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学期2 (第1/3页)
第二学期2 5月13日山行 五月十三日,不知从哪儿来了那么多的风,刮得地上的浮土漫天飞舞。窗户上的玻璃尖叫着,不时发出与沙砾撞击的声音。咏春正在教室画画,任老师突然走进来。“走,咱们到野外写生吧?” “这可不行,我没那水平。”咏春说。咏春虽然在坚持练习绘画,但因为缺乏专业指导,进步很慢。 “去试试总可以吧。”他还在坚持。 “真的不行,改天再说吧。” 他见咏春态度坚决,不由笑了“那好,不去写生,就去给我洗衣服吧。” 咏春也笑了,其实她早看出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当然可以了,只是…你看那边的山多好,我们还是乘着风上山玩吧,好久没上过山了,衣服明天再洗…”咏春眷恋地看着大山。 草草收拾一下他们就出发了。那天,阳光很好,但是风大,把咏春的头发吹弄得乱乱的。 翻过几道山梁,他们来到一个山沟里,这里住着几户人家,周围最多的是树,到处是脆嫩的绿色,着实叫人喜爱。人家的院子里有几株石榴,枝桠伸到墙外,石榴花一个个羞红了脸,藏在细长的叶子中间。村边是一片竹林,风吹得竹叶沙沙作响,地面上有矮矮的竹笋,顶着尖尖的帽子,让人想起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所到之处皆生机盎然,又让咏春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来。 到了一处山峰,回望学校,往日高大的教学楼此刻变得矮小可怜。小鸟在附近鸣叫,把咏春的视线拉回近处,她这才注意到脚下的山地是由大石块和极薄的土壤组成,麦苗被种在一小片夹缝里,瘦小可怜。山顶由于开采青石被挖出好多深坑,几条凿好的石条整齐地摆放在那里,老师告诉咏春,那是用作铺山路的。 在山顶停留了一会儿,他们沿另一条路下山。咏春忽然产生寻找水源的念头,学校近旁那条小溪,是她常和东翔去洗衣的地方,她早就想找到它的源头了。得到老师的赞同,他们下到山涧里,顺着山涧往前走。不久,他们在一处找到了几泓泉水,只可惜小得可怜,没流多远便失去了踪迹。他们有些失望,又不甘心,继续前行。 不知走了多远,在两人都想放弃的时候,远处出现了被围成圆形的水源,几个姑娘在出水口外洗衣服,身边还有打闹戏水的顽童。受到鼓舞,两人再往前走,一座高山挡住了去路,溪水从一个洞口流出来,洞口能容人进出,他们试探着往里走。溪底有许多露出水面的山石,脚踩在上面,很稳固。洞内越来越黑,到了拐弯处,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幸好老师手中拿了一根捡来的竹竿,在洞壁上敲击着,帮助探路。俩人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前进,转过弯,眼前豁然开朗,阳光从前面洞口射进来,道路依然不好走,溪底没了石头,只能双手紧扶洞壁,把脚踩到洞壁的凹凸处。二人终于走出了山洞,他们长长地嘘了口气,像孩子一样和咏春奔跑在溪水边。 5月21日联谊会 师范附近,另有一所农业中专学校。五月二十一日,两个学校的部分学生组织联谊会,一起去爬山。咏春远远落在后面,这本不是她的风格。一路迎着风,道旁的野玫瑰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她采上一朵,放到鼻子下面,沁人的芳香让她的心都要醉了。成群的蜜蜂嗡嗡地响着,簇拥着它的天使。 咏春不想追赶同伴,就那么悠闲地走着,开始还能看到同伴的身影,后来眼前就只剩下生长得密密匝匝、严严实实的灌木丛了。灌木丛边,一条小路蜿蜒曲折、迂回往复地向山顶延展,同伴走的大概就是这条路吧。咏春突然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要自己走出一条路来。她弃了小路,往灌木丛冲去。 她很快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大自然的力量而不自量力了。刚开始,灌木间的缝隙还大,她可以从缝隙间毫不费力地穿过。快到山腰,情况就完全变了,灌木根连根,株挨株,简直密不透风,脚下是乱石,荒草没膝高,真叫寸步难行。怎么办,退回去吗?示弱可不是她的风格。她想起小时候,到河滩玩时曾从密林的空隙间穿过,可不可以试试呢?咏春没再多想,猫腰钻了进去。进去后她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密密麻麻的枝桠在她的头顶结成了“网”“网”离地面不到一尺高,这就是她能容身的地方。咏春几乎是手扶着地爬行,四周阴森森、黑压压,看不到阳光。树下光秃秃的,一颗草也没有。就这样艰难地“走”了好久,咏春眼前一亮,她看到前方有了绿草的颜色,她终于脱离了树“网”从密林中钻了出来。 一缕阳光从树缝中泻下来,她贪婪地呼吸了几口带着青草香味的空气,不觉心旷神怡。稍作休息,往前赶路,道路越来越陡,刀劈似的山石屹立在悬崖边上,脚下不时有露出深草的巨石,树木没那般低矮了,但枝叶纠缠在一起,当你通过时,扯着你的头发、衣服,在你的手上、胳膊上、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