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十二偶遇 (第2/3页)
瞪眼,打断了商人的话,说着又敛了三个饭团,大摇大摆走开了。商人们竟也没有办法,虽然他们带了保镖护送,但眼前就是关卡,闹起来恐怕不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商人们只得吃了这个哑巴亏。 终于轮到夏维和弥水清作过关检查,二人少年男女的模样,看起来并不可疑,夏维又有一点江南口音,谎称自己是回家,把守的官兵检查一遍,没发现有什么不对,便将他们放了过去。刚被夏维抢了饭团的商人本想跟上来,找个偏僻的地方教训教训这小子,但通过检查的时候,被查出了一柄带血的匕首。 匕首当然是夏维偷偷放在他们行李中的,上面的血,是他割破了自己手指留下的。抢别人饭吃,当然要付出一点代价,也算是回报人家嘛。只是那队商人被士兵扣下,一时间是追上夏维了。 这个小小的计谋便成了夏维后来几日的谈资,时不时拿出来炫耀一番。弥水清自然要冷嘲热讽一番,二人一边斗嘴一边赶路,便不觉旅途劳顿。只是他们并不知道,前路将不会特别顺利。 在江南省的北部,炎武军一面加紧巩固沧星江的堤防,另一面,也开始备战。因为乔年炅从皇都那边撤下来的五千人马,已经到达了大江对岸。虽然江水上涨,不宜渡过,但颜瑞也要作出防范。毕竟被颜英吉折磨得不成样子的安雪香在他手里,乔年炅对南王忠心耿耿,会不会冒险来抢人,实在不太好说。 江对岸是江北省,颜瑞率炎武军往南撤的时候,已经先期进行了扫荡。他不这样做,无论哪个势力南下,也照样不会放过江北。因此当乔年炅率部到达江北的时候,基本上已经得不到什么支持了。而且当地百姓都已恨极了军队,他们也不管来的是谁,反正谁来都是一样,抓人抢粮,让他们别想过好日子。这些百姓与其等死,不如揭竿而起,因此江北省的混乱程度远远超过的江南。乔年炅到了那里,日子也不好过。 又连赶了几天路,夏维和弥水清离玉宁只有二十几里路了。 玉宁算是江南第一大城,也是夏维的祖籍。该城靠近沧星江,颜瑞正在那里督促防汛工程。这一日已到黄昏,周边的城镇因征兵等事不甚太平,夏维和弥水清便露宿野外。正烤着野味的时候,忽然从身后林子中窜出十几个大汉,一脸虬髯胡子,手中提着霍霍发亮的鬼头刀,一看就是来者不善。 夏维和弥水清自从进入江南,为了不引人注意,便没携带兵器,料想两个少年身上又没钱财,强盗土匪也不会盯上他们。二人现在真遇到强人了,只能感慨运气不好,一人举起一根粗柴火把,若是真动手也算有个武器。 这时从大汉们身后走出来一个中年人,个子不高,身材精瘦,两个小眯缝眼烁烁放光。夏维仔细一瞧,认出此人就是被他抢了饭团的家伙。弥水清自然也认了出来,低声埋怨道:“三哥,我早说了,人不能做缺德事啊!”夏维心中有气,冷笑道:“这位仁兄,我不过是吃了你几个饭团,你至于追到这里来吗?” 那中年人愣了一下,惊讶道:“原来是你!”其实他是刚带人经过此地,看到前方有一对少年男女,便起了拐带人口的念头。天色已黑,他走到近前,听了夏维的话,才认出了他们,立刻大怒,一挥手,命令手下大汉们将他们拿下。 夏维心中叫苦,眼前这些大汉看起来都有两下子,他和弥水清手里只有火把,恐怕也宜应付这些人。正全神戒备之际,却听一个大汉问了一句:“你是维公子?” 夏维一愣,应道:“就是老子。” 那大汉再不多言,回身一击,将中年商人打晕了过去。其他人默不作声地将商人拖了下去。 夏维和弥水清大眼瞪小眼,全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维公子,在下是乔年炅大人麾下的团将。”那大汉上前说道。 夏维恍然大悟,道:“原来是南王军的朋友。” 那大汉苦笑道:“王爷已遭jianian人毒手,这世上再也没有南王军了。” 夏维一时也说不好此人是敌是友,只是听他话语中透着凄凉之意,便随口劝道:“这位大哥别太灰心了,对了,不知大哥你如何称呼?” 那大汉颓然道:“我等南王军残部没能挡住莽军,无力保家卫国。败军之卒怕辱没祖先,不敢再提姓名,维公便叫在下阿大好了。” 夏维和弥水清对视一眼,心说南王军这些人打了败仗,竟连名字都不用了,倒也够有志气的。 阿大看了弥水清一眼,问道:“这位可是弥姑娘么?” 夏维和弥水清略感惊讶。夏维毕竟是个出名的人物,又在南王府住过,阿大认出他来倒也没什么大不了,但弥水清在北王军也不是特别出名的人,阿大竟也认出她来,难不成他们来江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