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被迫 (第2/5页)
,似乎不想留下活口。“张开眼,你死不了!”有人在对她说话?!她一看“是你?!” 那男子轻抚她的肩膀,然后又放下。 “你杀了朝廷重犯,该当何罪!’’她马上兴师问罪起来。 “现在不是你教训我的时候,快点回去。”她人在宫外,随时可能有危险。 “格格,我们快走吧!”小喜扶着灿珞。 她们一走,那男子的身旁立即现出几道人影。“王爷,全死了!” “收拾一下,马上调查他们是否有同伙,以及如何从大牢里逃出来的!”那男子的脸瞬间变得冷漠阴惊。 其中一人则若有所思的低喃“咦!皇上的队伍是从她们走的方向过来的。” 男子闻言抬起头,盯着她们消失的背影。 FM1046FM1046FM1046FM1046FM1046FM1046FM1046 初夏的天气渐热,灿珞既怕热、又怕冷,所以,当初康熙才会把那冬暖夏凉的俞萼斋送给她。只是,现在康熙却罚她跪在养 心殿门外,而且一跪就是五日的早上。她怎么那么倒霉!在回程中碰到回宫的队伍,还让皇阿玛一眼就认了出来,这下好了,她没死在逆贼的刀下,却恐怕要跪死了。 “格格,天气热,吃碗冰莲子汤消消暑!”小喜买通了太监躲在树后,再让交情好的太监去把风。 “小喜,你不要命了,居然还敢来,”灿珞心知,皇阿玛就在养心殿内。 “奴婢怕你中暑。格格,这是你最爱吃的冰莲子汤!偷偷吃,皇上不会发现的。”小喜轻声细语的说。 灿珞看着冰莲子汤,她跪了一整个早上,皇阿玛还是不准她起来吗?天!她的腿好酸,还流了一身的汗! “格格,吃慢点!”小喜拍着她的背。 “好吃,真凉--呜,咳咳…”她吃得太急,都呛到了。 突然,养心殿的大门开了,灿珞连忙丢下碗,吞下莲子,险些没噎到。 “灿珞,你--” “皇额娘,您跟皇阿玛求情求得如何?我可不可以起来了?”她可怜兮兮的问。 “我看你还是多跪点,在这儿好好反省。”连她这个做母亲的都觉得灿珞做得太过火了! 她可是个格格,竟敢偷跑出宫! “您不能这样啊!皇额娘,灿珞知错了,也立誓不再偷溜出宫。”她真的不敢了。 皇后叹口气。“小喜,扶你的主子进养心殿。” “是!”“皇额娘,皇阿玛原谅我了吗?” “你别开心得太早,你皇阿玛是要验你的字,快去!”皇后忧心仲仲的说。 糟糕!这下她要露出马脚了。“皇额娘,我跪得头昏,可不可以改日再验?” “不行!你皇阿玛向来疼你,冀望你有所成就,今天就是验收成果的时日。” 哇--连皇额娘都在逼她。“那我可不可以再跪下去,不要进去?”灿珞知道自己现在很懦弱,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小喜,把格格带进去!”别让皇上久等了。 “不用了,灿珞可以自己走!”就算腿还是麻麻的,但总比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来得好,只不过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她不会就是不会! FM1046FM1046FM1046FM1046FM1046FM1046FM1046 康熙正坐在椅子上看卷宗,养心殿内没人敢大口吸气,四周静得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可以听得一清二楚。 “女儿给皇阿玛请安!”灿珞嗫嚅的说。 康熙没理她,迳自翻阅着奏章。 皇阿玛是真的在生她的气!灿珞心中上心下心的思忖。 久久,康熙才问:“灿珞,你老实告诉皇阿玛,朕不在的期间,你去过学堂习过几次字?” “皇阿玛…”该说吗?会把皇阿玛气坏的耶! “讲,皇阿玛要听。”康熙很坚持。 灿珞低下头,绞着手小声说:“没…没几次。” “有去过?” “灿珞可以保证,学堂我是有去过,康师父可以作证!”她没骗人,只是去了也没用,她根本就没习过半个字。 “那就代表你也习了些字啰?”总算还有心向上,康熙有点欣慰的想。 灿珞钓视线则是左右飘移。“是啊是啊!是…习了不少!” “既然如此,字就一定有进步,朕想看看。”康熙步下阶梯,走近她。 “皇阿玛,今天不方便吧?你在阅卷--”别耽搁正事啊! “那都可以暂时先搁下。”看她还有什么借口? “也没有纸墨啊,叫人准备又不方便。”惨了惨了!这下她又要跪更多天了。 “皇阿玛早就有准备,喏!纸墨就在你身后。” 灿珞回头,果然看见书房四宝一样都不缺的陈列着,看来她逃不过了! “皇…阿玛要女儿写什么?”只能硬着头皮拼了。 “晓以大义这四个字。” “颇基本的嘛!应该不会太难!”灿珞死鸭子嘴硬,拿着墨笔的手却直发抖。 “有了你这句话,皇阿玛感到很欣慰,但做人不可口说无凭,你现在就动手写个字来给朕看看!” “可…以。”灿珞闭上眼睛,她决定豁出去了。 康熙的下巴忍不住抽搐起来。“珞儿的功力实在是太出神人化,居然闭着眼也能写字?”他这个当皇帝的都没有那么高竿。 “不是啦!皇阿玛,女儿是深陷在写字的气氛中,才会情不自禁的闭上眼。”她硬掰。 “写好了?” “嗯!”不堪入目啊! 康熙拿起纸。“这是…”怎么有看没有懂? “皇阿玛要我写的晓以大义啊!”灿珞赶紧说明道。 康熙只觉怒不可遏,这哪像字,根本是鬼画符嘛!“荒唐!这阵子你根本没习字,还敢骗朕!” “是皇阿玛要人家写的…”现在又骂她,灿珞的头垂得好低。 “那你告诉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