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四十三 (第8/15页)
事,然无謇谔之节,见帝忌刻, 不敢措言,唯窃叹而已。以年老乞骸骨,不许。会帝征辽,以茂为晋阳宫留守。其 常山赞务王文同与茂有隙,奏茂附下罔上。诏纳言苏威、御史大夫裴蕴杂推之。茂 素与二人不平,因深文其罪,及弟司棣别驾楚之,皆除名徙且末郡。茂怡然任命, 不以为忧,在途作《登陇赋》以自慰。后附表自陈,帝颇悟。十年,追还京兆,岁 余卒。子知年。 论曰:孙搴入幕未久,仓卒致毙,神武以情寄之重,义切折肱,若不爱才子, 何以成夫王业。元康以知能才干,委质霸朝,绸缪帷幄,任寄为重,及难无苟免, 忘生殉义,可谓得其地焉。杜弼识学甄明,发言谠正,禅代之际,先起异图,王怒 未终,卒蒙显戮,直言多矣,能无及于此乎?房谟忠勤之cao,始终若一。恭懿循良 之风可谓世有人矣。张纂、张亮、张曜、王峻、王纮等并事霸朝,申其力用,皆有 齐之良臣也。伯德之恸哭伏尸,灵光之拒关驻驆,有古人之风焉。显俊明达,文武 驱驰,尽其知力,不遑宁处。可谓德以称位,能以称官。道和爰从霸府,以终末路, 四十余载,典综兵机,识用闲明,甚为朝臣所服。及于后主奔遁,莫知所之,首赞 延宗,以从权变。既而晋阳倾覆,运极途穷,还鄴则义隔德昌,死事则情乖旧主, 虽复全生握节,岂比背叛之流欤?夫县宰之寄,绵历古今,亲人任功,莫尚于此。 汉氏官人,尚书郎出宰百里;晋朝设法,不宰县不得为郎。皆所以贵方城之职,重 临人之要。后魏令长,多选旧令史为之,故缙绅之流,耻居其位。爰逮有齐,此途 未改。宁都公革斯流弊,弘之在人,固为美矣。司徒器度沈远,有宰臣之量,始从 文吏,终致台辅,出内有常,夷险若一。而世人谕之胡广,讥其不能廷争。然古称 “见几而作”,又曰“相时而动”,若时有开悟,或可希舜一功,而终遇jianian回,便 恐舟壑俱运,斯盖赵公之志也。子悦牧宰流誉,子琮簿领见知,及居藻镜,俱称尸 禄。冯溺于贿货,于斯为甚。慈明赴蹈之义,盖有衔须之节。郎基政绩有闻,蔚之 克荷堂构,美矣乎! 部分译文 孙搴,字彦举,乐安人。世代寒微贫贱,从小励志勤奋学习。他从检校御史的职务升为国子助教。太保崔光举荐他撰修国史。又任行台郎。后来,因参与崔祖螭的反叛,逃到王元景家里,遇到大赦才出来。孙腾因宗族的情分,将他推荐给神武帝高欢,却不被重用。 神武帝西征,登上风陵,命中外府司马李义深、相府城局李士略两人起草檄文,他们都没有接受,却请求让孙搴代替。高欢把孙搴领进自己的军帐,亲自替他吹火取暖,催促他赶快写出来。他神色自若,挥笔而就,文章十分华美。高欢极为高兴,任他为相府主簿,专门负责起草公文。他还精通鲜卑话,兼管传达宣谕命令。担任如此繁多重要的任务,很被高欢赞赏和重用。高欢赐给他韦氏作妻子,她是士宦的女儿,加上长得很漂亮,人们都以他为荣耀。 文襄帝高澄开初想到邺城总揽朝政,他的父亲高欢认为他年轻,没有同意。孙搴替他说话,神武帝才答应。孙搴依仗这个功劳,自己乞请朝廷封为特进,文襄帝却只加封他为散骑常侍。当时,大量征集百姓当兵,凡是逃跑的,自身及其藏匿他的主人和党、里、邻三长,以及郡守县令,都处以大辟罪,家产也被抄没,因此,征集到许多士兵。这些都是孙搴出的主意。 孙搴学识浅陋,行为卑薄,邢邵曾对他说“:你还需要再读书。”他说“:我的三千精锐骑兵,足可以抵挡你的数万病弱的军卒。”他少年时与温子升声望相等,曾对温子升说“:你的文章怎么能赶得上我的文章?”子升答“:是不如你的文章。”他却要温子升起誓,子升笑着说:“我只要知道不如你就行了,何必要起誓呢?”他很失望地说:“你不起誓,你的真实想法就可以知道了!”他还常常服用棘刺丸,李谐对他调侃说:“你自己身上的棘刺已经够多了,何必再向外边去寻求呢?”旁边的人听了都会心地笑了。 司马子如与高季武请孙搴喝酒,他因醉得太厉害而去世。高欢亲临他家,惋惜地说“:折去了我的右臂。”追赠他为吏部尚书、青州刺史。 陈元康,字长猷,广宝人。父亲陈终德,魏时任济阴内史,元康贵显之后,朝廷赠封终德为度支尚书,谥号为贞。 元康广泛涉猎文学历史,机警敏捷,很有才干。北魏孝明帝正光时,他跟随李崇北伐,因建立军功赐爵为临清男。节闵帝普泰时,任主书,又迁任为司徒高昂的记室。司马子如、高季武与孙搴钦酒过量,孙搴醉死,神武帝命令找一个人代替孙搴。司马子如举荐魏收。过了几天,高欢对高季武说:“你们喝酒害死了我的孙主簿,魏收写的文书都不合我的心意。你曾说过一个人处事谨慎严密,这是谁?”季武说是陈元康,又介绍说:“他能够晚上在黑暗中写字,是一个很敏捷的官吏。”高欢召见他,一见面就授给他大丞相功曹的职务,掌管内部的重大机密。他善于陈述事情的内容,不喜欢用华丽的辞藻粉饰。他迁任大行台都官郎,封爵为安平子。军国事务繁巨,他却无所不知。高欢出发,让元康跟在后边,高欢在马背上发布命令九十多条,他屈指而数,都能记住。高欢十分亲近他,说“:像这样的人才,世间真是少见。我今天得到了,是上天让他来帮助我呀。”当时,赵彦深也参与机密,人们称之为陈、赵,而陈元康的地位在赵彦深的前面。他的性格温柔谨慎,高欢讨伐刘蠡升,天寒地冻,大雪覆地,高欢命人用手支起毛毯挡住风寒,元康在毯子下起草军书,他挥动毫笔,飒飒有声,笔墨还没有结冰,不大一会儿就写成了几页公文。元康从毯下走出,高欢看了军书后说:“这与孔子相比又怎么样呢?” 高欢曾对他的儿子高澄发恼,亲自用手打,用脚踢,任意斥骂。他把这情况告诉给陈元康,元康跪在地上哭泣,泪水滴落满地,说:“您这样教训太子,太过分了。”高欢说“:我性情急躁,教训太子,常常这样。”元康大声哭泣说:“一次过分,更何况经常如此呢!”高欢从此抑制自己容易发怒的性格,偶尔恼怒殴打太子,便说“:不要让陈元康知道了。”他又对左右的人说“:陈元康为人诚恳实在,一定与我儿同生共死。”高仲密的叛乱,高欢知道原因是由崔暹引起,准备处死崔暹,高澄却将崔暹藏了起来,并为他求情,高欢说“:我为了你不杀他,然而还需杖责。”高澄便让崔暹出来,对元康说:“崔暹如果被杖责,你以后不要来见我。”崔暹见到高欢,准备解开衣服接受惩罚。元康赶快进入,先制止住伍长行刑,然后跨上台阶,对高欢说:“您将把天下交给太子掌管,太子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