轻叹一口气,说:“这里到底人太多,我回去了。” 锦屏赶忙抬头:“哎,丹姐!” 我看出不对来:“怎么,还有事?” 她笑了一笑,十分古怪,我便知道有些不妥了。只听她拖拖沓沓地说:“其实呢…丹jiejie…今日不是我找你。” 我盯住她看,直看得她重又低头装作摆弄系在腰间的丝绦。 “到底谁找我?” “我。” 应我的自然不是锦屏。我看着那个骤然间冒出来的人怔住。 锦屏抬了头,迸出一串银铃似的笑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