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7-68节 (第2/4页)
,我也不想长住杭州,这里是咱老家,我习惯了,死也要老死在这里。 小诺说:妈,你好端端的说什么死呀死的,你还没享过我的福呢。过来看,这是我挣的新车,是奥迪呢,待会儿带你出去兜兜风,这车比以前那个车,高级多了,以后你去杭州,我就开这个车接你。 小诺像个孩子一样,一定要老妈围着奥迪看一圈,然后把老妈按进副驾驶室,让她体验一下宽敞的空间。 小诺妈看着新车子,说:小诺,你这样能干,妈就放心了。 妈,以后我就是你的顶梁柱了。小诺自豪的说。 听了这话,小诺妈流下眼泪:小诺你终于成为mama的顶梁柱了。我再也不用为你担心受怕了。 老人,年龄大了,再加上孤单一人,所有的希望和寄托都在孩子身上,就怕孩子出事,只祈望孩子平安健康,现在孩子事业有成生活愉快,就卸下了母亲一直以来的担心和害怕。 小诺伸出手,替老妈擦掉眼泪,摸摸老妈好长时间没染过的花白的头发,挺了挺腰。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孩子的骄傲,也要追求事业的成功。成为顶梁柱,那就要分担家庭责任,承担家庭压力,让家人放心和安心。现在,小诺,她能了。 一家人在探讨房子问题。 关于新房的装修,小诺从没在餐桌上与公公婆婆谈起,自从小诺拒绝了他们的装修赞助后,家琪爸妈在小诺面前也没怎么问装修的事情。看来,谁出钱,谁有发言权,人人都知道这个规则。 小诺请的是包工包料的装修队,为此家琪还同她说过,为什么材料也让人家包了?人家买的材料哪有自己买的放心?反正自己老爸老妈都空闲着在家,她若没时间的话,可以让他们代办。 小诺想,肯定是婆婆在家琪面前嘀咕了什么,虽然小诺也知道老人的好心,但是,她绝不会把装修的活交代给他们的。老人好心办坏事的先例太多了,而且,婆婆向来自负,买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做主,还不让人家说她买的东西不好,小诺才不会把买瓷砖买地板买面板之类涉及审美方面的大权旁落一丝呢。何况,现在市场上新产品像走马灯似的换,老人因循守旧,根本不能与时俱进,同他们沟通新产品信息的难度太大了,两个落伍的人,怎么能买到让人放心的产品呢?还期待他们能与店家讨价还价?算了吧,现在的讨价还价完全是个技术活,要一二三四五摆出各方面的实证,来说明这产品只能值多少价,而不是像他们那样盲目地一刀砍一半,人家看了要笑话的。 现在的状况,多好,装修公司只对业主负责,所有的产品全部按照业主的口味购买,所有的设计完全按照业主的意思完成,而且,态度热情,微笑服务,不满意就重来,这才是真正的商业cao作!在这样的合同规则下,根本不会像婆婆那样,高兴了就义务干活一整天,一不高兴就板个脸,一副“我给你们办事你们还不满意”的神情,家族人员掺杂在里面的半商业半作坊模式,会让小诺郁闷死。 于是,装修大权依旧全权委托给装修公司,在不劳老人cao心的境况下,很顺畅地进行。 装修不用大家cao心,现在,一家人探讨的是,新房子装修好后,怎么处理另两套旧房子的事。 家琪爸妈的意思是,小诺和家琪搬到新房子里后,她和老伴就搬到儿子儿媳现在住的两房一厅福利房去。那里地段好,出门就是闹市区。而且又是地面层,最适合老人居住宅区。他们平日带带孙子,晚上若家琪小诺回家吃饭,那最好不过,若两人因为工作忙不能过来吃饭,那么就周末时间给儿子儿媳烧点好吃的,平日分开,周末团聚,这样的生活,也蛮幸福。到于那三房两厅的婚房,可以出租,因为家具电器都配备好的,非常适合拎包入住的房客,每月拿个3000块的租金,可以很好地补贴日常伙食了。 家琪也觉得这方案不错。 但是小诺说:新房与现在住的大房相隔不远,爷爷奶奶白天可以接送阳阳,但是孩子晚上一定要与父母在一起住,至于那福利房,她要当闺房,或者娘家房,想一个人安静时就去住。 小诺的这个想法不是突然产生的,上次她和张姝聊天时说起“婚后闺房”的话题,小诺就打定主意,她要为自己留个婚后闺房,她已经与家琪有过一次离婚风波,那时候她就很期望有个单独的空间,能够让自己静心想一些事情,现在,这条件不是没有,那她就要为自己留下个只属于自己的空间,她称之为“心灵后花园”再说,那福利房虽然旧,但是地段好,离她做节目的电视台仅一墙之隔,有时候她做节目晚了累了,就在那里休息看书,不是很好吗? 什么什么什么?家琪妈不相信似的看着她。“想一个人安静的时候就去住?”这是什么话?也就是说平日大部分时间空着,只在偶尔需要安静的时候去住住,她知道这样制造出一个空房的成本有多高吗?她活了快一辈子了,还没见过这么金贵的人,而她的儿媳,李小诺,不过是个编外主持人,就开始处处要享受特权,住个房子除了“主卧”“次卧”外还要分出个主公寓、次公寓,就为了想“一个人安静“的时候住。 小诺看着家琪妈一瞬间变成了神色的脸,觉得又有一场舌战要开始了。 小诺挺挺腰,准备迎战。 小诺觉得真是不明白自己的婆婆,她就是喜欢把钱死死地握在手里,瞧,让他们搬去新房子,腾出小房子给老人住,然后空出大房子出租,为的是挣3000块的租金,可是,她有没有想过,他们一家三口要去住的是90平米的中套,不是140平米的大套,而且自己mama年底退休,退休后很可能时不时来杭州小住一段时间,那时候,叫一家三代都挤在两室两厅里?那么阳阳的睡房呢?玩具房呢?钢琴房呢?婆婆肯定会说,他们那个时代那么艰苦也过来了,好,他们那个时代是没有条件,可是现在,明明有条件了,可是有条件又偏偏不用这条件,为了3000块钱,就要一家老小挤一起? 一些事情不能多想,一想,脑袋就大,当初想买大套的时候他们不支持,好,现在问题出来了吧?如今他们可知道后悔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