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_卷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 (第3/9页)

女也,虑其怀恨,先令母养之立为皇太子。陆以国姓之重,穆、陆相对, 又奏赐姓穆氏。胡庶人之废也,陆有助焉。故遂立为皇后,大赦。初,有折冲将军 元正烈,于鄴城东水中得玺以献,文曰“天皇后玺”,盖石氏所作。诏书颁告,以 为穆后之瑞焉。武成为胡后造真珠裙裤,所费不可称计,被火烧。后主既立穆皇后, 复为营之。属周武遭太后丧,诏侍中薛孤、康买等为吊使,又遣商胡赍锦彩三万疋 与吊使同往。欲市真珠,为皇后造七宝车。周人不与交易,然而竟造焉。先是,童 谣曰:“黄花势欲落,清觞满杯酌。”言黄花不久也。后主自立穆后以后,昏饮无 度,故云“清觞满杯酌”陆息骆提婆,诏改姓为穆;陆,太姬。皆以皇后故也。 后既以陆为母,提婆为家,更不采轻霄。轻霄后自疗面,欲求见,为太姬陆媪使禁 掌之,竟不得见。

    冯淑妃名小怜,大穆后从婢也。穆后爱衰,以五月五日进之,号曰“续命” 慧黠能弹琵琶,工歌舞。后主惑之,坐则同席,出则并马,愿得生死一处。命淑妃 处隆基堂,淑妃恶曹昭仪所常居也,悉令反换其地。周师之取平阳,帝猎于三堆, 晋州亟告急。帝将还,淑妃请更杀一围,帝从其言。识者以为后主名纬,杀围言非 吉征。及帝至晋州,城已欲没矣。作地道攻之,城陷十余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 且止,召淑妃共观之。淑妃妆点,不获时至。周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旧俗相传, 晋州城西石上有圣人迹,淑妃欲往观之。帝恐弩矢及桥,故抽攻城木造远桥,监作 舍人以不速成受罚。帝与淑妃度桥,桥坏,至夜乃还。称妃有功勋,将立为左皇后, 即令使驰取祎翟等皇后服御。仍与之并骑观战,东偏少却,淑妃怖曰:“军败矣!” 帝遂以淑妃奔还。至洪洞戍,淑妃方以粉镜自玩,后声乱唱贼至,于是复走。内参 自晋阳以皇后衣至,帝为按辔,命淑妃著之,然后去。帝奔鄴,太后后至,帝不出 迎;淑妃将至,凿城北门出十里迎之。复以淑妃奔青州。后主至长安,请周武帝乞 淑妃,帝曰:“朕视天下如脱屣,一老妪岂与公惜也!”仍以赐之。

    及帝遇害,以淑妃赐代王达,甚嬖之。淑妃弹琵琶,因弦断,作诗曰:“虽蒙 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胶上弦。”达妃为淑妃所谮,几致于死。 隋文帝将赐达妃兄李询,令著布裙配舂。询母逼令自杀。

    后主以李祖钦女为左昭仪,进为左娥英。裴氏为右娥英。娥英者,兼取舜妃娥 皇、女英名,阳休之所制。

    乐人曹僧奴进二女,大者忤旨,剥面皮;少者弹琵琶,为昭仪。以僧奴为日南 王。僧奴死后,又贵其兄弟妙达等二人,同日皆为郡王。为昭仪别起隆基堂,极为 绮丽。陆媪诬以左道,遂杀之。

    又有董昭仪、毛夫人、彭夫人、王夫人、小王夫人、二李夫人,皆嬖宠之。毛 能弹筝,本和士开荐入。帝所幸彭夫人,亦音妓进;死于晋阳,造佛寺,与总持相 埒。一李是隶户女,以五弦进。一李即孝贞之女也。小王生一,男,诸阉人在傍, 皆蒙赐给。毛兄思安,超登武卫。董父贤义,为作军主,由昭仪亦超登开府。自余 姻属,多至大官。

    周文皇后元氏,魏孝武之妹也。初封平原公主,适开府张欢。欢性贪残,遇后 无礼。帝杀欢,改封后为冯翊公主,以配周文帝。生孝闵帝。魏大统十七年,薨。 恭帝三年十二月,合葬成陵。孝闵践阼,追尊为王后。武成初,又追尊为皇后。

    文宣皇后叱奴氏,代人也。周文帝为丞相,纳为姬,生武帝。天和二年六月, 尊为皇太后。建德三年三月,崩。五月,葬永固陵。

    孝闵皇后元氏,名胡摩,魏文帝第五女也。初封晋安公主。帝之为略阳公也, 尚焉。及践阼,立为王后;帝被废,后出俗为尼。建德初,武帝诛晋公护,上帝尊 号,以后为孝闵皇后,居崇义宫。隋革命,后出居里第。大业十二年,殂。

    明敬皇后独孤氏,太保、卫公信之长女也。帝之在籓,纳为夫人。二年正月, 立为王后。四月,崩,葬昭陵。武成初,追崇为皇后。明帝崩,与后合葬焉。

    武成皇后阿史那氏,突厥木杆可汗俟斤之女也。突厥灭蠕蠕后,尽有塞表之地, 志陵中夏。周文方与齐人争衡。结以为援。俟斤初欲以女配帝,既而悔之。武帝即 位,前后累遣使焉。保定五年二月,诏陈公纯。许公于文贵、神武公窦毅、南安公 杨荐等,备皇后文物及行殿,并六宫以下一百二十人,至俟斤牙所迎后。俟斤又许 齐婚,将有异志,纯等累请,不得反命。会雷风大起,飘坏其穹庐,俟斤大惧,以 为天谴,乃礼送后,纯等奉之以归。天和三年三月至,武帝接以亲迎之礼。后有姿 貌,善容止,帝深敬礼焉。宣帝即位,尊后为皇太后。大象元年二月,改为天元皇 太后。二年二月,又尊曰天元上皇太后。宣帝崩,静帝尊为太皇太后。隋开皇二年, 殂,年三十二。隋文诏有司备礼,祔葬后于孝陵。

    武皇后李氏,名娥姿,楚人也。于谨平江陵,后家被籍没。至长安,周文以后 赐武帝。后得亲幸,生宣帝。宣政元年七月,尊为帝太后。大象元年二月,改为天 元帝太后。七月,又尊为天皇太后。二年二月,尊为天元圣皇太后。宣帝崩,静帝 尊为大帝太后。隋开皇元年三月,出俗为尼,改名常悲。八年,殂,以尼礼葬于京 城南。

    宣皇后杨氏名丽华,隋文帝之长女也。帝在东宫,武帝为帝纳后为皇太子妃。 宣政元年闰六月,并为皇后。帝后自称天元皇帝,号后为天元皇后。寻又立天皇后 及左右皇后,与为四皇后。二年二月,诏取象四星,于是后及三皇后并加大焉。册 授后为天元大皇后,又立天中大皇后,与后为五皇后焉。后性柔婉,不妒忌,四皇 后及嫔御等咸爱而仰之。帝后昏暴滋甚,喜怒乖度。尝谴后,欲加之罪,后进止详 闲,辞色不挠。帝大怒,遂赐后死,逼令自引决。后母独孤氏闻之,诣阁陈谢,叩 头流血,然后得免。帝崩,静帝尊后为皇太后,居弘圣宫。初,宣帝不豫,诏隋文 帝入禁中侍疾。及大渐,刘昉、郑译等因矫诏以隋文帝受遗辅政。后初虽不预谋, 然以嗣主幼冲,恐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