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不得不说的话 (第5/7页)
见,和父亲和他自己在朝堂上与人的政见一样,有时候可大又可小。 他只看着宁王,静待他下面的话。宁王恢复自如,把没有护住的王孙玄先抛到脑后,还是和气笑着问话:“是那个病了一年多的郭朴?哦,我记得他一年要花不少钱,都是走官中。御史们说过两次,廖易直也拦,秦王皇弟也来拦,就是那一个?” 当着宁王的面,虞临栖帮郭朴说一句:“他实在是重伤。”说到这里,虞临栖才惭愧一下,这惭愧是他一年多来第一次,厚朴不肯再听自己说话,是生了自己的气? 一直以来,虞临栖以为自己才是生气的那一个人。他欣赏郭朴,却有骨子里带来的世家公子傲气。就像宁王刚才说的,真正有眼力的人,还是京里的老世家。宁王出身皇族,肖妃娘娘系出名门,宁王难免也有傲气,拿小国进献的贡物刁难江南才子,人家肯定没见过。 这种傲气是士大夫先天对不如自己人的蔑视,是以别人不喜欢虞临栖,只有郭朴这一心向上的人要和虞临栖好,他那时候,压根儿没有看出来。 有这傲气在,虞临栖听到卢家退亲,而郭朴又答应的时候,他要多气就多气,要多恼就多恼。这种恼恨完全不能占住脚根,但是建立在世家子的傲气上,也有他们的道理。 郭朴出身商贾,出身先不行;自己再努力,出身上会拖后退。虞临栖觉得自己费尽功夫说服卢家和郭朴成亲,不想一场重伤,卢家说退郭朴居然也敢退亲。 天底下白手起家的人太多,可是世家子有这样与生俱来的傲气,也是一个存在。 今天虞临栖懊恼,厚朴肯定是在生气。再一想自己还在为他奔波,虞大公子马上觉得自己很高尚很够朋友。 他细细地对宁王道:“此事是这样的…卢大人是我亲戚,却最听王爷的话,如果王爷您肯发话,这亲事依然成就。” 宁王心里沉思,却面有笑容:“好生生的,我管这事为着何来?”虞临栖大力推荐:“郭厚朴有才,他是廖易直大帅亲口承认的弟子,这就不容易。” “廖易直算是我的皇姑父,可他看好的人,不能本王就上前?”宁王心中已经活动,嘴上还不放松。 虞临栖眸子更深,带着极认真:“王爷最爱的是人才,原本就要对王爷举荐,不想他重伤卧床。一年多他就好了,可见这个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今天到京,临栖不敢对王爷隐瞒。” 宁王故意还要再踌躇过,才呵呵一笑:“是你说的,我给你这个面子,明天我和卢大人说一说,让这亲事重续,这郭…。什么?” “单字一个朴字,表字厚朴。” “让这个郭厚朴在京里算安下家,人才嘛,当然要在京里有一份,外来的官再多,还是京里的咱们更亲厚。”宁王轻松自如说着,虞临栖大喜过望,起身撩衣拜倒:“多谢王爷!” 跪下来的时候虞临栖满怀得意,这一拜,可是为厚朴而拜。 辞别宁王出门,北风呼呼都没有刮走虞临栖面上的得色。从宁王府回家,路过卢大人家。虞临栖犹豫不决,让跟的人去门上问问,说卢大人睡下,虞临栖才作罢,没有今天晚上就去造访卢家。 北风中,虞公子春风满怀回家去,进门下马步子比平时欢快,这才自己失笑,意识到失了世家公子的从容。 卢大人这个钟点儿上还没有睡,他身着便衣在烛下不展眉头。卢夫人再三来催,见他不睡也不往小妾房中,卢夫人恼火地道:“无事又烦什么?” “夫人,你自睡去。”卢大人摆摆手,烛光照在他面上,显出他的烦恼。卢夫人狐疑着不肯去:“老爷,朝中有言论?” “没有。” “那就是外面有事情?”卢夫人道:“家里可是安安生生的。”卢大人心里的话搅动不已,冲口而出:“女儿亲事要定了。” 说起来这个,卢夫人脸一沉身子一侧:“哼,她的亲事生生是临栖耽误了。”卢大人倒不怪虞临栖,叹气道:“这是造化弄人。” “什么造化弄人,这都怪临栖。秀娘不好吗?他把郭家说得天花乱坠,他要不是我亲戚,我早就上门去打他。”卢夫人骂过,卢大人气得只想笑:“夫人你忘了你当初,” 卢夫人嘴硬:“我当初怎么了?”卢大人慢悠悠飘乎乎地道:“你和宁王妃弄铺子,当时见郭家是一方富商,有利可图。” “那我把女儿给了他家,也没见郭夫人答应出什么好来。”不说这个还好,说到这个,卢夫人更不喜欢。 卢大人终于一笑:“她商人家里,无利怎么能答应你?要是笨人,我会答应这亲事。”他对烛凝思:“要说我当初相中的,还是郭朴那小子,我就觉得这亲家有点儿不一样。” 郭家一方富商,自有自己的人脉在。但来到京里议亲的时候,对于宁王妃和卢夫人提出的无理条件入股条件,郭夫人一力打回,一个也不答应。 卢夫人奇怪:“好好的,你怎么说起来郭家?”卢大人皱着眉笑:“我今天遇到郭朴。”卢夫人尖叫一声,双手揪住卢大人衣服:“他好了?还是残着一条腿?是哭哭啼啼求你再续亲事是不是,我告诉你,我女儿一辈子终老,也不嫁给瘸子!” 她着急慌忙不顾夜深往外走:“我去告诉门房,凡是姓郭的都不许进!”卢家只不让姓郭的进来,郭家是卢家养的猫狗都不能进。 卢大人喊住她哭笑不得:“你干什么去,笑话还够多!”卢夫人气不忿地回来:“什么笑话!笑话全姓郭!”她话中全是女人的阴毒:“娶三个是不是?哼,出门都遇到人来对我说,我说好啊,祝他早生贵子,多生几个。我就知道好不了,看看后来的一出子,多热闹,多光彩!前儿我对宁王妃说,这些京外来的泥脚子们,全要好好磨砺才能升官!一个五品将军,这就了不得!我就知道他当时肯定仗势欺人,肯定是强娶的老婆。果不然,哎哟哟,那曹家一告直到大理寺…” 一个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